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能源保障形势及重点工作

2018-02-08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能源局局长蔡刚

浙江经济 2018年9期
关键词:全省天然气能源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浙江省能源局局长 蔡刚

2017年能源保障情况

2017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能源保障机制更加优化、举措更为精准、保障更显有力。全省能源消费2.1亿吨标煤,增长3.7%,其中全社会用电4193亿千瓦时,增长8.25%;天然气消费105亿方,增长19.3%;成品油消费1950万吨,增长2.5%;煤炭消费约1.395亿吨,单位GDP能耗下降3.7%,完成年度控制目标。

职能整合优势凸显。2017年5月,省委省政府对省级能源管理体制进行调整优化,实现了能源规划、建设、运行职能全方位统筹和能源供给、消费全过程管理。内部统筹有效加强,在宁海、缙云抽蓄电站等重大能源项目核准上,既重视有效投资,又综合考虑建设时序安排、价格疏导及能耗平衡,做到了统筹兼顾。对外合力明显增强,外来电谈判实现“一个口子对外”,与宁夏、四川、福建等省区和中核、三峡等央企谈判主动权、话语权增强,省外来电全面参与浙江电力直接交易,年降低企业用电成本30亿元以上。

能源保供平稳有序。完善煤电油气运协调保障机制,有效应对宁东煤电基地、三门核电1号机组投产推迟、上游天然气减供和夏季持续晴热高温、冬季雨雪冰冻等影响,圆满完成十九大、世界互联网大会等重要活动和迎峰度夏度冬期间电力、天然气保障任务。开展安全大检查和管道突发事件政企联合实战应急演练,筑牢油气长输管线安全防线。谋划“十三五”后三年及中长期电力、天然气安全保障,2018-2020年天然气发展行动计划已印发实施。

示范省创建进展良好。化石能源清洁化改造阶段性收官,完成年度民生实事,全省30万千瓦以上燃煤机组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中央环保督察的新增燃煤锅炉已全部整改淘汰,全年淘汰改造高污染燃料“五炉”8686台,累计淘汰改造45276台。清洁能源发展提速,累计并网家庭屋顶光伏户数、装机容量均居全国第一,海上风电实现“零的突破”;新增管输天然气通达县9个,通气率92%。重大能源项目有序推进,完成能源投资700亿元。

改革创新持续推进。能源项目审批全面实现“最多跑一次”改革目标。电力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由省政府印发,浙江成为全国8个电力现货交易市场试点省份之一,电力市场设计建设全面启动。“区域能评+区块能耗标准”改革全面推行;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方案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增量配电网、“互联网+”智慧能源等国家试点项目均取得阶段性进展。

2018年能源保障形势

预计2018年全省能源消费2.15亿吨标煤,增长2.3%,其中,用电量4400亿千瓦时,增长5%,省统调最高负荷7400万千瓦,增长6%;天然气118亿方,增长12.4%;煤炭1.37亿吨,争取下降2%;成品油2003万吨,增长2.7%。

能源供需趋向“紧平衡”,“补短板”任务重。2016年、2017年全省能源消费一改2014年以来的低增长,变为高增长,提前消化了“十三五”增量,导致2018年全省能源供需发生转折,进入“紧平衡”。从电力看,今年省统调最大供电能力7600万千瓦,仅比需求高200万千瓦,电力偏紧电量富余情况并存;外来电通道限制、区域电网“卡脖子”和省内机组送出制约等情况不同程度存在,成为当前供电保障的短板。从天然气看,储气调峰设施建设滞后,管道路由选址和政策处理难度大,全省天然气主网尚未“闭环”,特别是西二线沿线单点供应状况亟待改变;宁波LNG接收站供气量已占全省一半以上,长时间满负荷运行,亟需补齐天然气基础设施短板。

能源价格驶入上涨通道,“降成本”空间窄。2018年,预计国内煤价将高位运行,国际原油价格普遍看涨,天然气需求旺盛局面将持续,价格可能继续走高,能源价格上涨将大大挤占“降成本”空间。经数轮下调,浙江天然气省级管网门站供城市非居民用气价格已降至2.09元/方,2017年11月上游供气价格上涨,省级天然气管网购销价格严重倒挂,顺价疏导压力加大。与2015年相比,浙江终端销售电价与周边省份差距已明显缩小,2017年电煤价格比2016年上涨189元/吨标煤,发电企业盈利水平明显下降,今年电力直接交易降成本空间受限。

能源“双控”形势依然严峻,“促转型”压力大。浙江“十三五”年均用能需求增长为3.6%,而国家仅下达浙江2.3%。2016年、2017年已消耗“十三五”增量的60%。省级节能审查权限下放后,全省高耗能项目准入较多。同时,国家要求浙江“十三五”削减煤炭消费量5%以上,今年年底前后舟山绿色石化基地项目一期建成投产,浙江用能、用煤量将大幅攀升,能源“双控”、煤炭消费总量控制任务艰巨,倒逼转型压力加大。

切实抓好能源保障重点工作

全省能源保障工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十四届省委财经领导小组第3次会议精神,以创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为重要目标和抓手,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聚力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更加注重长远布局,更加注重倒逼转型,更加注重惠民利民,更加注重体系化推进,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为“两个高水平”建设提供坚强的能源保障。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

发挥统筹合力,确保能源保障长供久安。巩固扩大省级能源管理体制调整优化成果,服务好生产生活一线,切实提高能源战略保障水平。一是紧盯年度平衡。加强省内电网建设,释放省内机组受限出力,适度增加稳定的外来电,提高宁东直流送浙江供电能力至600万千瓦,保障全省电力供需平衡;加快天然气主环网和储气调峰设施建设,加强天然气运行管理,建立健全有序用气机制,做好天然气安全保供工作。二是着眼中长期保障。按照省委省政府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和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油气交易体系建设部署,加强能源领域规划计划谋划,开展“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中期评估及调规工作,制定出台2018-2023年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行动计划,提出2018-2020年电力保障方案,及早谋划“十四五”能源保障问题。三是守住安全底线。健全油气长输管线保护机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监管,切实做好油气长输管线保护工作。

激发市场活力,确保能源投资有效有序。着力优化能源供给,谋划推进新能源、清洁能源、天然气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年度能源投资超过700亿元。一是抓好重大项目。建成三门核电一期、舟山LNG一期接收站、500千伏钱江变和舟山联网工程等项目,建设长龙山抽蓄电站、宁波LNG二期等项目,推进三澳核电一期、三门核电二期、舟山LNG二期接收站等项目前期,切实提升中长期电力、油气保障水平。二是抓好民生项目。屋顶光伏已列入今年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确保新增屋顶光伏装机100万千瓦,其中家庭屋顶光伏15万户、装机容量30万千瓦;大力实施天然气“县县通”工程,新增管输天然气通达县7个;开工建设一批综合供能服务站,加快形成浙石化油品消纳能力。

释放政策红利,确保能源改革落地见效。立足当前抓好改革工作,巩固扩大用能领域各项改革成果。一是扎实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围绕2019年初期市场试运行目标,加快初期电力市场设计;大力推动降低工商业电价,深化电力直接交易,巩固扩大企业减负担降成本成果,电力直接交易规模扩大到1100亿千瓦时以上,力争降低企业用电成本33亿元。二是持续推进节能领域改革。积极推进企业投资项目能耗“标准地”改革,建立完善单位增加值能耗标准指标体系;全面推行区域能评改革和用能权交易改革试点,启动实施以单位GDP能耗为基础的用能权交易制度。三是稳步推进油气体制改革。深化天然气价格改革,推进供气环节扁平化改革,以改革办法压缩中间层级,推进全省天然气统一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营。

强化倒逼压力,确保“双控”目标任务完成。抓好节能降耗,不超出能源消耗“双控”实线,以用能变革倒逼转型升级。一是压实责任。分解落实2018年目标任务,制定出台2018-2020年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和减量替代专项行动计划,完善奖励、问责、约谈、通报制度,研究提出地方高耗能项目缓批限批实施和退出机制,加快完善倒逼转型升级机制。二是严格奖惩。对完成2017年能源“双控”目标任务的市实施奖励,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市实行问责或扣罚;全面实施绿色发展财政奖补政策。三是强化督察。及时预警通报全省能源“双控”进展情况,督导重点地区落实能源“双控”责任,监察重点用能单位1110家。四是抓好整改。按照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方案要求,切实落实整改责任,全面完成整改任务。

猜你喜欢

全省天然气能源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第六章 意外的收获——石油和天然气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发挥“她”力量,打赢这“疫”战——致全省妇联执委的倡议书
石油和天然气
全省侨务干部培训班在宁举办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天然气:供暖季在即LNG价格持续走高
天然气:LNG价格已经开始预热了么?
前三季度山东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占全省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