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图书馆的国学推广策略

2018-02-09秦德洪杨长军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8年18期
关键词:国学文献图书馆

秦德洪 杨长军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党的十八大以来,高瞻远瞩的习近平总书记重提“国学”的概念,从国家层面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有其深远的历史意义。民族的未来是孩子,国学的复兴必须从教育抓起,作为课堂教育的拓展和延伸,学校图书馆更是有责任、有义务推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学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知识的容器和学校文化交流的中心,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广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从文献资源优势来说,文献保存职能作为学校图书馆重要的职能之一,理所当然地收藏了较多的国学文献,相比其他部门或个人而言,其系统性和全面性让图书馆成为国学推广最重要的文献来源。从文化交流来说,图书馆作为学校文化交流的中心,一方面,其具有组织学校内部文化交流活动的使命;另一方面,学校对外文化交流也是其任务。其交流宣传的优势,很容易在读者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国学正是契合这种循序渐进的过程。

一、中学图书馆国学推广策略

学校图书馆在国学推广方面主要有着深厚的文献资源优势和浓厚的文化交流氛围这两大天然优势。故学校图书馆推广国学也应该从这两方面着手。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在国学推广教育的过程中也注重这两把“抓手”。

1.国学资源建设

(1)文献资源建设

先要有书,才会汇聚读者。国学这样更倚重于传统文献形式的学科更是如此。国学大家无一不是从文献研究着手,有的更潜心钻研一辈子,成就蜚声中外。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国学相关典籍,艰涩难懂众所周知。年龄尚幼的读者要读懂并容易,要让知识架构还未成熟的学生读者爱上国学经典更是需要馆藏构建者深思熟虑。在笔者看来,经典的阅读必先经由2个过程,由浅层次的兴趣爱好到深层次的学问研究,而馆藏的构建也必须具备这两个层次。

必须要有朴实易懂、容易引发学生读者阅读兴趣的文学类书籍。例如我馆配备了绣像本的四大名著,不同版本的《红楼梦》《全唐诗》《全宋词》等,多取自子部、集部,我们选取时多参考语文、历史教材内容的出处,既与所学内容有衔接,又旨在拓展学生课外阅读的视野。学生在馆阅读时也表示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而找到了课文文章出处又激发了他们更深入阅读的兴趣。

在有一定兴趣爱好的基础上,遍阅群书,学术研究才可以说初窥门径。国学研究之难,一在于深,二在于广。因为国学是一个综合了哲学、宗教学、伦理学、文学、礼俗学等学科的学术系统,见微知著而又触类旁通,这是国学研究的特点。我馆基于这样的考虑,为有学问研究需要的学生准备了国学入门的工具书,如《说文解字》等;也有一些基础的典籍,如《史记》《资治通鉴》等。中学图书馆力求在学生读者的中学阶段为其提供广泛阅读的资源。指导更深层次的学术钻研非中学馆所长,但我们可以为学生打下坚实的阅读基础。

文献要注重版本,这是千百年来学人的共识。我馆基于这样的考虑,一是在版本上要甄选良版,有的文献甚至提供多个版本供有兴趣的学生读者对比参考研究,例如《红楼梦》,提供有《蒙古王府本石头记》,也有《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二是注重显示版本原貌,我馆收藏馆藏,尽量收藏原版影印的古籍,如《中华再造善本》系列,基本能体现原书原貌。国内有些书局比如说商务印书馆、广陵书社等尚有版刻,其自身所藏雕版所印,可见当时之风貌,亦为我们所选,以飨读者。事实证明,学生读者对于印制精良的古籍兴趣较高,看到古籍的原貌让他们对于文献的概念有了一个更感性的认识,更有因古书装帧的精美而爱上阅读古籍的学生读者。

藏而不录,近乎杂处。我们在收入线装书籍时,同时也对其进行编目。鉴于古书不同于今本,古书若按照现在的中图法分类,会分散到不同的类目,古书有其固有的分类体系,经史子集的四部分类法从明清定型之后沿用至今。我们在编目时,既参照其内容,从中图法中选定了分类号,排序了流水号,也按照其体例,参考《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为其分定属于四部之中哪一部,并且上架时也按照四部分类法排架。这样一来,书既归于我们的数字化图书管理系统,方便不熟悉古籍分类法的学生读者使用计算机查找,而到了具体藏址,学生读者又可以感受古书传统的典藏方式,更感性地理解古籍四部分类的学科体系。这样古典和现代的结合既方便了学生又普及了古籍藏书的知识。另外,国学典籍能够入藏特藏馆的,我们都将其编录了一本简明目录,一目了然,更方便学生读者使用查询。

(2)空间资源建设

由浅入深是做学问的规律。我们在空间设计时也借鉴了这一创意,整个空间布局按照由浅入深、登堂入室的思想进行规划。

开篇明义,进门的正厅以国学馆为匾,孔子之论语为训,开门见山地宣示了国学馆的宗旨:意在教化学生,有教无类。慎思明辨,门厅进入的是讨论室,设有多人会议桌和私密讨论室,可供多人讨论和少数人探讨之用。杏坛兴教,讨论室的旁边开设了讲坛,仿古时私塾规制,现为我校国学选修课开课之所,平时亦可供大型探究学习活动之用。最里间为典籍特藏馆和研习室,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和教师使用,经准许可翻阅特藏,潜心研习。

国学馆空间的设计摒弃了传统书库大开间的做法,更注重个体的功能性和整体的层次感,装饰设计也按照登堂入室的思路,由现代逐渐转变为古风,让读者有一种穿越古今的临场感。这样递进的层次,自然地分流了不同的读者群,为相同秉性的读者群创造了天然聚合的场所,喜欢分享、喜欢讨论的可以一起研讨,喜欢安静、潜心学习的也有单独的场所,互不打扰。文献的安置也基于这样的考虑,层次更高的可以接触到特藏文献,只是培养兴趣,刚入门的读者可以翻阅随手可得的普通线装书。

2.国学文化活动开展

(1)以课程学习为主

中学图书馆相比公共图书馆,天生具有方便组织读者的优势。学校中师生固有的关系,不同于社会读者的松散无序,这就方便了中学图书馆可以有效地组织课程活动。而图书馆也有必要也有责任发挥起这样的教育职能,凭借自身特有的硬件优势,主动承担国学课程教育的重担。

我馆利用每周学生课外拓展的时间,开设了校级的国学选修课程,力图构建完整的国学教育体系,成体系进行国学教学。目前已进行到第二学期。国学选修课程面向全校招生,遴选的资格为对国学感兴趣而且又有一定基础的优等生,学校依托地缘优势,课程聘请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名师为学生进行每周1次专题性的课程,内容从诗经到唐诗,从周易到魏晋风度,教师亦庄亦谐,深入浅出的授课风格让中华文化易于被学生理解接受,深受学生的欢迎,甚至有没选上选修课的学生前来旁听。

(2)以名师讲座为辅

中学图书馆相较于学校中其他职能部门,优势在于较多的外界文化资源,图书馆自身具有的文化交流职能不仅仅是对内,对外联系交流也应该是图书馆扩大自身影响力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必要途径。中学图书馆应先加强自身的平台建设、资源和空间建设,梧桐花开凤凰自来,积极与公共图书馆、高校、公益机构等合作,邀请有能力、有意愿的学者来校分享交流。

我馆在开展课外讲座方面,立足于学生视野的拓展和思维的发散,同样的主题,不同领域的专家解读,形成思维碰撞,以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路来组织活动。我们既有专题性很强的学术讲座,如我们邀请了志仁书院的教授讲师为学生漫谈《诗经》的风雅,从作文的角度分析赋比兴的意义。我们还希望学生视野不仅仅局限于国学这一学科,能另辟蹊径地从其他领域领略国学之美,如邀请过中央音乐学院的青年音乐家为学生作古诗词中的音乐之美的讲座,从音乐的角度赏析古诗词之美,以中国古乐的节奏分析诗词中的平仄,让学生可以歌而咏之。这些讲座都大受学生们的喜爱,每次讲座都会在校园里掀起一股“古风”。

(3)注重学生社团活动的组织

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教育工作者毕生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特别是从事国学推广这样的课外教育,因为不存在升学的压力,学生的选择更自由,所以怎样提高其兴趣,怎样组织好学生活动,这些经验都应在平常的日常工作中总结并加以推广。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具有群体性,喜欢参加有同伴聚集的活动,这一特性可以加以利用。对学生而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国学的路上有同伴相互扶持,枯坐案台也不会孤单,相互讨论也可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对教师而言,这也方便了学生的管理和活动的组织,以社团活动的方式开展,让学生自发自动地参加活动,学生自发组织活动也容易更富趣味性;对学校而言,重视学生国学社团建设,以学生社团文化的点带动学校文化的面,点面结合共建校园良好的国学文化氛围。

我馆组织的国学社团屡屡在校内校外的活动中亮相,展现了中国学生的优秀风貌和强大的民族自豪感。学校在接待法国游学的学生时,国学社团组织了一场别出心裁的汉服展示活动,学生用英语为游学生介绍中国汉服,自己亲身展示汉服,还为游学生穿上汉服。汉服之美让这些来自时尚之都的外国学生感叹,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更是让他们折服。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文化交流不仅仅是“引进来”,还应该“走出去”。

二、中学图书馆国学推广的思考

笔者在国学推广的工作中,深感国学推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信息化已经渗透到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海量的信息良莠不齐、真伪不辨,很容易让舆论导向产生偏差。全盘西化的思想和极端的民族主义者悖逆而行,哈日哈韩的风气屡见不鲜;而另一方面,“崖山之后再无中华”等言论也甚嚣尘上,这样的网络环境和现实状况,让生长在其中的孩子或多或少地受到影响。笔者在平时的工作中,眼见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无知和淡漠,让人心痛。

诚然,这样的大环境是需要国家层面的努力才能改观的,而就基础教育而言,怎样在校园推广国学,必然也应该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国学也应该成为基础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欣喜地看到,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应试教育中语文的比重,语文中更是偏重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中学图书馆虽然只是定位成教育辅助的部门,服务态度也应该更为进取,由被动的辅助变为主动的服务。文献服务应该和语文、历史等学科的教学结合起来,以课外拓展阅读的方式开展国学典籍阅读推广活动,这样才能把国学典籍真正地利用起来。课堂交给教师,课堂外阅读交给图书馆,这样立体的教育体系才是国学这种需要长期学习和遍阅群书的学科应该走的正途。

国学的教育说到底,是道德的教育。所谓“蒙以养正,圣功也”。上文所说的种种乱象,无非来源于中华传统美德的缺失。重视国学教育,首先应该重视道德的教育。图书馆应该配合学校的德育工作,正面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馆连续多年假期开展的亲子共读一本书活动,亦志在让国学教育渗透到家庭教育当中,让家长能言传身教传统美德,有一种家风叫作书香。为孩子提供一个好的环境,他才能在道德上成长为一个健全的人,这也是教育最重要的目的。

三、结语

重振国学可以改变一段时期以来中国人对本民族文化的陌生感和疏离感,特别是孩子,遗忘了本民族的文化,他们将缺乏作为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归属。国学的复兴是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精神动力。传承中华文明,希望在于孩子,责任在于每一个基础教育的工作者。图书馆作为文明的象征,更是责无旁贷。中学图书馆应该主动发挥自己的优势,积极推动国学教育,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尽自己应尽的绵薄之力。

猜你喜欢

国学文献图书馆
“垂”改成“掉”,好不好?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图书馆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