APP下载

青年网络观论析

2018-02-13曹盎然

青年时代 2018年33期
关键词:网络文化青年

曹盎然

摘 要:网络是信息发布、传输、接收、共享的交流使用工具。智能化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让青年逐渐成为网络的主体。青年的网络观与网络世界的交接、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四十二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指出,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上半年新增网民2968万人,较2017年末增长3.8%,互联网普及率达57.7%;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3%。报告称,我国网民以青少年、青年和中年群体为主。截至今年6月,10岁至39岁群体占总体网民的70.8%。其中20岁至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27.9%。青年的网络观与青年的网络行为、青年的网络自我教育、网络管理、网络文化以及网络舆论引导息息相关。

关键词:青年;网络观;网络文化

一、青年的网络观

(一)青年的网络行为

搜狗输入法大数据团队联合共青团中央发布了《中国青年网民网络行为报告 (2016-2017)》(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以搜狗输入行为大数据为基础,以中国青年网民中的抽样用户为数据样本,对过去一年里我国青年网民的信息生产生活习惯进行了统计分析。从青年上网的时间、行为习惯、平台偏好、网络爱好等做了详细的说明。

图 《中国青年网民网络行为报告 (2016-2017)》

青年网络行为具有个性化、自由化、兴趣化、情感化的特点。面对形形色色的网络冲击,网络行为的失范不可避免且不断萌芽。青年在网络负能量不断危害社会的网络形态中,主动或被动地充当了不良信息“转发”、“点赞”的帮凶。在价值观歪曲的“网络场域”,越来越多价值观不明朗的青年正深受影响。

(二)青年的网络自我教育

在信息不断充斥和变更的网络时代,青年在被动接受信息的同时,不断加强自我教育十分必要。《中国青年网民网络行为报告 (2016-2017)》中对青年网民网络行为进行了大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行为模式大多是青年的自主选择,青年用户形象是青年主动建设形成的。青年的网络教育是青年在网络行为中识别自我身份,鉴别优质信息能力的关键,是网络信息内化的过程。网络观在网络自我教育中有着双重角色,它是指导网络自我教育的前提和自我教育的主观引导,同时网络自我教育是网络观的形成条件。

(三)网络管理

长时间处于网络世界中,对于青年尤其是青少年,会产生难以摆脱和无法自我控制的行为、心理状态。据调查,青少年“互联网成瘾综合征”的比例高达14%。网瘾使青少年对网络产生了强烈欲望,突然停止或减少使用网络时,出现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形成了精神、行为障碍,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地损害。这里的网络管理有双重范畴:青年如何合理安排上网时间、如何利用网络正确使用工具,如何在网络充当正能量角色,这是形成网络观的关键;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充当着第三方管理角色,通过各个资源的综合协调,对青年的网络行为进行监视、分析、评价、控制等,进而满足青年网络需求、去除不良网络诟病,实现对青年的网络管理。

(四)网络文化

中国青年网民报告指出,青年网民普遍热爱吐槽、追求个性的释放,其中对二次元文化情有独钟。青年群体因其自身的特点,在网络世界逐渐形成属于青年的“网络文化”。在“粉丝社交”、“热点关注”、“转发声援”等方面形成青年独特的文化氛围。如在“粉丝社交”中,从情感资本的代入到偶像画像的绘制,从“粉丝社群”建立到文化生态圈的发展,青年群体发挥了重要作用。青年网络观在网络文化中是一种体现和价值,青年网络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络文化的方向。

二、青年网络观与网络舆论

(一)网络舆论

网络舆论是网民以网络为平台,通过网络语言或其他方式对某些公共事务发表意见的特殊舆论形式,是统一和一致性意见的总结。基于网络的基础之上,网络舆论有着区别于一般舆论的特点:具有网络的即时性、时间反馈的快速性、网络空间的无限性、传播共享的自由性。

(二)网络舆论中的青年网络观认可

网络舆论是网络传播的一部分,是青年可以发表观点、传播情感的途径。在舆论的形成和发展中,青年可以获得文化渲染、价值认同、意识表现。它是一种隐藏的功能,却支配着青年的网络观,这一点在舆论传播中体现得十分透彻。如微博账号“共青团中央”的粉丝已达699万,每日阅读数可达到100万+,每日互动数可达到4.3万。“共青团中央”通过正能量信息的转发制作,正面舆论的传播引导,在获得关注和点赞的同时,对青年的网络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

(三)网络观的误区

负面网络舆论盛行,借助于网络肆意炒作,放大的热点问题和敏感事件以及传播者错误的价值观,侵蚀着青年的思想和网络观,进而影响他们的网络行为和思维方式。青年网民“双标”情况普遍,容易对某种现象的判断存在模棱两可的态度。青年在负面舆论的左右下,自我价值无法表达或被误导,网络观逐渐形成误区。如今流行的直播现象、粉丝广场等,不健康的言论发表、行为表演频频发生。

三、如何加强青年网络观引导

(一)阵地战略式

政府的相关网络职能部门要加强对网络阵地的宏观战略布局和引导,积极创造出创新、丰富、健康的网络产品,加强主流思想和传统文化的内容输出,迎合中国青年的发展、诉求、兴趣和精神。同时要加强对现有媒体平台的管理和监控,在设备、内容制作、文化传播方面,掌握阵地主动权。

(二)平台植入式

通过主流媒体和青年感兴趣的网络平台,如微博、微信、贴吧、视频网站等。积极主动植入正能量舆论、话题。这要求平台首先认清责任,认识到主流媒体、网络平台在网络舆论中的作用。媒体平台不仅仅是盈利的机构,要成为网民服务的绿色通道,网络社会的净化空间,青年网民网络观的展示场域。媒体平台离不开法律法规的监管,更需要自律。

(三)意见领袖式

具有话语权的自媒体、网络红人、大V、青年偶像等意见领袖,对于青年网络观形成有推动作用。在重要节庆日,如建军节、国庆节等,号召力强的偶像转发,第一时间影响青年粉丝转发点赞。同时,越来越多的青年网民转入UGC,通过平台自创内容,将自我价值代入。通过层层信息共享,越来越多的青年加入其中,增加了信息的病毒式传播,青年也获得了意识和情感的体现。作为意见领袖,应不断加强自我约束,成为正确引导舆论的先行者。

参考文献:

[1]CNNIC第四十二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中国青年网民网络行为报告 (2016-2017)》.

[3]田華.青少年如何自我管理,正确利用网络[J].教育界·上旬,2015(9).

猜你喜欢

网络文化青年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研究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自我实现角度窥探青年自我实现的困境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