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得膜建在大面积深度烧伤微粒皮移植术中的应用体会

2018-02-09陶俊生王瑞

智慧健康 2018年34期
关键词:皮片异体辅料

陶俊生,王瑞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医院,甘肃 武威 733000)

1 临床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5例,女性2例,年龄18~52岁,平均32.5岁,烧伤面积最大(74±16)%,烧伤面积最小(48±15)%。一次手术切痂面积30%~42%,均于伤后72h在切痂后立即行自体微粒皮移植得膜建覆盖,供区与受区之比多数为1:14,最大为1:18。

1.2 手术方法

(1)按常规Ⅲ度烧伤创面于深筋膜层切痂,并彻底止血;(2)按供区与受区约1:15的比例用电动取皮刀切取自体人皮后皮片剪为皮浆;(3)用无菌剪刀剪去包装密封袋取出无菌得膜建护创膜,用生理盐水冲洗后牵拉铺平使内层向上;将制好的自体微粒皮皮浆均匀涂抹于护创膜内层后,于异体皮覆盖同样方法覆盖创面,边缘贴附于正常皮肤,若一片不足覆盖,可根据创面大小将多块护创膜拼接后完全覆盖创面;(4)边缘若无正常皮肤或贴附不牢固之处,可用订皮机固定或1号丝线间断缝合固定,使护创膜边缘于创缘严密贴附井超出创缘约1~2cm;若四肢创面为环形创面,可用得膜建完全包裹并固定;(5)将护创膜不平整且有气泡处,用尖刀片打小孔,排除空气并使之彻底贴附,外加无菌辅料包扎固定,必要时行石膏外固定,防止肢体活动,影响皮片成活。若患者体温不高,于术后10d左右打开得膜建以外的无菌辅料使其半暴露。

2 结果

术后2周,微粒皮在得膜建下成活井扩增:术后3周,扩增的表皮融合成片,连在一起形成表皮,得膜建随着创面的上皮化逐渐干燥脱落。手术一次成活面积在80%以上者4例,>70%者2例次,1例术后第10天因患者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本组患者治愈率高,住院时间56~72d,平均64d。

3 讨论

临床治疗大面积深度手术,早期切痂微粒皮移植同种异体皮覆盖仍是较理想的方法[1],尽管术后存在瘢痕增生严重,康复整形处理困难等,但目前尚无更好的方法替代[2-5],目前微粒皮覆盖物仍以异体皮最为常用。但异体皮具有来院困难、价格昂贵、不易保存、有排斥反应等缺点,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6-8]。而由冠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无菌生物护创膜(即得膜建),是一种无堵塞透明的生物薄膜,取材于动物(猪)内脏,经除抗原等一系列生化处理及病毒灭活而制成的膜形态胶原蛋白,并保持了生物的基本结构。无排斥反应,价格低廉,保存及使用方便,具有保护创面、防止渗出的良好作用。

近年来报道虽有多种生物膜辅料应用于临床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9-10],包括脱细胞真皮,羊膜intogre甲壳胺、复合皮移植等,虽然有积极的治疗作用,但仍存在不少问题,扩增培养时间长、条件要求高、价格昂贵,且抗感染能力差、成活率低、皮片成活质量低等缺点,不能被推广并广泛应用于临床[11]。同种异体皮覆盖微粒皮移植术于1986年开展以来虽得到大家普遍认可和应用,但异体皮来源有限,存在困难也使该技术的普通推广与应用受到了很大限制,尤其是在基层单位无皮库储存,需向烧伤中心购买,困难较大,且路途较远时有可能耽误治疗。而得膜建属于生物辅料的一种人工合成材料,具有胶原的特性,经我科临床应用具有较好的抗渗出、抗感染作用,且排异性弱,无菌包装,使用方便,具有良好的微结构屏障[12-13],可防止水电解质及蛋白质自创面丢失,且可阻断细菌感染,为上皮细胞生长和创面修复创造了有利环境等优点,在创面可保留三周左右。较辐射猪皮推迟溶解慢一周多,能很好创造血管化环境,使微粒皮达10倍扩展成活。同时取材方便,可直接邮购,具有良好的粘附性和不占位效果,此手术方法简便、手术时间短、受皮区扩展倍数大、植皮成活率高、功能恢复快等,是目前替代异体皮的优良产品之一。

猜你喜欢

皮片异体辅料
MEEK 微型皮片移植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儿科领域的应用
疼痛护理管理在VSD联合自体游离皮片植皮治疗糖尿病足感染创面中的应用
热销面料及辅料
释甲骨文“朕”字的一种异体写法
敦煌书法难僻字举隅(十二)
敦煌书法难僻字举隅(十一)
自体脂肪基质血管成分改善植皮效果的初步临床实验研究
流行辅料
热销面料及辅料
流行辅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