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媒体政治传播理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2018-02-09姜黎黎

关键词:少数民族价值观核心

张 峰,姜黎黎

(华中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2018年3月15日,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印发《教育部民族教育司2018年工作要点》,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建立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机制”[1]。要求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少数民族大学生是优秀的青年群体之一,是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建设与文化传播的储备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2]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是少数民族教育的重要任务,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意蕴。

当前,面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取得良好成效,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文化素养与道德品质,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大局及民族团结事业夯实基础。同时,全球化时代及新媒体时代到来,越来越多的信息“纷至沓来”,少部分缺乏正确价值判断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可能会受到错误言论的误导。因此,应积极占领舆论争锋的新媒体阵地,及时把握社会舆论走向,充分利用新媒体政治传播特征与传播优势,有针对性地探索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媒体路径。

一、面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特殊性

教育对象的文化背景、教育经历、生活环境等不同,会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因此,必须深入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群体特征与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易经·贲卦》有“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记载,指出要以“人文”而“化成天下”,意指人伦仪则、道德秩序使人民脱离野蛮,使之文明化。“我们今天所用的文化一词,源于19世纪对‘cultura’一词的翻译,‘cultura’原义是指农耕及对植物的培育,后来也指对人的品德和能力的培养与教育。”[3]英国人类学家马凌诺斯基(Malinowski)20世纪30年代提出,“文化是指那一群传统的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及价值而言的。”[4]少数民族大学生长期接受本民族文化熏陶,其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思维习惯等必然有其特殊性。因此,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普遍化教育模式,要充分结合他们的文化特性。一方面,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后,会与主流文化价值观念或其它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有更多的接触机会,可能会产生不适应或者本能地排斥,不利于他们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必要不断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包容度与适应力,鼓励他们主动与其它民族文化群体交流交融,探寻本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与主流文化价值观念的契合点。“提升学生在个人沟通能力建立中的语言文化意识(cultural awareness)或文化敏感性(cultural sensitivity),进而将个人沟通能力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交际能力(cultural-communicative competence)。”[5]在日常生活交往中逐步相互理解和认同。另一方面,创新符合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特性的教育模式。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批判《贝尔曲线》(The Baer Curve)中写道,“文化习惯和文化习俗影响孩子,至少从孩子出生之时开始,或许还开始得更早,甚至是父母对尚未出世的孩子的期望以及他们发现孩子性别时的反应。”[6]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来自少数民族地区,受本民族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应从民族文化层面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体内容,结合各少数民族先进文化典型进行传播;充分利用民族传统节日与优秀文化习俗丰富课堂理论教学,开展有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

(二)需考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通用语言水平与理解接受能力

符号学理论认为,人是符号的动物,人通过特定的符号传达意义。语言是人类通用的符号之一,一般认为语言具有双重性。“第一,语言是各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第二,人类语言也可以视为信息交流和学习知识的工具。”[7]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通用语言水平必然影响其对国家通用语言学习内容的理解接受能力,影响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认可与内化。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5%,总量已接近1.2亿。同时,《民族教育政策:质性研究与案例分析》指出,“自1949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少数民族在经济和政治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初步形成了包括幼儿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内的民族教育体系。”[8]然而,少数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教学尚未完全普及,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接受本民族语言教育,使用本民族语言交流学习、参加高考,导致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水平有限。同时,大学教育普遍采用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与国家通用语言水平较好的学生在同一时空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很可能呈现截然不同的听课情况与教育效果,少数民族大学生可能存在“听不懂、看不明、不理解、跟不上”等情况。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贯穿式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通用语言水平和理解接受能力。一方面,在少数民族地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逐步普及双语教学,从根源上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通用语言水平。2018年3月15日颁布的《教育部民族教育司2018年工作要点》提出,“聚焦‘三区三州’脱贫攻坚,加快普及学前双语教育,做好幼小、小初衔接,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1]加强在职教师的国家通用语言培训学习,提升其国家通用语言水平。从政策上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少数民族地区从事九年义务教育,充实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师资力量。另一方面,继续推行大学预科教育,提升国家通用语言学习课时占预科学习课时的比重。在预科阶段,对国家通用语言基础比较薄弱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继续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学习及水平测试。少数民族大学生取得相关等级资格证书之后方可进入大学阶段学习,克服国家通用语言水平与理解运用能力对听课效果的影响,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

(三)需回归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现实生活

理论宣传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础,关注现实生活是提升巩固教育效果的保障。恩格斯曾强调马克思的重要发现,“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9]这基本明确了马克思对“现实的人”的重视,以及对“现实生产过程”与人的“生活方式”的阐释。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也务必重视“现实的人”的“现实生活”。一方面,理论宣传教育内容要密切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生活实际。纯粹高深的理论宣传教育不易被非专业受众者理解接受,预期宣传教育效果亦会大打折扣。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具象化,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利用身边的真实案例诠释理论教育内容,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情感共鸣与价值认同。另一方面,要注重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强化理论宣传教育效果。在内地高校读大学的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必然面临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学习环境等差异带来的各种不适,这些不适应会带来一系列的生活、学习等困惑,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教育效果。应密切关心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解决他们的生活、学习、就业等实际问题,激发其生活幸福感和满足感,增强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二、面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媒体政治传播要素

1967年,戈登·马克(Gordon Mark)首次将“电子录像”称为“new media”(新媒体),之后这一概念逐步从美国扩展到全世界。“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崛起使大众传播与信息传播权力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并深刻地影响着现实的政治运行过程。”[10]传播学认为,新媒体政治传播包括传播者、受众者、传播内容与传播媒介四大要素。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科学社会主义政治传播的探索表明,要依据环境条件决定传播方式,掌握传播时机[11]。

(一)传播者。传播者是新媒体政治传播的起点,是传播内容的发出者,决定传播方式及传播途径的选择,影响传播范围及最终传播效果,在整个新媒体政治传播过程中起主导性作用。《2013年中国政务微博客评估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政务微博账号数量超过25万个,较上年依然增长46%;其中,党政机构微博客账号183 232个,增长率61.61%;党政干部微博客账号75 505个,增长率19.22%。”[12]从2009年微博正式登录中国新媒体政治传播平台至今,微博客数量保持逐年高增长率,新媒体政治传播者的数量稳步增加。在这里,新媒体政治传播者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主体,包括相关党政工作人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大学生辅导员等。新媒体时代及“用户中心论”时代的到来,要求宣传教育主体转变传统思路,主动使用新媒体政治传播平台,运用新媒体传播技巧,充分发挥新媒体政治传播者的主导性作用,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真听、真信、真用”,自觉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青樱一凛,复又低眉顺眼按着位序跪在福晋身后,身后是与她平起平坐的高晞月,一样的浑身缟素,一样的梨花带雨,不胜哀戚。

(二)受众者。受众者是新媒体政治传播内容的接受者与认同主体。受众者的文化背景、知识水平、语言差异、理解能力等都会影响其对传播内容的接受理解,最终影响新媒体政治传播效果。正如布赖恩·麦克奈尔(Brian McNair)在《政治传播学引论》中所言,“所有的这些传播手段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说服,而他们想要说服的对象——受众——就是政治传播过程中的第二个要素。没有受众,任何一条政治信息都全无意义。”[13]2018年1月31日,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普及率达到55.8%,超过全球平均水平(51.7%)4.1个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水平(46.7%)9.1个百分点。网民中学生群体规模最大,截至2017年12月,学生群体占比25.4%。”[14]统计数据表明,学生是网络传播新媒介的最大用户之一,为新媒体政治传播提供可能的受众群体。在这里,受众者就是来自祖国各地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他们日益成为新媒体传播的较大受众群体之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媒体政治传播中,充分挖掘少数民族大学生新媒体使用的主动性与参与性,结合他们的文化特性、国家通用语言水平及理解表达能力、生活实际与思想状况等,为新媒体政治传播内容争取尽可能多的受众者,促使他们充分理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主动将其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与行动规范。

(三)传播内容。根据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 Lasswell)经典的“5W”模型,将传播过程总结为“Who(传播者)——Say what(讯息)——In which channel(媒介)——To whom(受众)——With what effect(效果)”[15]这种传播研究重视过程而忽视内容。传播内容是传播者使用媒介向受众者传达的信息,是传播主体的思维观念、价值利益及相关意图的符号化呈现,传播内容的质量、数量及表达方式都将直接影响新媒体政治传播效果。在这里,新媒体政治传播内容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宣传教育、文件精神学习、热点问题解析及社会实践活动宣传等。“内容为王”既是传统媒体时代的传播要求,也是新媒体时代必然遵循的传播规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媒体政治传播过程中,力争做到传播内容“新颖”“真实”“正能量”“见微知著”,提升传播内容的可读性与吸引力,使少数民族大学生自发主动地阅读理解传播内容,不知不觉地认可、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传播媒介。传播学一般认为“狭义的媒介专指信息传播的介质和通道,如无线电波、有线传输、数字编码等介质”[16]。传播媒介选择的嬗变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进步密不可分,同时映射出传播者的价值视域与个人偏好。新媒介是指在传统媒介的基础上,利用数字技术进行传播的,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为传播介质的新型电子媒介。据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发布的《省级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调查评估报告(2017)》显示,“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27个地区已经按照省级统筹、标准统一、多级联动的集约化模式,初步建设开通了网上政务服务的平台,比2015年增加了19个地区;3个地区省级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已经实现省、市、县、乡四级覆盖,8个地区实现省、市、县三级覆盖,3个地区实现省、市两级覆盖,15个地区实现省本级部门覆盖。”[17]统计数据表明,国家鼓励运用新型电子媒介提高政务服务能力与国家治理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体也应逐步借助新型电子媒介提升传播效果。在这里,新媒体政治传播媒介主要包括官方主流网站、微信微博平台、相关交流群及各类互动论坛等。传播媒介的选择失误很可能会使传播内容的影响范围大幅度缩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效果也大打折扣。应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及个体差异,选择受众群体容易接受的新媒体传播媒介,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媒体政治传播效果。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媒体政治传播赢得少数民族大学生关注的基本前提

新媒体时代到来,信息日益呈现碎片化,用户对某一信息的注意力时间趋向缩短。同时,“新媒体使受众个体能够根据自己的特殊兴趣,作出自己的选择。在某种不可预知的程度上,大规模的受众甚至有可能继续细分成更小的受众群。”[18]面对信息日益碎片化及受众群体日益细分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媒体政治传播应有针对性地提升“亲和力”“吸引力”与“感染力”。

(一)重视亲和力,贴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特性与思想状况

亲和力“原为染料化学用语,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结合成化合物时相互作用的力。现多指人际间亲切和谐的能力,也指人与人之间的凝聚力”[19]。面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媒体政治传播,实现亲和力需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新媒体政治传播与文化传播相结合。充分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特性是增强新媒体政治传播亲和力的基础,在新媒体政治传播中融入少数民族文化要素是其合理化选择。比如,“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除了吃粽子,还能怎样过端午?》,讲述了我国诸多少数民族对有2 000多年历史的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的花样称呼,傣族称端午节为“粽包节”、藏族称端午节为“菜花节”或“女儿节”、彝族称端午节为“都阳节”、普米族称端午节为“转山会”或“绕岩洞”、达斡尔族称端午节为“圣水节”、仡佬族称端午节为“神仙坡节”等,同时呈现了端午节期间不同少数民族群众的度节方式,将政治传播与文化传播巧妙结合。充分展示了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相通性,使少数民族大学生不知不觉地对新媒体政治传播内容产生亲切感,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第二,传播话语平等友善。少数民族大学生有其民族文化特性,亦有青年群体的共有特征,视平等、尊重、友善为交流的黄金准则。平等、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意,亦是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年群体的价值追求。在新媒体政治传播中,应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给予充分的尊重、足够的信任,以平等友善的话语面向他们开展新媒体政治宣传教育。第三,传播注重双向交流。“真正的对话应该是讨论式的对话”[20]而不是单向的灌输式的宣传教育。传统的单向的宣传方式难以把握受众者的接受程度与信息反馈,政治传播的现实效果与预期效果存在差距。周茂君在《新媒体概论》中指出,“新媒体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模式,媒体以往的告知功能,变成了如今的沟通功能。”[21]因此,面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新媒体政治传播,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双向互动优势,通过论坛匿名留言、微信微博倾诉等方式及时了解他们的真实状况与思想实际,对其给予适时关注与及时引导。

(二)提升吸引力,契合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群体特征与表达方式

在这里,“吸引力是指新媒体在政治传播中获取和延续受众注意力的能力。”[22]对于面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媒体政治传播而言,要实现吸引力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第一,信息发布时间契合休闲时间碎片化需求。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课业学业负担与汉语学习压力,手机、电脑等网络通讯工具的使用,新媒体传播平台的逐渐普及等,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休闲时间呈现碎片化。新媒体政治传播要吸引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注意力,就必须注重信息发布时间的合理安排,主动契合他们的碎片时间。比如把每天的微信公众号更新时间调整为学生的午餐、晚餐与睡前等时间,及时占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休闲时间,增加他们接触新媒体政治传播内容的机会。第二,标题设置采用多种语言技巧,吸引注意力。第一印象定律不仅适用于人际交往中一方对另一方的评价,也体现于“个体”在其它领域对“客体”的主观接受程度。应充分尊重“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定律,在新媒体文章标题设置中采用设问疑问句式、网络潮流话语、正话反说等语言技巧。比如《宪法修改了什么内容?看这一目了然啦》《四位少数民族的开国上将,你了解多少?》《厉害了,我的少数民族小哥哥小姐姐》《对不起,让你们失望了》等,运用多种语言技巧,第一时间抓住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眼球,提升他们对新媒体政治传播内容的第一印象,激发其打开文章继续阅读的欲望。第三,传播内容联系新鲜社会热点,引发关注度。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与文化素养,对社会热点问题及国内外时事的关注热情较高。在新媒体政治传播过程中,有选择地将新鲜社会热点事件作为文章素材融入传播内容,比如《十九大报告干货——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两会闭幕!你的生活将迎来这些改变》《央视:对于美国挑事,这就是中国态度》等时事热点,引发少数民族大学生及时关注,激发其参与热情。

(三)强化感染力,融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与情感实际

“感染力”是指能引起别人产生相同思想情感的力量。情感、意志、直觉、本能等非理性因素,可以激发“主体”对“客体”的认知欲望、对观点的认同共鸣,有时甚至超越思维、逻辑等理性因素对“客体”评价与价值判断产生影响。马克思指出,“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23]对面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媒体政治传播而言,要实现感染力必须从以下三方面努力。第一,运用多样化呈现方式。新媒体政治传播运用现代互联网技术与信息传播技术,诞生了文字、图片与音频、视频结合的新型呈现方式,这种多样化呈现方式比传统单一的呈现方式更加形象化,能充分调动人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使传播内容更易深入人心。在面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新媒体政治传播中,应综合运用多样化的新媒体呈现方式,比如创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微电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手绘版》等,着力调动受众者对传播内容的全方位直观感受,激发其情感趋同与认知共鸣。第二,充分联系现实生活。“感同身受”是激发情感共鸣的非理性方式之一,个体生活环境与生活状况会影响其对周围事物的认知评价。在面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新媒体政治传播中,应联系少数民族地区的现实状况。

比如微信公众号“文明甘孜”连续推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藏区》系列文章,以甘孜州藏族人民真实生活为素材,使用藏语和国家通用语言,以漫画形式生动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藏区的真实写照;比如2017年8月3日,人民日报社“金台新声”推送的《我是援疆“老王”,这是我的维吾尔族“亲戚”》,图文并茂地展示了王立佳在南疆某原种场,与当地居民买提·衣明“亲如一家”的援疆经历;再比如,2016年上映的首部真实展现“滇缅公路”题材的战争电影《情比山高》,以人文情怀展示抗战期间西南各民族团结一心的抗战血泪史;此类“微信公众号文章”及“主题电影”真实反映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法治建设、民众精神面貌、家庭生活状况等,强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共识,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效果。第三,注重激发正能量情感。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而言,正能量情感包括爱国情感、民族情感、正义感及友爱同情心等。通过真实案例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正能量情感,增强新媒体政治传播内容的感染力。比如“微信公众号”推送的《他,是新中国第一位少数民族大使》一文,讲述了蒙古族人吉雅泰成为“中国共产党首批少数民族党员”并积极投身革命,在锡林郭勒盟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少数民族大使”的真实爱国故事。再比如,2018年3月20日微博公众号“正能量News”发布的视频《生命时速·紧急救护120》,讲述了一位热心的维吾尔族小伙传递爱心,贴心照顾醉酒陌生人的感人事件。在面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新媒体政治传播中,不仅要采用严密的逻辑论证、以理服人,更要注重激发他们的正能量情感,激发其对伟大祖国的热爱,激发他们对社会事件的正义感,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同情心等。

四、面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媒体政治传播路径

综上所述,宣传教育主体应以新媒体政治传播理论为依托,综合考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群体特征,从面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要素分析,以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媒体政治传播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为出发点,积极探索面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媒体政治传播路径。

(一)将新媒体政治传播媒介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是民族团结教育的主阵地。新媒体政治传播媒介具备资讯传播即时、主客体互动性强、内容呈现方式多样、操作流程简单等优势,将新媒体政治传播媒介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成为当下必然趋势。“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和手机语言转化功能的强化,新媒体日益成为个体了解新事物获取新资讯的主要媒介。”[24]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主要的新媒体用户,对新媒体传播媒介的选择与使用存在明显的主动性(initiative)和参与性(participatory)。正如丹尼斯·麦奎尔)在《受众分析》中所言,“典型的受众角色将会终止,取而代之的将是下列各种角色中的任何一个:搜寻者(seeker)、咨询者(consultant)、浏览者(browser)、反馈者(responder)、对话者(interlocutor)、交谈者(conversationalist)。”[25]因此,应充分利用受众群体——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新媒体使用习惯,结合新媒体政治传播的即时性、互动性、共享性等特征,将新媒体政治传播媒介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积极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比如实施弹幕互动式教学、微助教等,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学生从典型的接受者变成“咨询者、反馈者、对话者、交谈者”为一体的新型受众群体。少数民族大学生可对当前讨论主题畅所欲言,教师即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作出回应并加强思想引导。同时激励思政课教师主动学习新媒体政治传播知识,主动将新媒体政治传播媒介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

(二)重点建设具备少数民族特色的新媒体政治传播平台

新媒体日益成为人们获取新闻资讯、人际交往交流、发表个人看法的主要媒介,也逐渐成为官方发布新闻、公布信息、处理公务、引导舆论的重要平台。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学会利用新媒体传播优势,努力打造新媒体政治传播平台。一方面,联合各级教育部门整合原有的新媒体传播资源,重点建设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新媒体政治传播平台。新媒体政治传播日益受到各级政府部门及教育部门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新媒体政治传播平台成为官方信息传播渠道。然而,“多而不专、缺乏特色”使各大新媒体政治传播平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应整合各级教育部门的新媒体传播资源,建设一个重点面向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具备少数民族特色的新媒体政治传播平台。另一方面,利用新媒体传播技巧,将传播内容巧妙呈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内容概括性较强,仅靠文字性传播与理论化阐释,难以被少数民族大学生理解接受。因此,充分利用新媒体政治传播优势与传播技巧,采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样化表达方式,将抽象的理论内容形象化、具体化,通过特色栏目定期呈现在少数民族大学生面前,增强传播内容的“亲和力”“吸引力”与“感染力”,提高他们学习相关理论的主动性,促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并在生活与学习中自觉践行。

(三)将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媒体政治传播内容

传播内容是基于传播主体的思维观念及价值意图向受众者发出的综合信息。在新媒体政治传播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被少数民族大学生理解、认可、内化,很大程度上受新媒体政治传播内容呈现方式的影响。将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媒体政治传播内容,巧妙实现新媒体政治传播与文化传播相结合,提升新媒体政治传播效果。一方面,尊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特性,挖掘整合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资源。比如,苗族民众在中法战争中合力抵抗侵略者的故事,维吾尔族、回族等各族人民反对英国和沙俄侵略者入侵新疆的斗争,蒙古族史诗《江格尔》描述的抵御外辱的爱国情怀等,这些都是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资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价值诉求的契合点。再比如,守信是彝族群众的立身原则,《玛木特依》说:“居木的子孙!跟随家门要守信,跟随家族要守信。”[26]布依族谚语说:“人要忠心,树要实心”,藏族《萨迦格言》中说:“信用是最好的朋友”,如此均体现各少数民族“守信”文化传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观念的一致性。在新媒体政治传播过程中,重视挖掘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资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体内容的价值契合点。另一方面,倡导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多元文化教育,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共同体”的认同。《民族教育学通论》将民族教育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民族教育又称少数民族教育,指的是对在一个多民族国家中人口居于少数的成员实施的复合民族教育,即多元文化教育。”[27]少数民族文化各具特色,同时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2018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新疆乌什县前进镇小学校长库尔班·尼亚孜如是说,“只要文化通,就能思想通。让少数民族学生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就会越来越强盛。”在面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媒体政治传播过程中,加强多元文化教育,积极引导他们尊重多元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其对“中华文化共同体”的认同,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

(四)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媒体政治传播团队

传播者是新媒体政治传播的起点,决定新媒体政治传播内容的质量、数量与传播效果。新媒体时代,在面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建设一支政治立场坚定、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理论功底过硬、专业技能一流、及时把握舆情的新媒体政治传播团队尤为必要,“让技术和信息真正服务于人类。”[28]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媒体政治传播效果。一方面,培训原有的新媒体政治传播者,提升传播主体的政治素质、理论素养、专业知识、交流技巧等。新媒体政治传播人员应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涵,准确把握当前热点事件与社会舆论状况,运用相关理论知识、网络编辑能力及新媒体表达技巧,及时引领舆情走向、加强思想引导。同时新媒体政治传播者应果断删除互动平台的错误观点,尤其是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误导性的民族分裂言论,公开地、理直气壮地“讲事实”“摆道理”,用“铁的事实”和“强有力的理论”加以引导,运用语言技巧让受众者“听得进”“能接受”,将少数民族大学生引领到正确的价值轨道上来。另一方面,通过多种途径吸纳优秀人才,充实新媒体政治传播团队。重点考虑以下人才:各级意识形态宣传教育部门工作人员、各级民族部门工作人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等政治立场坚定的理论型人才,大学生辅导员及学校学生管理人员等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的实践型人才,网络技术水平较高、熟悉新媒体传播技巧、有新媒体平台工作经验的技术型人才等。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吸纳政治立场坚定、价值观正确的新媒体政治传播人才,与原有传播人员共同组成一个理论过硬、技术先进、经验丰富的新媒体政治传播团队,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媒体政治传播质量。

五、结 语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少数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效果直接影响民族教育质量,关系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成才,事关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新媒体时代,宣传教育主体应转变传统宣传教育思路,以新媒体政治传播理论为依托,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特性、国家通用语言水平、现实生活实际等群体特征,利用新媒体政治传播优势与传播技巧,以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媒体政治传播的“亲和力”“吸引力”与“感染力”为出发点,积极探索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媒体路径。着力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坚定的政治立场,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共同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为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培养可靠接班人。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