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建新山村

2018-02-08洪善祥

浙江经济 2018年9期
关键词:劳力老一辈水田

□洪善祥

我的家乡是诸暨西部山区一个普通的山村,大概有50户人家,散落在半山腰。过年期间,村里很热闹,到处欢声笑语。村头的平地上停满了各地牌照的轿车,很多小孩子在路边放鞭炮,空气中传来各种猜拳声,一派喜气洋洋的过年气象。然而,听当地人说,这样的日子很短。元宵节一过,村里大约90%的年轻人都要到外地务工,只留下年老者和部分儿童,村里将恢复平静。

我在这个村子度过了难忘的4天时间。山村的新鲜空气使我神清气爽,山村的美食使我乐不思回,山村的热情使我难以忘怀。我感受到了农村生活的美好时光。然而,经过4天的生活和观察,发现这里新农村建设相对滞后,未来的发展还任重道远。我把这4天所见所闻部分片段记录如下:

破落的村庄。从诸暨市开车一路向西,路边农村新居像一幅幅风景画,此起彼伏美丽多彩,切实感受到近几年新农村建设的巨大成就。随着车子进入山区,路两边的农居渐渐变矮、变旧、变破,到我所去的山村,近几年新建房子已难得见到,大部分是上世纪的老旧房子,整个村庄看上去很破落。

荒芜的土地。由于全村土地比较零散,且多为坡地,不易集中耕作和管理,尽管政府强调土地可以流转,但却无人问津。每家每户土地仍由自家耕作,从前是双季稻,现因受劳力限制,只种一季稻了,尽管这样,还是有许多土地荒了。甚至有些将水田当作旱土种,因为插秧割稻,没有几个劳力是难以完成的,请人犁水田或插秧要250元至300元一天不等,还不容易请到合适的人,算下来成本比收入还高。目前还有老一辈的村民在苦苦支撑,往后的发展,年轻人很少会去种地。当然,人退林进,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但土地的荒芜,将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老去的村民。这是比较贫穷山村,拥有50万元以上的家产者寥寥无几。三面深山环绕,唯一的一条水泥路通往乡镇,每天有班车通行。村里90%以上的年轻人都外出工作,就像候鸟一样,只是到春节才回老家,过完春节又外出务工,村里只剩下老人和少量孩子。这里年老村民的养老问题也非常突出,少部分外出务工的子女还会寄点钱回家,但大部分60岁以上村民只靠每月100元左右的政府补贴养老,身体健康的还可以自我照顾,体弱多病的老人日子过得非常艰难,老村民日渐凋零。

重建新山村。我经常在想,农村是否可以还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辉煌。当时,城市青年人都在呐喊:“走,到农村去,农村是片广阔的天地。”确实,那时山村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完全原生态景象,但现实是这里乡村已被城市化的步伐碾压成“空心化”。山村的败落已成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而其中的关键原因,就是乡村的各种能人和资源不断地外流,老一辈含辛茹苦养育儿女成人,可儿女们成才后大部分留在城市发展。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希望。随着新农村建设等各项惠农政策的深入,未来肯定会有枯木逢春的一天。

猜你喜欢

劳力老一辈水田
莫里斯的短篇小说——《小个子法国人和他的水田》
先锋厦地水田书店
浅谈如何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劳务输出 职业农民 有序分流劳力 促进乡村振兴
杨家圈遗址水田遗迹探查
少年坐在舞台中央 ,看着“老一辈”抱怨时代?
课堂教学的劳心与劳力
魏文斌:年轻的“老一辈”
风范:老一辈革命家"三严三实"事例选
凤头猪肚豹尾说“白传”——读《白水田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