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体质调护在痰湿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2018-02-11王益平陈兰兰

关键词:湿质艾灸体质

陈 凤, 王益平, 刘 丽, 杨 雪, 陈兰兰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1. 针灸康复科; 2. 护理部; 3. 心脑病科, 四川 泸州, 646000)

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症,我国将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40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Hg[1]。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病之一,至2013年止我国心血管病死亡占总死亡的41%,每年死亡人数约350万,其中70%的脑卒中和50%的心肌梗死与高血压有关[2]。国外研究[3-4]证实,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降低发生脑卒中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目前西医通常采用药物控制血压,但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服药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副作用,如直立性低血压、便秘和心动过速等[5]。体质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6]。高血压患者存在不同类型的体质偏颇,其中痰湿体质是高血压患者易患体质[7],临床可根据痰湿体质的特点选择针对性干预措施,来探讨其对患者体质分数的影响,以减少降压药的使用及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寻求高血压预防和治疗新的理念与方法。

1 祖国医学对高血压病因病机的认识

1.1 病机

高血压病依据其临床表现,在中医中多隶属“眩晕”、“头痛”等范畴。《内经》云:“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认为眩晕产生多由于肝风上扰及髓海不足所致。《伤寒杂病论》中认为眩晕是阳气郁闭、邪郁少阳上感空窍、肠中浊气上攻、清阳不升、阳虚水泛所致,头痛则是“邪客于太阳、阳明、少阳、厥阴四经,脉气阻滞或邪气循经上逆所致。吴秀芹[8]认为脾虚是高血压的病机,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气血亏虚无以上荣于脑,则头痛随之而起;另一方面水湿停积,而化为痰饮,阻于中焦,则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或痰涎随风火上攻,头痛亦可发生。职利琴等[9]认为,痰瘀是导致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病因病机之一,主张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应注重从痰瘀入手,以期达到不仅治证而且治病的目的。

1.2 病因

不同医家对高血压病因的认识不尽相同。《五味论》曰:“血与咸相得则凝”,认为饮食失宜是高血压的病因之一,过度食盐,血脉易凝滞而致病,强调饮食应全面营养互补,无所偏嗜,才能保持机体功能正常。《素问·五脏生成篇》载:“头痛巅疾……甚则入肾”,认为阴虚而致病,肾阴亏虚可导致头痛、眩晕。康华等[10]认为情志失调是高血压的主要病因之一。正常情况下,七情一般不会使人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本身正常的生理调节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即所谓“内伤七情”。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性,先天不足,决定了后天的体质,中医认为痰湿体质与高血压密切相关[11]。

1.3 痰湿质与高血压的关系

王琦教授提出了体质九分法[12],将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和特禀质,并制定了中医体质辨识量表及《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除了平和质外,其它统称为偏颇体质。据调查研究[13]显示,痰湿质是高血压患者的主要偏颇体质之一。痰湿质为病的特点为津液运化失司而痰湿内聚,以黏滞重浊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体质证型,临床症状多表现为脘腹胀满、头昏、胸闷、痰多和舌苔厚腻等,且好发于肥胖者。《医门法律》指出“肥人湿多”。痰湿质者喜食肥甘甜黏,过多高糖、高脂饮食使脾运化功能受阻导致人体津液的异常积留,进而使痰浊、脂膏形成和过剩积聚,这与高脂血症的形成有关[14]。此外,痰湿质者多善于忍耐,情绪无法得到宣泄而导致情志失常,肝郁气滞,影响肝的疏泄功能而致病。肥胖、高脂血症和情志失调护是高血压的重要病因,由此可见,痰湿体质与高血压存在密切的联系。

2 护理

2.1 饮食调护

《金匮要略》所言:“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益则补体,为害则成疾”,认为按人的体质不同去选择食物和药物,就要认真研究人体体质分型施膳的问题。研究[15]发现,膳食因素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不容小觑,高盐和低钾饮食、能量摄入过多、膳食模式不合理等都容易引起高血压。痰湿质高血压患者饮食宜清淡,多摄取能宣肺、健脾、益肾、化湿、通利三焦的食物,应少食肥甘厚腻之品。《本草纲目》记载:“赤小豆甘、酸、平、无毒,下水肿,利小便,吐逆卒澼,健脾胃”。由此可见,赤小豆可缓解体形肥胖、痰多、肢体困倦等由于体内痰湿停滞引起的不适,尤其适合痰湿质高血压患者。芥菜能够缓解因为痰湿停滞引起的胸闷痰多、肠胃不适等症状,适宜痰湿体质高血压的老人食用。陈皮茶具有燥湿化痰,理气调中的功效,长期饮用对于改善痰湿体质,降低血压有一定的疗效[16]。冯志海等[17]主张痰湿质者饮食可选择甘寒、甘平、苦寒、淡渗泄热的食物,如薏苡仁粥、山楂茯苓饼和莱菔粥等可作为药膳辨证施用。谷薯类食物,尤其玉米面、燕麦、荞麦、小米等富含膳食纤维和微量元素,可促进肠胃蠕动,排除体内有害物,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淀,有利于平稳血压。高血压病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约 80%早期心血管事件被认为是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进行预防,根据体质进行饮食指导,能有效的降低痰湿质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减少相关并发症。

2.2 运动养生

痰湿质者,形体多肥胖,身体易倦,故应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法。有氧运动是人体大肌肉参与,有节奏且可维持长时间但强度不太激烈的运动,能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使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18],一定程度的有氧运动可以改善痰湿体质症状。张栋[19]研究发现八段锦作为我国传统气功演变的一种有氧运动,对于痰湿体质者有着明显的效果,可以促进患者机体的好转,对保持血压平稳有一定疗效。张雪芳等[20]研究表明,每周3次,每次40 min的跑步运动,能有效的降低痰湿质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和体质积分。 痰湿质高血压者运动时应选择体力消耗低且简单可行的有氧运动运动, 如太极拳、气功、经络操、打乒乓球等,练习动作要缓慢,负荷量不超过110~120次/min为宜[21]。体质量超标,陆地运动能力极差者,可选择游泳锻炼。运动应循序渐进,长期坚持,时间宜在下午2:00~4:00进行,运动环境宜温暖,以利机体物质代谢。

2.3 情志调护

高血压的发生与强烈的精神刺激或反复、持续的不良情绪密切相关。痰湿质者多性格偏温和,善于忍耐。根据《内径》“喜胜忧”的原则,痰湿质高血压者应适当增加社会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开阔眼界,用积极的方式舒畅情绪。马龙等[22]主张痰湿质高血压者从静神、御神和治神三个方面来进行情志调护。静神就是使思想安静,神气内持;御神就是要善于驾驭、控制自己的精神,从容、冷静地面对和处理各种事物;治神就是借助中药 、针灸等手段以“治神”,从而解除精神负担,改善情志症状。骆文斌等[23]主张痰湿质者保持心境平和,及时消除不良情绪,节制大喜大悲,并培养业余爱好。护士应向患者说明保持情绪稳定的重要性,可运用顺情从郁、移情解惑和发泄解郁等情志护理的方法,对痰湿质高血压者进行心理干预。

2.4 健康教育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仅靠医院门诊和住院治疗不能长期有效地控制,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尤为重要。中医体质辨识能够根据痰湿体质的特点,为高血压患者制定更为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内容,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以达到纠正偏颇体质、控制血压和降低危险因素的目的。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可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使患者更容易接受。卢玉梅等[24]采用群体宣教、个体指导、发放高血压健康手册及利用互联网技术(QQ、微信)等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主要告知患者高血压及痰湿体质的相关知识,在起居指导中,教导患者要顺应四时的变化,春保肝,夏保心,秋保肺,冬保肾,遵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的原则;在用药指导中,告知患者正确的给药途径、用法、剂量、时间及服药禁忌等;煎药时应选择合适的容器,常以陶瓷砂锅、瓦罐为佳;煎药加水要适量,第一煎加水超过药面3~5 cm为宜,第二煎在2~3 cm为宜;煎药火候一般宜先武火后文火,并根据不同的药物严格控制煎药时间。研究[21]表明将中医特色健康教育运用到痰湿质高血压中,可增进个体维持健康的能力,改善不良生活方式,提高患者对痰湿质高血压的认知水平,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2.5 艾灸法

《医学人门》说:“反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由此可见,艾灸在治疗疾病中具有重要意义。艾灸疗法具有温经散寒、温阳除湿、调理气血的功效,作用于中脘区和关元区,对于痰湿体质高血压患者有着温化祛痰湿的作用,能有效地减少痰湿体质形成的影响因素。姜海霞等[25]选取百会、神阙和涌泉三穴进行艾灸,具体做法为点燃艾条的一端,对准所选的穴位,以距皮肤 2~3 cm 处施灸,使患者穴位局域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每穴灸15~20 min,至皮肤红晕,每周3次,4周为1个疗程,共施行2个疗程,研究结果表明三才灸法治疗痰湿体质高血压前期效果良好。孔燕莹等[26]对痰湿质高血压者的中腕部进行艾灸,研究结果显示艾灸是痰湿体质高血压患者有效的辅助治疗,治疗组的总体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黄沁等[27]对足阳明胃经及足太阴脾经穴位进行艾灸,旨在调理脾胃,鼓振脾阳,运化痰湿,改善患者痰湿体质症状,研究结果表明艾灸结合中医护理能有效降低痰湿体质高血压患者的肥胖指数,降低血糖血脂,减少心血危险事件的发生。

2.6 其他

李买容等[28]用王不留行籽对降压沟、神门和交感三个耳穴进行压豆治疗,研究表明耳穴压豆能有效地调控患者血压,减少干预过程的不良反应,提高整体临床效果。王翔等[29]选择丰隆穴、足三里、百会、风池、三阴交为主穴,曲池、涌泉穴为配穴,进行穴位按摩,隔天1次,每次每穴3~5 min,4周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助于控制高血压和降低痰湿质体质分数,为高血压患者非药物治疗方法提供了参考依据。刘海华[30]研究表明刮痧疗法对高血压患者具有良好的即刻降压疗效,且对血压降幅有累积效果和良好的持续降压疗效。李铃等[31]研究发现穴位埋线对防治痰湿质高血前期具有确切的疗效。除此之外,赖彦甫[32]通过文献统计分析发现针刺、足浴、推拿等对治疗痰湿质高血压具有良好的效果。

3 小结

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高血压患者的干预上,忽略了中医体质因素在防治高血压中的作用,采用纠正偏颇体质的方式来预防和治疗高血压,为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干预提供了新的护理思路。此外,体质具有长期稳定性,改善偏颇体质需要患者长期的依从性,如何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是护理的重点。临床中对偏颇体质的干预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体现,将其运用到出院患者的延续护理以及社区慢性病的防治和管理中,根据不同体质的患者制定个性化且可行性高的护理干预措施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猜你喜欢

湿质艾灸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国内艾灸应用现况调查报告
艾灸保健知多少
中老年人痰湿质评分与认知功能相关性研究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痰湿质患者与瘦素受体和脂联素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
瘦素/脂联素基因多态性与痰湿质睡眠呼吸暂停相关性研究
夏天怎么做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