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论革命类纪念馆对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若干探索与思考

2018-02-02买靳

神州·下旬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探索思考

买靳

摘要:革命类纪念馆是为纪念近、现代革命使上重大事件或杰出人物并依托于有关的革命纪念建筑而建立的纪念性博物馆。是有关的革命遗址、纪念建筑和文物资料的保护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①。过去的几十年中,革命类纪念馆多注重对民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并不重视。最近十几年,新形势下,很多革命类纪念馆认为二者并不矛盾,有很多一脉相承之处,并为此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但在协调平衡二者关系上遇到了一些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郑州二七纪念馆就为此做出了一定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革命类纪念馆;中国传统文化;思考;探索;实践

第一:革命类纪念馆与中国传统文化

革命类纪念馆是“为纪念近、现代革命使上重大事件或杰出人物并依托于有关的革命纪念建筑而建立的纪念性博物馆。是有关的革命遗址、纪念建筑和文物资料的保护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②其最初旨在“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对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水平。”③

新时期下,一些革命类纪念馆已经开始突破固有思维,将目光不仅仅局限于革命传统教育,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展开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以期以此为契机,获得自身发展的新机遇。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如何协调历史唯物主义、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道德观、价值观,如何使二者达到和谐与统一,很多革命类纪念馆遇到了一些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这些方面,郑州二七纪念馆做出了一些探索与实践。

第二:郑州二七纪念馆的一些探索和实践

郑州二七纪念馆始建于1971年,管辖郑州二七纪念塔、郑州二七纪念堂、原日本驻郑州领事馆旧址、郑州铁路工人学校旧址四个历史建筑。郑州二七纪念馆一贯比较重视结合自身条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于是做出了一些探索和实践,也取得了预期的效果④。为此,二七馆做出了一些新的探索:

首先,强调中国近现代社会环境的特殊性,复杂性,以此表明中国近现代的革命事件是革命先烈在一个特殊时期做出的特殊选择。在宣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再三重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要素:“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科学方法和基本原理,这是根本指导,是魂;二是一定历史阶段的时代主题和中国国情,这是根本依据,是体;三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根本基础,是根。”⑤

其次,郑州二七纪念馆经常会举办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临时性专题展览,一直以来都收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好评。近年来,每次举办这样的展览,二七纪念馆都会请来一些相关的专家学者,为民众及馆内职工作几场相关文化知识讲座。

最后,也是最值一提的是,郑州二七纪念馆以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为突破口,将相关讲座作为馆内每季度一次的常态化业务。之所以选择“传统礼仪文化”作为突破口,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礼仪文化是中国独有的文化形式,是中国以儒家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中最精髓的部分。中国古代社会与国家管理方式即是礼法社会。礼法是礼制与法律相结合的概念,融入哲学家的思想,法学家的智慧和政治家的实践。可以说,抓住了礼仪文化,就能够抓住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与根本。

2、新时期下,社会各阶层对传统礼仪有着一种广泛而由衷的渴望,这是中国文化的一种回归与自信。特别是2016年郑州入选国家中心城市后,郑州被明确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中心。郑州市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益发持续高涨,二七馆作为“一个振奋民族精神,强国兴邦的课堂,更是一处集历史文化、爱国主义教育与旅游观光于一体的胜景”⑥自然是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3、礼是一脉相承的,贯穿中国文化的始终,如一条蜿蜒不断的河流。礼物、礼仪可能随着社会发展有所变化,而礼意,凝聚着中国人对人与自然,人与集体,人与人甚至人自身的种种思考,则早已深入每个国人的内心⑦。甚至英烈之家也不例外。比如二七英烈林祥谦,在他牺牲之后,林家后人则将追思凝结成简短质朴的“三有”家训以追忆先祖,警示后人⑧。

第三:革命类纪念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若干思考

一些革命性纪念馆在如何协调历史唯物主义、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道德观、价值观,如何使二者达到和谐与统一等问题上做的还不够。

这其实是有一定的历史原因的。长期以来,中国在宣传红色教育(甚至是更早的进行馬克思主义教育时),并不注重将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甚至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时期,还人为将它们区分开来划出界限。以至于一些民众甚至认为这二者是互相对立矛盾,不能共存的。这种现象是不正常的,这个问题是亟待解决的。在这种情况下,革命类纪念馆应当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结合自身实际,将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使革命类纪念馆真正成为一个“人们学习历史,了解国情,缅怀先辈光辉业绩,激发奋发向上,树立爱国爱人 民的崇高理想和正确人生观的重要场所”⑨,成为中国当代的主流文化载体,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注释:

①见1985 年文化部颁布的《革命纪念馆工作试行条例》总则第一条。

②见1985 年文化部颁布的《革命纪念馆工作试行条例》总则第一条。

③见1985文化部颁布的《革命纪念馆工作试行条例》总则第二条。

④详见笔者所做《革命类纪念馆对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若干思考与探索——以郑州二七纪念馆为例》

⑤《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兼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与当代价值》2015-12-11《学术交流》包心鉴

⑥见1985文化部颁布的《革命纪念馆工作试行条例》总则第二条。

⑦礼是现实生活的缘饰化,用外之物以饰内情,它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一、礼物。就是行礼所用的宫室、衣服、器皿及其他物质的东西。二、礼仪。就是使用礼物的仪容动作。三、礼意。它是由礼物和礼仪所表达的实实在在、明明白白的内容、旨趣或目的。

⑧即“有信仰,扬正气;有纪律,克随性;有爱心,乐助人。”

⑨见1985文化部颁布的《革命纪念馆工作试行条例》总则第二条。

参考文献:

[1]《革命纪念馆工作试行条例》,文化部颁布,1985。

[2]《诠释历史典范:林则徐纪念馆现场案例式教学的实践——基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王赣闽,《福州党校学报》,2017年10月。

[3]《论名人故居纪念馆的文化积淀与展陈形式——以周信芳故居纪念馆为例》,周海洋,大连工业大学,2013级硕士毕业论文。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国传统文化探索思考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