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

2018-02-12冯桂梅陈洪斌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五位一体心理咨询心理健康

冯桂梅,唐 宁,陈洪斌,杨 红

(吉林医药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3)

多年来,吉林医药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认真落实上级要求及相关文件精神。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构建平台保障、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教育教学“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深入扎实开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以求能着力培育师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师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

1 重视硬件投入,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平台

按照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要求,2005年专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以下简称“心理中心”),隶属学生工作部(处)。成立学校党委副书记为组长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学校心理健康三级预防机制:第一级在校党委和专门工作组领导下的“心理中心”;第二级在各学院党总支领导下的各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第三级在各学院心理辅导员领导下的学生心理委员。

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硬件建设,“心理中心”占地面积720平方米,目前共投入200万元,相继建立了心理测验室、心理咨询室、沙盘治疗室、团体咨询室、放松治疗室、宣泄治疗室、行为训练室、基础心理实验室、图书资料室和接待室等。配有电脑40台,安装心理测试及各种心理训练软件70多个,置有普通心理实验仪器17台,生物反馈仪2件,另有音乐治疗仪和脑电波治疗仪2台。

2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着力打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文化活动品牌

学校围绕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困惑,每年组织开展“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系列活动。近年来,学校先后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心理情景剧大赛、大型心理趣味运动会、心理主题班会、心理影片赏析、心理漫画展、心理微电影制作、“爱的抱抱”、最美笑脸征集和学校“十佳心灵使者”评选等系列活动,丰富校园活动文化,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学校组织的大学生心理健康“5·25”系列活动相继被《中国教育报》《健康报》《吉林日报》《江城日报》、吉林教育电视台等10多家媒体多次报道,拍摄的新闻图片《阳光心态,从心开始》获吉林省教育好新闻一等奖,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定期更新、更换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专栏,开通网络及微信平台预约咨询及网络咨询平台,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咨询方式的宣传工作。

3 完善咨询服务,提高心理咨询业务水平

学校“心理中心”设施配备齐全,重视队伍建设,加强专、兼职教师队伍,设有专职教师2名,咨询师65名,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专业化。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部,覆盖全校各学院的学生。成员的任务是在学生与“心理中心”教师间起到桥梁作用,一方面将周围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另一方面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打消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识误区和顾虑。加强业务培训,使学生干部能够运用学到的心理知识帮助同学们解决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供解决办法。

“心理中心”围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机构的规范管理、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心理咨询工作流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心理健康教育从业者职业道德规范等内容,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定期开展心理教师培训,提高心理咨询技能。充分利用网络、广播、微信公众号、APP、心理健康宣传专栏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预约服务,及时协助辅导员做好学生心理、精神问题,疾病方面筛查、评估、康复工作。

4 做好心理干预工作,有效预防心理危机事件发生

学校建立大学生心理疾病预防体系和高危人群预警机制,构建“班级—学院—学校—医院”层层递进的4级预防体系。完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预案,建立转介诊疗机制,提升心理干预的专业化水平。

每年开展新生心理普查工作,近3年来,共组织7343名学生参加普查,筛查出1521名需要约谈的学生,最终与辅导员进行沟通确立94人需要建立重点学生干预档案。实行月报制度,实时跟踪了解,预防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发现存有心理、精神问题的学生,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做好沟通,完善记录,保留处理工作的第一手材料。

5 组织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现心理健康知识全覆盖

面向全校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选课,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实现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全覆盖,传授心理调适方法,解析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现象,增强大学生心理调节能力,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优化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水平,促进全面发展。组织参与编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组织开展《心理学与生活》等选修课,并给予相应学分,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接受心理健康课程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是21世纪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之一。心理素质的好坏已经成为制约人才发展的主要方面。我们将会继续努力,稳扎稳打,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

猜你喜欢

五位一体心理咨询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搭建“五位一体”多功能培训平台
心理咨询广播节目如何保持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