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研究生教育省级统筹效果分析——基于修正的IPA分析法

2018-02-03杨力苈王顶明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学位象限职能

杨力苈 王顶明



我国研究生教育省级统筹效果分析——基于修正的IPA分析法

杨力苈 王顶明

通过对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政策文件、各省级学位委员会工作职能的官方描述的文本分析以及对部分省级学位委员会工作人员和专家学者的访谈,将省级学位委员会工作职能划分为7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以研究生培养单位管理者为调研对象,测量其对研究生教育省级统筹各项职能的重要性与满意度评价。运用修正的IPA分析发现,研究生教育省级统筹各项职能可采取“继续努力”、“加深认识”、“认识与行动并重”、“关注行动”等四类发展策略。

研究生教育省级统筹;省级学位委员会;重要性;满意度;IPA

一、引言

长期以来,由于宏观环境与行政管理体制等诸多原因,中央政府在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中发挥着主导与统领作用。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进,研究生教育管理权力与责任逐步下放、宏观调控与监督管理逐步强化,省级政府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和培养单位组成的“2+1”研究生教育管理体系[1]中,省级学位委员会作为领导、主管省域内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协调与议事机构,承担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991年,为了更好地发挥省级政府在本地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作用,使各地区能结合本地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立了第一个省级学位委员会。此后,我国大陆地区所有省份均陆续成立了各自的省级学位委员会,参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区域管理。然而,各省级学位委员会在开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省级统筹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研究生教育统筹工作难以满足区域内研究生培养单位需求等。如何进一步发挥省级政府的研究生教育统筹权,已成为当前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鉴此,本研究基于对研究生培养单位管理者(以下简称“管理者”)的实证调查数据,运用修正的重要性及其表现分析法(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IPA)展开研究,集中探索我国研究生教育省级统筹的实际成效、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改进研究生教育省级统筹的发展策略,以期提升我国研究生教育省级统筹的效果,更好地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研究方法

1.IPA分析法及其修正

重要性及其表现分析法(IPA)最早出现于1977年,此后被普遍运用于服务业研究中[2]。在对“顾客”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传统的IPA分析以重要程度和绩效分别为X轴与Y轴,得到四个象限(图1),大多数研究以满意度作为衡量绩效的指标。四个象限中,I象限的重要程度与绩效均为“高”,因而相对应的发展对策为继续努力(keep up the good work);II象限重要程度“低”,而绩效“高”,所以未来无须刻意追求(possible overkill);III象限既不重要,表现也不好,未来可将其纳入低优先选项(low priority);IV象限则很重要,但表现不好,因此需要得到重点改进(concentrate here)[3]。

随着IPA分析法被逐渐运用到多个研究领域,传统分析模型的局限逐渐显露,学者也开始对传统分析方法进行修正,如IPA分析法的修正及其在游客满意度研究的应用[4]、基于负面IPA的入境游客对华环境风险感知研究[3]等,这也体现出IPA分析法随着研究需要不断演进的过程。

图1 重要性及其表现分析矩阵

与商业、旅游领域追求利益最大化、满足“顾客”需求不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不应完全遵循“顾客导向”,而是需要结合研究生教育的规律和本地区对研究生教育的需求,进而制定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鉴此,本研究提出IPA分析的修正模型。具体来说,修正的IPA分析框架里,I、II、III、IV象限分别对应为“继续努力”、“加深认识”、“认识与行动并重”、“关注行动”等四类发展策略(图2)。

图2 重要性及其表现分析矩阵-修正

2.变量介绍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省级学位委员会建设的几点意见》(1995年)、《关于加强省级人民政府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统筹权的意见》(1997年)等文件。上述文件明确规定,各省级学位委员会的工作职能主要有统筹规划学位工作、学位授权评估、质量保障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和委托的其他有关工作等。基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授权,各省级学位委员会开展了具体的研究生教育统筹工作。

本研究结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政策文件、对各省级学位委员会工作职能官方描述的编码分析,以及针对部分省级学位委员会工作人员、研究生教育专家学者的访谈,分别列出“制度建设与规划”、“学位授权评估”、“资源配置与办学条件”、“质量保障”、“研究生培养”、“队伍建设”、“学科、平台建设”7个一级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得到18项具体工作职能(即二级指标)(表1)。

表1 省级学位委员会开展研究生教育省级统筹的主要工作职能

基于表1中18项省级学位委员会的主要工作职能,笔者编制了针对管理者的调查问卷。主要包括3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为被调查者对18项工作职能重要程度的评价;第三部分为被调查者对18项工作职能的满意度的评价。第二、三部分的评价采用4分制李克特量表,其中,1为非常不重要/满意,4为非常重要/满意。

3.样本确定

本研究以全国各地区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研究生管理干部为调查对象,围绕研究生教育省级统筹的各维度进行满意度和重要程度感知调查,按照修正的IPA分析法进行分析。进而按照四个象限提出研究生教育省级统筹的发展策略。

笔者于2016年3月至5月通过问卷星共回收有效问卷326份。本问卷所有题项均为必答题,被调查者只有在填完问卷所有题项后才能提交问卷,因而保障了问卷的完整性;本研究被调查者填写问卷的中位数为410秒,与本研究测试填写时间基本一致,部分被调查者所花时间较长,考虑到被调查者可能因客观因素,如工作繁忙等原因,在打开链接之后没有能够及时填写,所以仍保留此部分问卷。

根据信度分析,重要程度与满意程度的Cronbach’s Alpha系数分别为0.925与0.930,代表此问卷的可靠性和一致性极佳。同时对题项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除“协调区域内部属高校与省属高校关系”外,各题项的标准化因子载荷均在0.5以上,且在0.001水平上显著,表明问卷的维度和题项设计具有良好的效度。

三、培养单位研究生教育管理者对研究生教育省级统筹效果的认知

1.重要程度认知评价

从管理者对研究生教育省级统筹各项职能重要性的认知程度来看,“统筹保障研究生教育经费投入”(重要程度89.75%)和“制定区域内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重要程度89.50%)最为重要(图3),96.32%的管理者认为“统筹保障研究生教育经费投入”重要或非常重要,96.63%的管理者认为“制定区域内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重要或非常重要。另一些工作职能在管理者看来则没有那么重要,调查结果显示,“协调区域内部属高校与省属高校关系”(重要程度77.00%)、“组织开展研究生课程建设”(重要程度78.00%)和“统筹建设区域内各类科研平台”(重要程度78.25%)是被管理者认为最不重要的治理方式,分别有23.31%、17.48%和18.40%的管理者认为这三种手段不重要或非常不重要。

总体而言,管理者对不同工作职能的重要性认知存在差异,部分职能更受管理者重视,部分则尚未引起管理者的足够认同与重视。其中,研究生教育外延发展的各方面(如经费投入、制度建设、学科专业布局等)更受重视,而研究生教育内涵发展的各方面(如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课程建设、科研平台建设、创新实践活动等)受到的重视程度明显较低。此外,省级学位委员会职能范围的限制也影响着管理者对具体治理方式重要程度的认知,如合理确定区域内研究生招生计划、协调区域内部属高校与省属高校关系等,因省级学位委员会无权开展相关工作,所以其认知重要程度也相对较低。

图3 管理者对省级学位委员会工作职能的重要程度认知

图4 管理者对省级学位委员工作职能的满意度评价

2.满意度认知评价

从管理者对省级学位委员会工作职能的满意度评价来看(图4),80%以上的管理者对“组织开展学位论文抽检评优等”(满意度79.55%)、“审核和评估区域内学位授权”(满意度75.60%)、“协调指导区域内重点学科建设”(满意度74.02%)、“组织开展研究生创新实践活动”(满意度73.62%)、“研究生教育相关政策制定与制度建设”(73.53%)等的实施或完成情况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但是,管理者对“统筹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满意度66.44%)、“支持开展研究生导师培训与交流”(满意度67.46%)、“推进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满意度68.66%)、“组织研究生管理干部交流与培训”(满意度68.86%)和“保障研究生教育经费投入”(满意度69.09%)的满意度低于70%。

可见,培养单位的管理者对省级学位委员会不同治理方式的满意度评价各有不同,其中,对于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加强省级人民政府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统筹权的意见》纳入省级学位委员会工作职责的治理方式,管理者的满意度普遍较高;而对于未被纳入其中的治理方式,尤其是尚未被写入省级学位委员会官方工作职责的方面,满意度则较低。同时,从满意度评价的结果可以看出,省级学位委员会目前的工作重点主要在外延发展方面,尤其是学位授权审核、制度建设等方面,而研究生教育的内涵建设有待提升;保障经费投入满意度较低反映出目前研究生教育经费较为短缺的现状,这来源于省级学位委员会本身经费的不足及其开展资源配置所面临的困难。

四、IPA分析结果

1.省级学位委员会工作职能重要程度与满意度的差异性分析

基于管理者对省级学位委员会工作职能重要程度与满意度的评价结果,对工作职能的重要程度与满意度进行均值差异t检验(表2)。可见,管理者对省级学位委员会18种工作职能的重要程度评价均显著高于满意度评价,显示出研究生教育省级统筹的实际效果与培养单位研究生教育管理者的期望之间仍然存在显著的差距。

2.省级学位委员会工作职能重要程度与满意度的IPA分析

运用修正的IPA分析方法,将管理者对研究生教育省级统筹各项工作职能重要程度与满意度均值分别作为X轴与Y轴进行分析。省级学位委员 会18种工作职能的重要程度与满意程度的平均 得分和标准偏差结果被映射到IPA四象限方格中(图5)。

表2 省级学位委员会工作职能的重要程度与满意度评价

省级学位委员会工作职能重要程度满意度均值差异t值显著性 平均分标准差平均分标准差 1.制订区域内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3.580.602.920.580.6615.500.000 2.统筹规划区域内学科专业布局3.460.722.940.570.5214.000.000 3.组织协调区域内“双一流”建设3.450.682.880.620.5713.560.000 4.组织开展学位论文抽检、评优等3.250.713.020.520.235.400.000 5.审核和评估区域内学位授权3.370.682.910.620.468.260.000 6.协调指导区域内重点学科建设3.220.752.860.630.3610.820.000 7.统筹建设区域内各类科研平台3.30.0712.960.610.3411.560.000 8.协调区域内部属高校与省属高校关系3.130.762.850.630.2810.590.000 9.合理确定区域内研究生招生计划3.590.612.760.660.8310.550.000 10.组织开展研究生课程建设3.080.822.880.650.209.010.000 11.组织开展研究生创新实践活动3.350.553.180.540.178.500.000 12.组织开展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3.120.752.890.640.239.450.000 13.支持开展研究生导师培训与交流3.180.712.940.620.2414.560.000 14.统筹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3.250.722.920.630.3314.640.000 15.研究生教育相关政策制定与制度建设3.230.712.700.700.5313.010.000 16.统筹保障研究生教育经费投入3.200.722.660.690.5417.680.000 17.推进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3.370.672.750.710.6214.300.000 18.组织研究生管理干部交流与培训3.420.632.750.730.6714.680.000

象限I是既重要、满意度也高的区域,说明各省级学位委员会在这些被认为较重要的工作职能方面的作用发挥同样较好。位于该区域的工作职能包括“制订区域内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统筹规划区域内学科专业布局”、“组织协调区域内‘双一流’建设”、“组织开展学位论文抽检、评优等”。可见,研究生教育省级统筹的18项工作职能中,仅有4项归属此象限,占比为22%。

象限II是重要程度较低,但满意度颇高的区域。位于此区域的治理方式包括“审核和评估区域内学位授权”、“协调指导区域内重点学科建设”、“统筹建设区域内各类科研平台”、“协调区域内部属高校与省属高校关系”。可见,除了“审核和评估区域内学位授权”以外,其他三种工作职能均属于研究生教育内涵建设方面。然而,由于省级学位委员会在“区域内学位授权的审核和评估”方面拥有的工作权限非常有限,所以这些方面的工作普遍被培养单位的管理者认为不够重要。

位于象限III的工作职能被认为既不重要、也不满意。这类工作职能有“合理确定区域内研究生招生计划”、“组织开展研究生课程建设”、“组织开展研究生创新实践活动”、“组织开展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支持开展研究生导师培训与交流”、“统筹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位于III象限的工作职能除了“合理确定区域内研究生招生计划”因绝大多数省级学位委员会不具备该项职能且属于研究生教育外延发展以外,其余五项均属于研究生教育内涵建设。

象限IV是被认为较重要但满意度较低的工作职能,包括“研究生教育相关政策制定与制度建设”、“推进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统筹保障研究生教育经费投入”、“组织研究生管理干部交流与培训”。可见,在管理者的主观评价里,制度建设、经费投入保障这类传统的研究生教育省级统筹工作内容十分重要,但实际的工作效果不甚理想;此外,对于他们而言,自身的培训机会、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同样非常重要,且不够令人满意。

由此可见,该分析结果与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现实比较吻合。相对而言,研究生教育外延式发展工作职能大多被认为非常重要,而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内涵发展工作职能的受重视程度普遍较低。

进一步,按照2016年省级学位委员会的机构设置(表3),依据机构设置方式对不同省级学位委员会工作职能重要程度认知与满意度评价进行IPA评价分析。

表3 省级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机构设置情况(2016年)

IPA评价分析结果显示,省级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机构设置不同会引起IPA评价结果的差别。五类机构设置中,独立设置、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处共设的省份,均有4项职能落在第I象限,既得到了重视,职能发挥的满意度也较高;尤其是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处共设的省份,虽然各项职能的受重视程度各有不同,但大多数职能的满意度均处于较高水平。然而,与科技处共设的省份,其职能大部分落在第III象限,即重视程度和满意度评价均较低,并且除了“组织开展学位论文抽检、评优等”与“组织开展研究生创新实践活动”两项职能以外,其他职能的满意度均处于较低水平(第III、IV象限)。而与高教处共设和与高校科研师资处共设的省份,学位委员会各项职能的重视程度认知和满意度评价较为分散,但整体而言,满意度评价处于较低 水平。

3.IPA模型修正及研究生教育省级统筹发展策略分析

在本研究中,作为被调查者的管理者是接受省级学位委员会指导并与其有合作关系的研究生教育治理主体之一,最终的策略制定不应完全建立在被调查者的评价基础上,而是应该结合IPA分析结果和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和需要制定。省级学位委员会18项工作职能都是有效开展统筹工作的必要方面,均须得到包括省级学位委员会和培养单位研究生教育管理者的重视。考虑到部分职能未得到足够重视,加上部分职能满意度较低,本研究提出适用于研究生教育省级统筹领域的修正IPA策略(图2)。

象限I内工作职能的认知重要程度和绩效满意度都较高,是比较理想的统筹工作方面,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继续努力和保持。

象限II内的工作职能虽然绩效满意度较高,但是不被管理者所重视,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围绕这些工作职能,提升其认知重要程度,尤其是有关研究生教育内涵建设的学科建设、科研平台建设方面,亟待得到重视。

象限III是未来研究生教育省级统筹发展的重点,且该区域集中了数量最多的工作职能(7项),既需要提高认识,也需要关注工作执行效果,提升绩效满意度。位于该区域内的工作职能如导师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实践基地建设、推进国际化等,均是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核心和关键,尤其需要被关注。

象限IV内工作职能的重要性得到了普遍的认同,但是其执行效果不甚理想,所以未来需要关注这些工作的具体行动。在政策制定和制度建设方面,省级学位委员会需要在统筹政府内部横向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倾听研究生培养单位等相关治理主体的声音,在多边合作、沟通的基础上,制定出更适合区域内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政策与制度体系;在完善制度体系的基础上,发挥统筹和上传下达功能,保障研究生教育的经费投入;给予培养单位研究生教育管理者培训和交流的机会,提升其工作能力,这也是加深其对研究生教育省级统筹认识、提高工作绩效的重要方式;最后,通过建立、改良管理信息系统来提升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和科学化水平。

就省级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的机构设置而言,IPA评价分析显示较为理想的机构设置为独立设置及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处共设,而与科技处共设的省级学位委员会职能发挥满意度最低。为了更好地发挥省级学位委员会的各项工作职能,省级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应独立设置或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处共设。

五、结语

研究生教育是促进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关键,而研究生教育事业的有序发展,离不开以省级学位委员会为主体的省级统筹工作。了解我国研究生教育省级统筹的效果,有助于掌握目前省级统筹工作的现状,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本文将传统的IPA分析模型移植到研究生教育领域,提出修正之后的分析模型,分析管理者对研究生教育省级统筹不同工作侧面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生教育省级统筹的未来发展策略,为研究生教育发展和改革提供依据。

IPA分析表明,管理者对省级学位委员会在制定研究生教育区域发展规划、组织协调“双一流”建设和开展学位论文抽检与评优等方面的工作职能相对重视,且评价较高;而对推动研究生教育内涵发展诸多方面的工作职能,如组织开展研究生课程建设、支持开展研究生导师培训与交流等的重要性认识和绩效评价相对较低。然而,实践中的研究生教育省级统筹不应照搬服务业中IPA分析得到的发展模式,而应在保障“继续努力”方面的同时,对不同职能,尤其是有关研究生教育内涵发展的职能,分别按照“加深认识”、“认识与行动并重”、“关注行动”的策略发展。就省级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机构设置而言,独立设置和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处共设最为理想。

[1] 张明礼,问清松. 以评估促建设,以建设求发展——关于学位授予单位整体条件省级评估的探讨[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11):25-26.

[2] MARTILLA J A,JAMES J C. Importance- performance analysis[J]. The journal of marketing,1977,41(1):77-79.

[3] 程德年,周永博,魏向东,等. 基于负面IPA的入境游客对华环境风险感知研究[J]. 旅游学刊,2015(1):54-62.

[4] 陈旭. IPA分析法的修正及其在游客满意度研究的应用[J]. 旅游学刊,2013,28(11):59-66.

(责任编辑 刘俊起)

10.16750/j.adge.2018.01.010

杨力苈,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伦敦WC1H 0AL;王顶明,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研究人员,北京10008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项目“治理视角下研究生教育省级统筹权研究”(编号:CIA150198)

猜你喜欢

学位象限职能
勘 误
复数知识核心考点综合演练
教育部就学位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常数牵手象限畅游中考
职能与功能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英国大学本科一等学位含金量遭质疑
平面直角坐标系典例分析
价格认定:职能转变在路上
浅谈会计职能是否应该进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