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语言哲学的角度来看佛学中的一些争论

2018-02-11周鸿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佛学

周鸿

内容摘要:笔者有幸在几年前和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菁英组的同学,在成都文殊院的禅修营活动中体验了几天佛教僧侣们的日常生活。在一次以问答形式进行的禅茶会上,关于佛教信仰的一些问题讨论引发了笔者的思考。佛学中存在的一些令大家困惑的问题其实也正是语言哲学中大家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名与实,能指与所指,意义与指称……是这些让大家疑惑:佛是什么?众生平等吗?众僧向往的极乐世界是什么样的?归根结底,佛学其实也是一门语言哲学,不过这里的语言限于与佛学相关的追寻与探求。

关键词:语言哲学 佛学 名与实

机缘巧合,笔者参加了文殊院一个三天两晚的禅修营体验活动,短短的几天时间,对佛教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对僧侣们每天的生活起居有了大概的了解。在一次所谓“一茶一会”的禅茶会上,文殊院三位大师对学生们提出的各种疑问进行了精彩解答,其过程宛若一场饶有趣味的辩论赛。大师们巧舌如簧,对答如流,字里行间不仅诙谐幽默还透着对佛学的深刻领悟。谈话结束后,许多问题还一直萦绕在脑海中,挥之不去。笔者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些大师不仅是佛学家还是语言学家,哲学家,诡辩家。但他们的答案也并不都能使所有人信服,他们辩论的很多问题则更是语言哲学上的问题,以下是笔者对问答的回忆记录以及感想:

问题一:

学生:请问大师,你们出家有没有考虑过父母的感受,如果说佛的目的是要普度众生,解救受苦的百姓于水火之中。那你们的父母也是众生之一,你们出家,弃他们于不顾,这不是违反了你们出家的目的了吗?你们出家的行为可能会造成父母的悲伤,那不是与普度众生的旨意相违背了吗?

大师:首先,如果我们的父母生活贫苦,我们还是会在能力范围之内,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帮助,也就是说不会完全弃他们于不顾。其次,我们出家的行为并不会造成父母的悲伤,相反他们会拥有更大的满足感。不信,你们可以去做一个调查,随便问问那些孩子出家的父母,我敢肯定他们的满足感绝对比那些儿女是企业精英白领的父母更强。

问题二:

学生:我有一个问题请教师傅,我们以前学过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理论,其主要思想便是:“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近似的,能动的反映,任何意识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都能从客观实在找到原型。”例如,西方人信仰的耶稣是根据白人的形象来塑造的,而佛陀则是根据古印度的悉达多王子的形象塑造的,而其他的菩萨、罗汉等也都有我们东方人的特点。请问您是怎么看待佛教与唯物主义之间的关系?

大师:佛主长什么样,这些都是表面的东西,是空的,我们不必去深究。我们需要学习的是佛的思想,佛所倡导的善。如果非要有一个解释的话,佛主有东方人的特点,那恰好也说明了众生都有佛性,只要苦加修炼,任何人都能立地成佛。再者,佛主的形象并不说明他是一个长得像人的神或超人,他是人们心目中所能想到最佳的形象,是人们心中最美好的,最神圣的标志。

问题三:

学生:请问大师,这几天,我发现各位师傅所穿的服装不论颜色还是样式上面都有不同,有的是棕色的,有的是深灰色的,有的是浅灰色的还有的是橘黄色的,这些衣服有没有一个具体的划分,如哪一种僧人要穿哪一种衣服?

大师:为什么在你们的眼中看的永远是不同,我们就不觉得这些衣服有什么不同,只要能穿就可以了,你管他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式。这些都是表象,不应该被关注。

问题四:

学生:既然你们佛家提出不应注重于“形”,注重于“表象”,那为什么要修这么多寺庙,建这么多佛的雕像,还要每天早晚朝拜、吃斋念佛来做这些类似于“形”的工作?你们完全可以找一个空旷的地方打坐沉思就行了啊!

大师:想和做是不同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我现在说我想和旁边的这位女生结婚生孩子,那我是不是这样想一想,我们就已经结婚还有孩子了呢。很多东西光想是不切实际的,必须要付诸于时间去做,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修寺庙,早晚念经拜佛的原因了。

问题五:

学生:在僧人们的晚课《佛说阿弥陀经》中有几句经文是对僧人所向往的天国或极乐世界的描述,其中讲道:“又舍利弗。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池中莲花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这些对极乐世界的描述,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完全布满了金钱,物质的享受。水池中布满金沙;金、银、琉璃、玻璃合成的阶道;砗磲、赤珠、玛瑙装饰的楼阁。您一直强调说佛家倡导的是“空”,“静”,“灵”,那为什么要用这些物质上的东西来作为激励僧人们苦苦修行的潜在动力呢。难道,这些勤于修行的僧人们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死后能去到那么一个用黄金,宝石堆砌而成的宫殿之中吗?

大师:我一再强调,这些东西其实都只是表象,是一个象征,一个我们认为是最圆满,最美好的象征。它可能不一定就是这样的,但目前,就我们自己所能描述的东西中,它是我们认为最圆满的,但它实质上可能并不是这些东西,只是一个最圆满的结局而已。

在问题一中,大师的回答存在两个问题:首先,佛学有云:出家之人应断绝七情六欲,保证六根清净。如果他们出家之后仍旧去管父母的生活起居,满足父母的各项所求,那必定做不到六根清净,无法安心修行。但如果他们置父母于不顾,也是不对的。因为他们修行的目的之一是普度众生,可父母亦是众生之一,又不能置他们于不顾。其次,佛教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很难与他们提出的一些戒律相一致,例如“七情六欲”中的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是不能全部断了的,其中的“爱”本身应是一种好的情感,不管是爱家人,爱恋人还是爱芸芸众生都是善的一种表现。如果连“爱”的情感都断了,那如何来爱所有人,如何来普度众生呢。

而在问题五中,大师的话也并非无懈可击,难道在僧人的眼中,在他们所能描述的东西中,唯有用宝石黄金建成的宫殿,水池才是最圆满的吗。正如洛克的“观念论”指出的那样:The meanings of linguistic expressions are the ideas in the mind,他们既然这样说了,心里必定也就是这样想的。虽然大师强调他所想表达的其实不是语言的表层含义,而是所谓的最圆满的结局,可是这样的结局却是抽象的,大家无法想象,因此只能借助于他们思想中认为最舒服,最美好的形象和事物来表达。可是同学们卻“误将描述语当成了专名”,想到的只是这些描述语的所指。再者,用佛教自己的理论来说,如果真的世界万事万物都是平等的,那么为什么一定是黄金琉璃装饰的楼阁才是最圆满的,而平时常见的木头建造,小花小草点缀的茅草屋却不是呢。语言是人类用来表达自己思想的最佳途径,但很多东西却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佛家在追求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旨在普度众生。可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一种精神或信仰超越了世俗,所以俗人很难理解那样一种抽象的理念信仰,而僧侣们也一直在苦苦参悟其中的真谛。然而,无法理解,就无法表达,无法表达亦无法说服别人。为了广泛地传播佛道,他们只能尽可能的寻找类似的东西来将其形象化,使众人能尽可能地理解。

纵观这些问答,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疑问来自于对语言所表达的实质东西的苦苦追求,即在想法设法地找出“能指”所代表的“所指”是什么。或者说是在不断地颠覆僧人们名与实的不符,言与行的不一致。而大师们则一直强调一点,学生们问的很多东西都是表象,即都是虚的、空的、不真实的。在他们心中,唯一真实的只有他们自己对佛无法用语言表达、描述清楚的信念,还有他们向往的极乐世界或者说最圆满的世界。其实所有的这些说法都在绕着“名与实”旋转。要找到他们争论的原因,我们可以回溯到先秦时期的名实之争,公孙龙在其名篇《名实论》之中提到:“夫名实谓也”。由于后人对该句话所加标点位置的不同,句子的理解也各有偏见。大多数学者认为,该句的标点应是:“夫名,实谓也”即“名是用来称呼实的”。而少数学者认为该句的标点应是“夫名实,谓也”即“名实的问题是一个称谓问题”。

从很久以前的争论,我们就可以看出,上述讨论中学生是把句子断成了“夫名,实谓也”,认为“名”是用来称呼“实”的,有一个名就必定有一个实与之对应。他们想探究清楚“名”下的“实”到底是什么,并要验证“名”是否副“实”。而僧侣们则是佛主心中坐,认为“夫名实,谓也”,“名”与“实”不过都只是个称谓,是语言表达的问题,没必要去追究到底名是否副实,要追究的是你心中那种说不出,道不明的情感是否离佛主更近了。僧俗双方各执一词,大师们在无法辩驳时还可以借口说这就是僧与俗的差别,认为理解不了佛教那种抽象思想的人就是没有慧根的俗人。但最终我们要做的不是判断孰对孰错,而是在这一讨论中,对佛的理念,宗旨有更多的了解与升华,同时对语言哲学致以更高的敬意。endprint

猜你喜欢

佛学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蕅益智旭对《论语》的佛学解读
佛学认知下的音乐表演理论探究
读《宋明理学概述》札记
五代两宋佛教雕塑的佛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