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辅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

2018-02-10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8年8期
关键词:人教版多媒体小学生

丁 萍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对于提升学生写作水平,提高整体语文素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多媒体具有声画并茂的特点,能够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吸引学生乐读好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促进小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从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1]。

一、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过度依赖多媒体

多媒体是一种辅助教学工具,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起辅助作用。但是,部分教师过度依赖多媒体,以多媒体代替教材和黑板,讲解过程中以多媒体代替板书,直接导致学生忽视教材,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以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为例,如果在教学中生硬地将课文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上课时要求学生看着屏幕朗读课文,再对课文进行平铺直叙地分析,必然导致学生感受不到文字的魅力,也感受不到这个中国孩子想要和平不要战争的强烈愿望,无法体会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现代小学生生活在和平年代,没有经历过战争,如果再过多地利用多媒体教学照搬教材,就会让学生的思维受到局限,无法深入理解课文中所要表达的深刻情感[2]。

2.师生互动不够

在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在讲解的过程中进行板书,并引导学生及时做好课堂笔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过多利用多媒体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教师会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多媒体课件的播放上,不可避免地忽视内容的重要性。同时,学生专心扮演观众角色,跟随着幻灯片的放映而浏览其中的内容。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基本没有互动,学生的思维没有达到一定的活跃度,品位不到文字中所蕴含的魅力,也不易于接收文章中所传达的信息,教学质量难以得到真正的提升[3]。笔者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教体局组织的一次听课评课活动中,有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授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小木偶的故事》时,放映幻灯片的时间占到整个课堂的三分之一左右,虽然教师一边放映一边讲解,但学生的注意力主要在幻灯片上,对于教师的讲解,则注意力不够,一堂课下来,学生收获甚小,难以提升阅读水平。

二、巧用多媒体增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1.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通过不同方式为学生学习提供服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将原来的传授式教学模式转变为引导式教学模式。多媒体能够将语文课本中枯燥的文字转换成图片、动画、视频等形式,使得语文阅读课堂更加生动[4]。笔者在讲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祖父的园子》时,将课文内容及其中的知识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通过多媒体展示园里丰富多彩的画面和园中各项活动,以及作者玩耍的情景。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观看作者在田园中栽花、拔草、种白菜、铲地、浇水等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以及摘黄瓜、捉绿蚂蚱等游戏,体会、思考文章表达的主题思想和情感。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调动学生积极性,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自在和开心快乐,从而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同时,让学生分享类似的生活经历,引导孩子珍惜眼前的快乐和美好生活。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性便充分地表现出来,教学效果大大增强,受到评课专家和教师的一致好评。

2.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施行,个性化阅读在教育界备受关注。这便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阅读,促使学生通过阅读增加感情体验。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深刻理解阅读材料,还要能够将其中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升华,从而对阅读内容产生独特的见解,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黄山奇石》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以视频的形式展示黄山风景区的自然风光,并对其中各种形态的“怪石”进行特写,使学生从中感受到黄山风景的美和“怪石”的神奇。同时,教师还可通过图片的形式展示黄山景区内的各个景点,将学生带入到文章中所描绘的优美意境中。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配合相关音乐,对学生进行感官刺激,激发学生想象力,让学生接受优美画面的熏陶与感染[5]。

3.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

阅读品质包括认读品质和理解品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非常重要。认读品质是指学生记认文字符号的能力,以及将语句正确、流利地读出来的能力。只有提升小学生的认读品质,才能够引导他们对课文中的语句进行再加工,进行更深层次的阅读。多媒体通过将图像、文字、声音相结合,将阅读材料更加直观形象地呈现,使学生在理解文章时,不局限于文字表面的意义,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注意力,养成良好的朗读、默读习惯。理解品质则是阅读品质中的核心品质。学生首先要对阅读形式有一定的了解,具有一定的理解品质,才能对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笔者在教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惊弓之鸟》时,通过动画的形式对更羸射鸟的情景进行展示,让学生从更羸和魏王的反应,以及大雁掉下的过程中,感受更羸判断的准确性。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更羸是怎样一步一步地作出判断的。这个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动画的过程,也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过程,在将这一重点内容形象化后,学生对于文章的阅读理解会更加全面深刻。阅读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将自己喜欢的词语抄下来,通过字面意思体会其中蕴含的更深层次意义,从而达到提升阅读品质的目的。

4.利用多媒体发散思维

在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中,首先是形象思维的形成,然后才是抽象逻辑思维的形成,且抽象思维具有明显的形象性,对于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语文学科的学习,可以充分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尤其是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状态时,其创造性思维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因此,在采用多媒体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以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动物儿歌》教学中,笔者利用多媒体以视频的形式,形象展示蜻蜓在半空中展翅飞翔、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蚯蚓在土里穿梭、蚂蚁在地上搬运粮食、蝌蚪在水池中四处游荡、蜘蛛在房前吐丝结网等多种画面。在播放这些画面的同时,配以相应的音乐,使学生的想象力充分发挥,思维能力得到锻炼。与此同时,学生的语感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随之提高。

三、结语

多媒体是一种重要的现代化辅助教学工具,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方式方法,结合教学实践,科学、合理地运用。只要运用得当,便能够有效地创设情境、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从而促进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1]王志军,温小勇,施鹏华.技术支持下思维可视化课堂的构建研究: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5(6):116-117.

[2]朱龙文.利用媒体构建小学语文阅读乐园[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6(3):58-59.

[3]姜溢.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6(36):191-192.

[4]李莉芸.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6(12):38.

[5]陈运会.浅析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18):113.

猜你喜欢

人教版多媒体小学生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高考招生宣传平台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人教版11.1功-教学设计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我是小学生
活用多媒体 构建高效初中历史课堂
人教版选修七核心词汇闯关
人教版选修八核心词汇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