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图书馆背景下“书香校园”建设的探求路径与生存价值

2018-02-10卢昌华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8年8期
关键词:书香校园书吧书香

刘 能 卢昌华

中小学校图书馆(室)办学条件的重要有机组成,是师生不可或缺的信息资源中心,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阵地,对于保障教学、服务教学、促进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台《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的意见》的大背景下,我校深刻认识加强中小学校图书馆(室)建设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全面落实责任,明确目标任务,切实加大投入,完善政策措施,将我校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一、图书馆利用的困惑与思考

2013年12月,借助我校“三维七段”单元教学模式问卷机会,我馆对学生的阅读情况也做了一份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到馆利用图书的情况不容乐观。问卷反馈,初中生每月到图书馆一两次甚至更少的占到68.3%,高中生占77.2%,初中生到馆时间多于高中生。学校期刊阅览室反映几乎没有到过的学生占61%;偶尔来的占45%,“被安排到馆的”占52%,多数是初中生和部分高一学生。高中生几乎不到馆的主要原因,作业太多46%;找不到喜欢的书籍和期刊29.3%;考试压力大无暇顾及24.4%;图书环境不好17%。

针对这些问题,我校通过借鉴沿海发达地区中小学图书馆的经验,对图书馆进行了整体的升级改造,借助高科技RFID技术、网络技术和智能化控制技术等打造全馆自助化的图书馆,将传统的人工借阅、人工管理升级为自助借阅、智能管理,方便读者的借还书操作,加速文献的借阅和流通,将来自各方面的信息集中管理,提高图书管理的计划性和预见性。

1.软件:图书馆RFID系统 大集中的方式

进行所有设备及馆藏和流通数据的统一储存、管理及数据的联通。由多个系统的高效集成实现,不同异构的系统之间需要进行一定的数据交换。系统采用B/S多层体系结构,采用了大集中的方式,各成员馆无须配置高档服务器、无须安装专用系统软件、无须专业的计算机技术人员,解决了重大的专业人力资源问题。

2.硬件:RFID标签和层架标 识别定位精准

通过为图书馆藏书贴上RFID标签,使得图书馆的智能设备能够识别到馆藏图书的信息,包括其流通信息;通过层架标的建设,让书架实现对馆藏图书的定位并能识别到上架的馆藏图书信息。

例如自助查询机。通过自助查询机显示屏可浏览本馆图书目录;可访问图书馆网站及检索馆藏目录。自助借还机:可对粘贴有RFID标签的流通资料进行扫描、识别和借还处理的设备系统,用于读者自助式图书的借阅、归还、续借操作,方便读者和工作人员对流通文献进行归还、续借处理。用户自助借书:扫描书上的RFID标签,判断所接图书状态是否正常,借书成功,记录本次借书的数据。用户自助续借:扫描书上的RFID标签判断所接图书状态是否正常,续借成功,记录本次借书的数据。如果逾期,提示用户到管理员处办理续借。用户自助还书:扫描书上的RFID标签,判断所接图书状态是否正常,还书成功,记录本次还书的数据,并将图书放到指定的还书位置。如果逾期,提示用户逾期图书违约金及其他处理措施。智能盘点车:可以非接触式地快速识别粘贴在流通资料上的RFID标签和层架标,完成排架/查找/统计流通资料等功能;有效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和提高图书馆数据采集速度,支持无线连接,数据快速实时更新,支持离线盘点。

同时,我们认为,智慧图书馆的利用应该与学生阅读、教师专业化发展等“书香校园”建设有机结合,这也为我们探求其路径提供了研究可能性。

二、智慧图书馆背景下的“书香校园”探求路径

1.推进“书香校园”行动注重三个结合

一是将落实新区“书香校园”建设行动计划与学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相结合。二是与学校课程课堂深层次变革,提升师生阅读素养相结合。三是与深入推进“育心文化”建设,创建“育心”领航的成都一流中学相结合。

2.着力打造“书香校园”阅读主阵地

我校充分发挥了新建成4 056平方米图书馆阵地:设有2个书库,540个座位的学生阅览大厅,60个座位的电子阅览室(配置平板电脑120台),30个座位的读书交流活动室,60个座位的教师阅览室,24个座位的教师资料室,还有16个座位的工具书专用藏书室及教师电子备课室。配备期刊种类达185种,报纸51种,征订报刊共计392份。工具书677种共982册,教学参考书种类有392种共672册。学校图书馆现有进入系统的纸质图书16.478万册,学校即将新增纸质图书56 820册(已审批进入购买程序),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共计22 1600册。

3.深化课程改革 初步建立了学生“育心”阅读课程体系

制订了《华阳中学阅读课程开发与实施计划》,共开设了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等8个学习领域全部17门必修国家课程和19门必选课程,开设了基础性、拓展性、提高性、研究性、综合性、特色性六大类、86门自主选修课,形成了十心教育、带你去创新、中学生心理专题辅导等19门较稳定、效果较好的校本自主选修课程,初步建立了“育心”阅读课程体系。

4.多措并举 初步建立了教师阅读长效机制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阅读推广组织机制。学校聘请了省首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陈安福教授为“书香校园”顾问,成立学校领导小组、年级部门工作小组,聘任了阅读推广教师,由德育处、教务处、教科室、工会具体负责读书活动的实施。二是细化实施方案,建立教师阅读常态机制。制订活动实施方案和我校“书香校园”活动日历,要求教师结合个人实际,制定出读书成长规划和读书目标,建立年级教师书房和班级书吧。三是加大考核评价,建立教师阅读激励机制。健全教师读书活动档案管理,将教师读书情况与教师的继续教育和业务考核挂钩。四是强化保障,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学校图书馆图书和学校朝华楼教师书房资金投入,加强班级书吧建设,加强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保障校本研修读书活动正常进行。

三、智慧图书馆背景下的“书香校园”生存价值

1.图书馆整体建设和服务水平极大提升

为我校的师生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借阅体验,查询方便,借阅效率大大提高,不再等待。图书馆图书的使用效益得到提升。图书管理更高效,减轻了图书管理员的负担。图书馆管理员从繁重的图书管理工作中解脱出来,我校在进行智慧图书馆建设后,开展了更丰富、更多元且切合师生需求的阅读活动,

2.学生在自习和课余时间积极参与阅读活动

学校开展了建设“班级书吧”活动。通过对班级书吧命名、位置选择、图书数量、环境建设、书吧管理五方面的评比考察,全校共评选出6个示范书吧:初2018届8班(智源书吧)、初2017届5班(墨香书吧)、高2018届2班(德厚书吧)、高2018届18班(蔚蓝书吧)、高2017届6班(知贤书吧)、高2017届19班(镌玉轩),小小书吧培养了学生的管理、审美能力,更成为他们读书、学习、交流的精神家园。

3.师全员阅读蔚然成风

我校“青年干部高级研修班”和“青年教师研修班”每学年8本书籍的硬性阅读量、2万字的读书笔记,敦促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书香校园”计划开展以来,“双青”班每周一次组内集中讨论交流,每月一次班级集中读书交流活动沁润心灵、获取思考,成效显著,在全校教师中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学校定期向全校教师印发阅读选文,并进行全员测试和提交学习心得体会。学校将督查教师的阅读情况、撰写心得体会情况以及开展“育心文化”问卷调查、“心理教育”“课堂教学管理心理学课程”测试情况做出实实在在的成绩分析和公示通报。教师通过阅读,源源不断获得教育素养;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带动学生、家人参与阅读中来。

4.诵读经典活动纷呈

初中部举行了“经典同诵读 书香伴成长”朗诵比赛,在现场看到学生用饱含感情的声音诠释了经典诗文的无穷魅力:《沁园春·雪》《少年中国说》《七律·长征》的豪情激昂、壮志凌云,《满江红》《江城子·密州出猎》《将进酒》的高亢苍茫、激情澎湃,《红烛》《雨巷》《我深深爱恋的祖国》的细腻婉转、深情眷恋。

高二年级开展了“诵读经典诗文”默写比赛,两轮比拼后,117名经典诗文佼佼者进入了决赛,他们亲近经典、爱好经典的行为,定将影响更多的同学走近经典。高三年级开展了“写真情书评,办书香手报”的活动,年级成果集《阅读育心 沁润心灵》中一篇篇真情实感的手写书评,一份份精美质朴的手抄报,让我们领略到了高三学子的个性阅读和深邃思想。高一年级“秋之韵”诗歌朗诵会让师生在古诗词优美的意境中品味到了秋天的魅力。

5.书香评选和读书论坛受人欢迎

学校开展 “书香”评选活动,评出书香教师、学生、家长各6名,他们参加了新区“十大书香教师”“十大书香学生”“十大书香家长”的评选活动。我校王晓燕老师荣获新区“十大书香教师”荣誉称号。

学校不定期举办“书香校园读书论坛”,邀请杰出家长、知名学者、专家来校为师生举行专题报告会。中国科学院科学家、著名核物理学家陈贺能教授来校作了《赢在创新》的演讲,北京大学刘志耘博士带来了《北斗不高冷》的讲座;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组委会办公室主任张晓明老师为我校400余名师生分享了历届创新作文大赛命题关键词:“热点”“人文”“科技”“生活”“想象”“思辨”。家校会上,一些家长朋友也主动讲述自己与书斋的故事,鼓励孩子们成长路上与书香为伴。

四、对未来智慧图书馆的思考

1.梳理总结书香校园建设经验 完善活动方案

我们将安排督查教师和学生的读书记录,评选优秀典型,参加新区教师阅读发展论坛暨读书沙龙活动;开展教师和学生的读书交流活动,共享经典,参加新区第七期教师阅读发展论坛暨读书沙龙活动;开展书香校园演讲比赛,参加新区第八期教师阅读发展论坛暨读书沙龙活动;总结书香校园建设经验,筹划进一步书香校园工作。

2.加大开发阅读校本课程力度

继续把学生阅读课纳入了班级课表,成为常态开设课。完善已开发的《十心教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中版、高中版)校本教材,汇集制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引用古诗词名言》《学人物、读故事》《学习新版中小学生守则,争做崇德向善华中人》专题选修教学课程资源包等。

3.加强学校校报校刊微信平台、年级文学社、班级书吧建设

提升学校校报《朝华》、校刊《青春华章》、华中微信公众号、学校年级“踔远”“菁华”文学社及班级书吧品质,面向全体教师、学生和家长,结合学校实际,个性化可持续性的开展书香校园建设工作,并积极做好宣传报道。

4.加大投入

更多征订一些学科课改书籍、期刊等资料,如《中国教师报》《中国教育报》《中小学教育》《中国德育》《班主任》等,图书馆在认真做好书籍管理和借阅工作同时,定期向广大师生推荐优秀书目。

[1]宋兰平.中学图书馆资源利用与学生阅读现状的调查研究[M].中小学教育,2015(11):67-68

[2]田慧生.深化我国课程改革整合与课堂学习改革[J].教育科学论坛,2005(1):4-21.

[3]祝长水,陈安福.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J].教育科学论坛,2014(9):42-44..

猜你喜欢

书香校园书吧书香
书香万卷,前行万里
苏州市“从前慢”书吧室内设计
书吧里的故事
一场被书香浸染的演讲
最是书香能致远
书香何来
经典开启幸福,书香润泽人生
对拓展农村中小学图书馆服务功能的探索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浅谈书香校园的创建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