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救模板在急诊护士临床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2018-02-11郑桂玲李慧慧唐玉洁

关键词:急诊科模板流程

郑桂玲, 李慧慧,韩 婷, 唐玉洁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人民医院 急诊科, 江苏 徐州, 221006)

急诊医学科具有危重症患者汇集、病情多变、抢救时间紧迫、突发事件多、护理工作强度大等特点,因此急诊科护士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敏捷的判断和应变应急能力、熟练过硬的操作技能、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1-2]。近年来,医疗机构护理人员数量大幅增加,年轻护士占比较大,但随之而来的是年轻护士在急诊护理工作中急救理论知识和技能欠缺,无法全部承担急救任务,因此全面提升急诊护士临床工作能力的培训显得尤为迫切[3-4]。2016年8月,医院急诊科应用急救模板培训方式对护士进行培训,使学习者在操作过程中巩固专业知识,护士临床工作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现将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 2016 年8月—2017年8月在医院急诊科参加科规范化培训的40名急诊科护士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人。对照组护士年龄19~23岁,平均(21.40±0.71)岁;大专7人,中专 13人。研究组年龄19~23岁,平均(21.60±0.59)岁;大专8人,中专12人。2组护士年龄和学历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急救模板内容: 列举急诊科常见急危重症如心脏骤停、心肌梗塞、脑卒中、有机磷中毒、多发性创伤、高危孕产妇、小儿高热惊厥、新生儿危重症等,将上述急重症或突发情况的抢救流程和步骤、团队分工协作方法、参与抢救人员分级、主要抢救措施及急救技能操作质量标准[5]用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形成急重症抢救模板,将急救流程制作成视频。急救技能操作质量标准包括吸氧、心电监测、心肺复苏、除颤、心电图、病情观察要点、专科评估、转运过程中的细节管理等。

1.2.2 急救团队分工和定位: 危重患者经分诊进入急诊室后,护理团队迅速到位,分工协作[1]。急救团队采用“ABCD四人定位法”及“ABC三人定位法”进行抢救演练培训与考核:D位置负责急诊分诊,与120急救的交接,通知医生、引导患者家属挂号,交费,通知科室,引导办理住院等工作。C位置由高年资的护理人员担任,主要负责指挥、协调,护理记录,准备用物,预见性护理,同时危重患者负责呼吸道的管理,发生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指挥抢救,畅通呼吸道,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协作气管插管。A和B位置的护理人员分别位于患者的两侧,分工进行急救。A立即评估呼吸道,吸氧,心电监测,测血糖,心电图。B对患者进行初次评估,佩戴腕带,建立静脉通路,抽血检验。如有危及生命的症状如:心脏骤停,室颤,窒息等症状,护理人员应立即最先解决此类症状。A胸外按压,B准备除颤,C转移到床头或床头旁,畅通呼吸道,辅助呼吸。协助插管,链接呼吸机等。

1.2.3 相关知识收集: 包括危重疾病临床症状、治疗、护理措施,目前存在的护理问题,预见性护理和应急预案,并发症处理措施,急救流程中所涉及的规范、制度,高危因素评估依据,标准流程,转运细节等相关知识。

1.2.4 提问内容: 包括心肌梗塞溶栓条件,应用肾上腺素注意事项,细颤变粗颤的方法,心肌梗死患者如何开通绿色通道,心肌梗死急诊处理原则,肌钙蛋白正常值,急诊分诊制度和分诊原则。

1.2.5 发散性思维培养: 包括此类患者护理的重点,病情观察要点,最紧急的抢救措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制度的执行及急诊的应急能力,护理行为如何规范,危重病处理流程,告知沟通技巧。

1.2.6 模板示例: 模板的制作内容以120送入的1位胸痛的患者为例,急救流程见表1。

1.2.7 培训: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培训:带教老师演示急救操作,口头提示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单人操作,代教老师一对一指导、集体演练。

研究组采用护士先学习急救模板上的内容后再进行操作演示、训练的培训方法。自行先学习急救模板上的内容,带教老师对模板分解演练[5]。急诊患者按照急救模板流程进行处置,预设模拟病例成组演练[6],对知识点进行提问和闭卷考核。熟练掌握模板的内容后,护理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之余能自行按照急救模板流程自行训练。此外代教老师开展集体讲解和成组演练。对照组和研究组培训频率均为1次/周,培训时间为期2个月。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培训前和培训2个月后,通过模拟心肌梗死病例进行临床能力考核,记录肾上腺素使用和心肌梗死抢救时间,考核护士急救技能、心肺复苏、电除颤、心电监测和静脉输液知识,并对2组成绩进行比较。分值为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护士对该项目知识或技能掌握越熟练。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培训前,2组护士急救措施(肾上腺素使用、心肌梗死抢救)落实时间和相关急救技能考核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干预后,2组护士肾上腺素使用、心肌梗死抢救落实时间较培训前缩短,急救技能、心肺复苏、电除颤、心电监测和静脉输液知识考核评分较培训前提高,且研究组护士落实急救措施的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研究组护士相关急救技能考核成绩较对照组护士提高(P<0.05)。见表2。

表2 2组护士急救措施落实时间和急救技能考核成绩比较

与培训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3 讨论

急诊科是抢救急、危重患者和处理突发事件的重要场所,急诊科护士熟练掌握临床急救技能是确保抢救成功的重要保障[7]。目前,国内急救护理培训常采用理论授课和简单操作相结合的方法,上述培训方法可能存在以下不足:培训体系系统性不强,缺乏规范管理制度,每次培训的内容即使是同一操作都可以出现不同的语言;每次培训的重点问题和环节都有可能被遗忘,不全面;护理人员掌握慢、费时间;相关知识收集不全面[8-9]。此外,传统授课和操作训练缺乏对护士急救评估能力和急救应急能力的培养,培训结束后部分护士不能有效的将所学的急救知识综合应用[10],势必会影响抢救质量。

本研究采用急救模板培训,可以优化急救流程,节约培训的时间,方便易学。同时通过对相关知识的整理,能够引导护理人员自主学习,扩大知识领域,通过举一反三培养护士预见性思维。结果显示,研究组护士急救措施落实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且相关急救技能考核成绩较对照组护士提高(P<0.05)。急救模板的实施离不开急救团队成员的分工合作。本研究中,急救模板明确划分了急救流程中各成员的职责范围,护士通过观看急救流程视频,结合救急模板内容,循序间地学习急救知识,参与度高。且急救模板也注重护士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将护士暴露于急救环境中,通过主动查阅资料,激发了护士自主学习兴趣和能力[11-12],对提高护士病情观察、评估和应急配合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基于急救模板的培训不仅培养了急诊科护理人员的临床急救技能及综合素质,同时也培养了护理人员急救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科室急救团队抢救的时效性、有效性、有序性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猜你喜欢

急诊科模板流程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高层建筑中铝模板系统组成与应用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析OGSA-DAI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