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事业单位项目经费预算管理的研究

2018-02-01刘晓燕

财会学习 2018年34期
关键词:效率提升预算管理事业单位

刘晓燕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地各级政府加大了财政支出的力度。项目经费是公共财政预算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公民和企业上缴的各种税费是我国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保证政府部门的正常工作的开展。但是,近几年来关于事业单位项目经费管理的不到位、事业单位管理者利用项目经费铺张浪费、贪污和挪用项目经费的行为不断涌现,从而使得社会公众对事业单位的经费管理、预算支出管理提出了质疑。因此,本文将就我国事业单位项目经费预算管理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旨在为促进我国事业单位项目经费预算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项目经费;预算管理;效率提升;策略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完善,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国家加大了在事业单位项目经费上的投资。但是,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这些项目资金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为了充分发挥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作用、不断提升事业单位项目资金使用效率、全面提升事业单位项目管理水平,全面提升事业单位项目管理水平需对项目经费预算进行精细化和科学化管理。在事业单位项目经费预算管理中运用精细化管理理念,一方面能够全面提升事业单位项目资金使用效率,同时还能实现对项目推荐的有效监督,并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的职能作用。

一、相关概念阐述

(一)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事业单位在资本计划和运营计划的指导下,结合本单位的实际业务情况,实事求是地为本单位确定战略发展目标,对预算目标和实际执行中存在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对各个部门的业绩进行综合评定,在科学而有效的激励措施的保障下实现本单位的战略发展目标、经营计划、日常业务的高度统一。

(二)预算管理的职能作用

随着预算管理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其职能作用得到了发展,虽然在不同发展阶段预算职能作用并不完全相同,但是就我国目前企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来看,预算管理的主要职能包括:统筹规划、沟通与协调、业绩考评。

二、事业单位项目经费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纵观我国事业单位项目经费预算管理的现状不难看出,还存在诸多问题:项目经费预算编制的水平有待提升、项目经费支出的范围有待加强、缺乏协调而科学的项目经费使用和管理机制。

(一)科目不一致,缺乏明确的对应关系

目前在我国事业单位经费预算管理中所用到的预算科目与会计上的科目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从而造成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预算编制上的严重脱节。正是由于存在这样不明确的对应关系,最终导致事业单位项目经费预算管理工作的质量令人质疑,并大大影响了项目经费的使用效率。

(二)预算结构缺乏合理性

从整体上看,我国事业单位项目经费预算结构缺乏合理性。项目经费的成本主要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所包含的范围主要有:相关工作人员费用、管理费用、项目中所涉及到的购置仪器费用、差旅费、燃料动力费等等。间接成本主要是指不能够直接计算到项目中的费用,例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所耗费的水费,电费等。但是给单位的项目经费预算编制中,经常会将重点集中在直接成本的编制上,从而出现直接成本比例较高、间接成本較低的现象。这是一种非常不合理、不科学的现象,由于在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核算中缺乏统一的政策支持,从而导致事业单位项目经费预算出现了偏差。

(三)缺乏科学而有效的协调和控制机制

事业单位项目经费预算牵扯到众多的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由于各部门之间职能并不相同,相互之间存在独立性,从而使得事业单位项目经费预算管理并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最终引发经费使用信息反馈不及时的问题。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只能承担日常的会计核算工作,所起到的监督和控制作用也是单方面的,根本无法保证各职能部门项目经费预算的执行力度,从而大大降低了项目经费的使用效率。

(四)项目经费的使用过程缺乏明晰性

在事业单位项目经费预算管理中,并未设立一个完善的、科学的、统一的项目经费报销标准,更没有具体划定项目经费预算的使用范畴,最终导致部分项目经费被挪作他用、浪费的现象,这不仅严重影响了项目的进度,更为一些不法分子的贪腐行为提供了温床。另外,事业单位项目经费预算管理还缺乏合理的结构,预算重点不突出,资金配置不均衡,如不能及时纠正并不利于项目的整体发展。

(五)缺乏健全的项目经费预算绩效考核机制

虽然目前大部分事业单位已经建立了相关的绩效考核机制,但是在实际执行中并未将预算执行情况的好坏与之联系在一起,事业单位缺乏一套科学的、完善的、标准的预算绩效考核奖惩机制。例如:在项目经费预算结束后,考核结果并不透明,也不公开,从而导致预算考核工作流于形式、停留在表面,并未充分发挥激励的作用。

三、事业单位项目经费预算管理的有效对策

要想切实解决事业单位项目经费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必须从制度的完善着手。

(一)进一步规范预算管理制度,构建有力的组织管理体系

由于预算管理工作涉及领域较为广泛、参与其中的部门较多、对技术性要求较强、专业化程度较高,稍有疏忽很可能导致预算管理流程难以维续。因此,我国事业单位项目经费预算管理实施过程中必须高度关注相关规章制度的建设与制定,使预算管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另外,项目经费预算管理的实施过程中还必须对各项制度进行不断的修订、完善、健全,以此来保证预算管理体系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例如:事业单位有关项目经费预算管理的规章制度必须切实可行,一定要结合工作实际,并且简单容易操作,切记不要搞繁琐套路的制度;项目经费预算管理制度制定后,凡是参与项目的人员都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一定要彻底摒弃在执行中不一致的弊端,对于在执行中有意或无意违反规章制度的现象必须及时予以批评、抵制、纠正。

(二)密切结合实际,选择预算编制方法

事业单位并没有明显的投入产出关系这种制造活动,因此预算管理的基础工作较好。事业单位在进行项目经费预算管理编制时可以使用零基预算法以此来提高项目预算编制的质量。例如:在进行项目经费预算编制前要综合各种资源,提出真正适合本单位的预算目标,并进一步规范各部门的预算,做好预算编制工作;事业单位可以根据权衡出的项目层级、顺序对预算期内的项目经费进行合理安排,对资金进行合理分配,要认真落实各项预算。

(三)加强监督,加大项目经费预算的执行与控制力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也充分说明在项目经费预算执行过程中监督与控制的重要性。因此,事业单位在项目经费预算运行流程中必须高度关注执行和控制这一环节。例如:各事业单位应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将预算执行与控制进行优化。

(四)加强预算分析,真正落实预算产生差异的责任

通过科学而详细的预算分析,能够及时发现事业单位项目经费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结合这些问题找到原因,这对纠正事业单位项目经费预算的偏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事业单位可以对项目经费预算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定性与定量分析。

(五)制定完善的预算奖惩激励机制

如果缺乏科学的激励机制,即使再有能力的人也会变得十分懒惰。这就要求事业单位项目经费预算管理中,为了增强预算的严肃性,必须对相关参与者进行科学而有效的考评,以此来实现激励和约束的作用。

综上所述,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形势,传统的事业单位项目经费预算管理体系已经无法再适应环境变化大的要求。因此,事业单位项目经费预算管理必须建立一套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化管理机制,为项目的顺利执行和验收提供可靠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王晓庆.科学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 (08).

[2]曾燕云.精细化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预算项目经费中的应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8 (01).

[3]肖吉会.精细化管理在事业单位预算项目经费中的应用[J].纳税,2017 (01).

猜你喜欢

效率提升预算管理事业单位
提高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窥探
问题教学法对初中数学效率的提升作用分析
刍议提高火力发电厂锅炉运行的方法
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