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析

2018-02-12尹艳辉赵志峰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时代背景政治思想

尹艳辉,赵志峰

(吉林医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3)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事物都被冠上“微”的名号,这其中包括微信、微博等,现代中国已悄然进入“微时代”。当代大学生主要以独立自信、个性突出、依赖网络的90后和00后为主。传统的单一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无法适应时代发展潮流。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拥有敏锐的眼光、前瞻的思想、创新的思维,充分利用微载体的诸多优势,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作用。

1 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路径的必要性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网络自身超大的信息储备量、超快的信息传递速度让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凸显滞后性。传统“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内容呆板、形式僵化,使得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逐渐减弱。

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应紧跟时代发展潮流,选择高效新颖的教育方式,打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和方式上的桎梏,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将思想政治教育同网络微载体相结合,不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还能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自我教育,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大学生涉世不深,难以分辨和处理网络不良信息,这些会带来将学生引向歧路的隐患。传统的课堂思想政治教育因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乏味而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要求。因此,新形势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路径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

2 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普遍认识到要打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将思政课堂融入微载体元素的重要性,但具体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不能充分地挖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部分院校针对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文章或者视频只是照本宣科,过于呆板而缺乏创意,没有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部分院校的微平台由于各种原因而缺少趣味性、艺术性和合理性。第二,微载体在部分高校存在形式主义的严重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者在组织相关活动时缺乏必要的引导,使得学生侧重于活动的娱乐性,没有更深层次的感受。在内容的选择上没有经过深入的调查,导致缺少吸引力和针对性。第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微网络环境复杂。进入网络时代,各种信息充斥其中,大学生自控能力不强,思想容易发生波动,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较大挑战。网络中充满暴力、色情、欺诈等不良信息,涉世不深的大学生难以甄别,容易被负面的网络信息诱惑,进而威胁其人身和财产安全。微网络秩序还不规范化,西方国家通过微载体灌输他们的世界观和意识形态,容易造成大学生价值观混乱。

3 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路径

随着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由此产生的网络文化也成为时下热点现象,这种现象不但在高校学生中广受欢迎,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的思维和举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增强自己的敏感度,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充分挖掘潜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寻找新路径。

第一,充分挖掘适合思想政治教育微资源。

资源的获得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网络微时代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了极大地丰富和发展。网络平台传播方式比较高效迅捷,同时具有开放性,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打破传统思政环境的限制,各类教学信息可以充分共享,充分弥补了以往高校信息资源的不平衡。微时代背景下,网络信息内容通过各种新颖独特的形式吸引大学生的注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具立体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这些间接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

各高校其他相关部门应各司其职,整合和共享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资源,对于成熟案例和优质资源实行共享,取长补短。例如,加强与大学生息息相关并与思想政治教育关联的信息的挖掘。对于学生兴趣度较高的娱乐新闻,可以适当挖掘并整合成典型事例形成话题讨论。对时事新闻和热点新闻背后蕴含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知识进行深度剖析,并以学生乐见的微视频、微电影形式展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参与意识,进而养成定期浏览高校微平台的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加强网络监督管理,健全网络保障机制。

“网络社会人际互动的陌生性、流动性、异质性、多元性、隐匿性、符号性、短暂性等复杂社会形态特征使得基于传统简单实在社会的非正式控制难有作为。”在微时代背景下,网络舆情对政治生活秩序和社会稳定的影响与日俱增,对大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加大对此方面的宣传力度,应注重学生媒介素养的提高,增强大学生对于媒体信息的辨别能力,培养学生成为负责任的传播者。当然,政府部门对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行政监管制度的制定也显得尤为重要,这样才能对大学生言行进行有效的约束。另外,高校应建立相应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微平台。“运用大数据技术对高校微平台进行全方位地监控和网络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和过滤微平台中出现的敏感词、低俗信息、来历不明的网页链接、病毒等,有效清除这些潜在威胁。”对于网络舆情的敏感高发区,要做好舆情预防工作,及时对于负面舆情进行干预和引导。对于网络媒体公司应加大科研投入,在技术上做到对不良信息进行屏蔽,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第三,培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微队伍”。

在微时代背景下,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工作开展的首要条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中的骨干力量主要是高校党政机关干部、思政课的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也是不可忽视的队伍。首先,“微队伍”成员要转换思维方式,形成通过新媒体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习惯。其次,要掌握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思政教育组织集体备课,针对思政教育内容的选择、网络载体的运用等方面进行讨论。结成互助小组,学习使用微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和技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有敏锐的眼光,及时了解网络舆情、社会热点、国内外要闻等信息,从中甄选、分析选择可以运用的思想政治内容进行设计。

高校是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全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举措。因此,有效合理地利用微时代各项优势资源,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路径,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融入到高等教育全过程,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作用,具有重大的意义。

猜你喜欢

时代背景政治思想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新时代背景下学校管理之我见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思考
新时代背景下棊江区政协建设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