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主旋律影视“民族复仇”式“爱国主义”的反思
——以《战狼2》为例

2018-02-01杨晓林

关键词:战狼2冷锋战狼

杨晓林

(同济大学电影研究所,上海 200092)

在当下主旋律影视剧创作中,“爱国主义”主题这一种常见的表现方式就是通过“民族复仇主义”来达成,这在海量的抗战影视和历史题材影视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这类“爱国主义”影视中,“民族仇”“国家难”和“家庭家族仇”又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就是俗谓的“国恨家仇”。中华民族是个饱受外族欺辱的民族,中华文化虽然具有强大的同化力量,但国恨家仇使得关涉民族存亡的“忧患意识”格外强烈。以至于新中国成立时,《义勇军进行曲》这部号召国人“起来”,“冒着敌人炮火前进”的战时动员曲毫无争议地当选为国歌,传唱至今,闻之令人警醒,令人热血沸腾而生同仇敌忾之心。

战争片强调“富国强兵”和“抵御外辱”,表现历史上的民族惨剧警醒国人,塑造民族英雄鼓励国人,丑化侵略者以蔑视敌人,这是应有之意,本来无可厚非。但问题是时下战争影视泛滥成灾,“民族复仇”走向极端,花样翻新无所不用其极,以至出现所谓的“抗日神剧”的时候,我们就不能不对战争片中这种极端的“爱国主义”进行反省了。2017年的《战狼2》,可以说是极端“爱国主义”和“民族复仇主义”集大成者和巅峰之作。

截至2017年8月18日,《战狼2》在中国市场的累积观影人次达到了1.4亿,成功超越《泰坦尼克号》北美市场观影人次1.38亿的记录,荣登“单一市场观影人次”全球榜首。2017年10月26日,《战狼2》以56.81亿的票房成绩成为中国电影票房最高,位列全球票房榜第55名,成为中国史无前例的“票房怪兽”,由此也成为一个现象级作品。民间、电影界、学术圈和政府宣传部门一边倒的叫好,朝野齐贺,可谓口碑和票房双丰收。《战狼2》俨然为主旋律电影找到制胜法宝,媒体亦是好评如潮:“《战狼2》就是一部爱国主义旗帜高高飘扬的大片”。(《凤凰网》评)[1]“与诸如《敢死队》《第一滴血4》甚至《血战钢锯岭》这类好莱坞电影性质很相近,最大的亮点都是将爱国主义与动作戏结合,吴京的打戏拳拳到肉,而且各种先进武器装备轮番亮相,再加上在异国拯救同胞和难民的情节,各种大规模战争场面的再现,完全击中观众的燃点”。(《信息时报》评)[2]“这部电影的热映如同中国军人形象与国家实力在国际社会的一次‘路演’……也在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向世界宣示——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壮大,是传递友谊的正能量”。(《人民日报》评)[3]诸如此类溢美之词,如天女散花般铺天盖地而来。

硝烟散尽,尘归尘,土归土,美誉之词稍歇,让我们静心思考本片票房火爆的社会文化心理,以及在主题、叙事、角色设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做一次“解剖麻雀”式的商榷和探讨。电影创作是戴着镣铐跳舞。对于主旋律电影,要考虑到政治及社会等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有许多比较严格的限制和禁忌,除常规的镣铐,可能还要扛着这些沉重的枷锁去跳,诚如《战狼2》的编剧刘毅所言:“其实挑战都是来自政策性的问题。因为我们不是好莱坞,我们不能想打谁就打谁,在电影里面也不能。”[4]因为是扛着枷锁,有的“舞姿”有时会摆的不那么优雅和不到位,但我们讨论“不到位”,并不是在否定舞者的整体水平,而是有更高期待——希望尽善尽美。这对今后《战狼》系列的更上层楼以及对主旋律动作片的创作也大有裨益。

一、狭隘的民族复仇主义和爱国主义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也是全世界的共识。中国的“武”字,作为会意字,楚庄王最先解读为:“夫文,止戈为武”(《左传·宣公十二年》)。这种“止战”思想反映了中国文化对“兵凶战危”最为清醒的认识。但本片的核心词,不是“止戈”而是“扬威”。《战狼 2》承继《战狼 1》“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主题,将战场由不法之徒横行的中国边陲之地,摆到了战火纷飞的非洲,具有了评论家所言的“国际和人类视野”。冷锋个人目的是寻凶复仇,国家给予他的使命是救回生命受到威胁的侨胞,他的行动动机看似合乎天理人情,无可厚非,但他所秉承的行动准则却是“以牙还牙,以血还血”式狭隘的民族复仇主义路线,高举的也是狭隘的爱国主义的旗帜。“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思想在战争年代,显得正义凛然,气壮山河,充满着大无畏的英雄主义气概。但时移世易,全球规模的二战结束已七十多年,现在是和平时期,国家和民族之间偶有局部战争,若以快意恩仇的江湖方式处理之,则冤冤相报何时了?

昔吴越争雄,战前范蠡劝勾践说:“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於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5]一个政治上成熟的国家和他的民众绝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事实上,世界经典战争片的主题都是在“反战”,如《西线无战事》《猎鹿人》《野战排》《全金属外壳》《生于七月四日》《现代启示录》《拯救大兵瑞恩》《战马》《血战钢锯岭》等。当举国上下为冷锋“扬我国威”的“非洲之战”欢呼雀跃、引以为豪时,我们是否该冷静地思考一下,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社会心理和心态?是否值得倡导和赞扬?

有豪言说:“有一个国家自艰难困苦中崛起,建国之初击败美、英、法在内的十六国联军,62年击溃印度,69年击退苏联,79年打瘫越南——哪怕与超级大国兵戎相见,也未曾退让半步;就算与整个世界对抗,也从未有过败绩。她,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影片给我们构筑了这样一幅盛世图景:也许你会对祖国的一些现状很不满,但是不得不承认:能够生活在最安全的国度,是多么的幸福!当美国大使馆选择关门大吉的时候,中国大使馆的所有人员却在竭尽全力地庇护海外侨胞,海军方面甚至还出动了航母编队。当侨胞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时,站到你身后的,永远是你的祖国。”这种思维的根源,作者也说得很明白:“大汉帝国有三句振聋发聩的话语仍然流传至今:‘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寇可为,我复亦为;寇可往,我复亦往’、‘汉秉威信,总率万国,日月所照,皆为臣妾’。”[6]

本片的主旨,总有这种“寇可为,我复亦为”的思维逻辑隐形存在,而这篇文章所言的“日月所照,皆为臣妾”的思维显然又是一种强权思维。也是就说,他人若用贼寇的方式对待我,我也可用贼寇的方式对待他,因为我是“强汉”,是“天朝上国”。但“日月所照,皆为臣妾”的“天下共主”心态,无疑就是“拥有海洋四方”的“成吉思汗”思想的翻版,无论如何不符合“天下承平日久”的“时宜”,不合当下的世界发展潮流。

中国沉沦了近百年,现在以和平的方式崛起,各方面都飞速发展。但是若以张牙舞爪的“战狼”形象和做派傲视世人,“而谋动干戈于邦外”,则有违“命运共同体”的精髓——倡导平等与博爱、民主与和平,强调“以德服人”“柔以怀远”,主张“协和万邦”、兼济天下的王道,反对强者为王的霸道。儒家提倡“忠恕之道”,讲“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故笔者以为,嗜血成瘾的“狼性”绝不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心性和追求,也不应该融入我们的血液里,甚至成为我们民族基因的一部分。①文化反思小说《狼图腾》认为中国文化“羊性”太过,而“狼性”不足,所以呼吁狼性的回归。作品中的“狼性”有更丰富的含义,尽管不全认同,但笔者认为作者姜戎在认真而又深度地思考问题。在以往的好莱坞大片中,美国总用上帝视角来看待一切,以“世界警察”自居,常常陈兵海外,虎视眈眈,威慑天下。美国英雄总是自以为是地“惩恶扬善”,俨然正义的使者。在本片里,这种情形被移植,变成了中国特种兵以“世界警察”自居,不但以寡敌众,完胜凶悍强大欧洲雇佣军,而且威服“非夷”,红旗一飘扬,交战双方统统放行,归国的道路畅通无阻。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中美两国的实力此长彼消,但同时,56亿票房也反映出“天朝上国”普遍存在的一种傲慢自大的社会心理和“狼顾虎视”天下的期望。

纵观历史,中华民族除了汉唐帝国开疆拓土,雄风威仪远慑“四夷”,成吉思汗的铁骑踏上欧洲土地外,积贫积弱久矣。及至鸦片战争以来,被列强欺凌,一直以一个弱者的形象站在国际舞台上。近年来由于中国综合国力的上升,国家在国际上的形象也大有改观。而《战狼2》展现的中国形象是一个“国际警察”的形象,这个形象是张扬的、侠义的,同时也是打不死的“超人”。这个“超人”远赴海外,坚持“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影片实际上是满足了国人“站起来”后,要“强起来”的心理需求。军舰上飞向白人雇佣军反派头顶的导弹,很难不让稍有历史常识的观众联想到一百多年前“甲午战争”败于海上的耻辱,以及西方白人列强曾经的欺凌,由此得到一种雪耻的快意和“民族复仇”的满足感。

中华民族历来的传统是“以德报怨”,强调“仁者无敌”,不战而屈人之兵,“远人不服,以德来之”。《战狼2》调动了民众对国家“强起来”的自豪情绪,但是这种情绪的表达不是以“德服”和“施惠”,甚至“以德报怨”的方式,而是以“武慑”和“威服”的方式表达出来,不能不说是二元对立战争思维的延续。若所有的伤害都被“以牙还牙”,加倍奉还,那么国际争端和战乱何时能休?复仇主义,不管是个人的还是民族的,历来都是战乱、灾难和死亡的渊薮,若盛赞之,长其气焰而不反省,不管对于家庭还是民族,都将是灾难性的。自电影诞生以来,一方面是“复仇电影”以动作片、侦探片、悬疑片以及战争片等类型电影的形式大行其道,“许多票房急剧攀升的国产电影也多以复仇作为卖点之一,这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现代人比较极端的报复心理,复仇行为可以唤起人们普遍的同情和理解,得到认可和赞赏。”[7]但另一方面,“反复仇影视”也以这些类型片的形式给狂热好战的血腥复仇者敲警钟,唱挽歌,如金庸《天龙八部》就是对民族复仇主义的批判,而2017年张扬导演的《皮绳上的魂》就是对家族复仇主义的批判。况且《战狼2》建构的伤害和复仇情节,几乎都是建立在了被迫害的妄想之上的。电影充斥着反派极端过火的暴戾杀戮,这为复仇提供了必须的前提和理由,观众的怒火被点燃,冷锋于是成了他们期望的“替天行道”的英雄好汉,他如大侠一样大开杀戒,严惩来自欧洲或美洲的恶人,满足了观众民族复仇主义的观影期待。而这种民族复仇情绪,因为自上个世纪中叶以来,与西方及其盟友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方面的摩擦和纠纷不断,加之国家层面的大力倡导,抗日剧、历史剧、武侠剧等铺天盖地的宣扬(极端而无厘头的抗日神剧,也是这种非理性复仇情绪的极端化呈现),被融进了新一代观众的血液里,被“燃”起来是很容易的。

《战狼2》传达出的主旋律意图非常明显:绝对正确的是体制,军人的天职是服从,黑人黄人是一家人,中非人民热爱和平友谊长存,交战方敬畏强大的中国,而敢与中国特种兵为敌的西方白人雇佣军必然是自蹈死地。虽然观众心理明白,“国旗护体”“护照防身”纯属臆想,但是我们希望是这样。可以说,《战狼2》迎合和满足了当下民众心中对中国崛起后(实际上还未真正强起来,所以更要显示强起来),可以“耀武扬威”,可以扬眉吐气“狼顾虎视”的想象,这才是票房火爆的最为根本的原因。

但恰恰是这一点,最需要反省。

二、事理逻辑不够严谨

作为动作类型片,《战狼2》故事循规蹈矩,与《敢死队》《惊天危机》《虎胆龙威》《太阳泪》《第一滴血》系列等无数的好莱坞大片一样,虽各有卖相和看点,但在叙事模式上大都了无新意。商业类型片要赢得大面积的观众青睐获得高票房赚钱,一般都会按照观众喜欢的模式和套路依葫芦画瓢,极少雷池越步。在那些作品中,好莱坞动作明星如施瓦辛格、史泰龙、尚格云顿、道恩·强森、李连杰、成龙等扮演的退休警察、退役军人、休假特工、遭处分的特种兵等,在度假旅游或者其他公干中,卷入犯罪集团或者敌对势力制造的麻烦事件中——或者破坏公共安全,或者颠覆国家。这些不死英雄自带光环,不顾胁迫、陷害、围剿,与大阴谋家和坏人斗智斗勇,最终完胜强敌,拯救了亲人,也拯救了无辜平民,使国家免于邪恶威胁,使失衡秩序得以恢复。只不过《在战狼2》中,主角成为了中国退役特种兵,圆了国人的英雄梦的同时,也圆了国人“笑傲非洲”“强起来”的“中国梦”。

《战狼2》故事看起来合情合理,但在叙事上事理逻辑不够严谨,值得商榷之处颇多。作为动作片,很多情节的推进仅仅是为了满足对动作场面本身的呈现,显得简单而牵强,编排的痕迹过于明显,不合“行驶规则”,“野蛮驾驶”“强撞关卡”“急转弯”和“强制刹车”之处甚多。现“吹毛求疵”地试举几处求教于方家,不揣冒昧。

其一,《战狼2》最令观众解气的桥段,就是冷锋开场一脚踹飞强拆恶霸。拆迁队威胁冷锋,说等他走了要弄死战友一家,这实在过于夸大。在法治的中国境内,目无王法的暴力拆迁草菅人命,面对警察,竟然连烈士家属都不放过,冷锋如梁山好汉一般为了让战友家人安然无恙,除了“以暴制暴”替天行道而别无选择?现实中哪个为了经济利益的强拆头子敢当着强势的国家暴力机器——军人和警察面前甩枪带棒,耀武扬威呢?观众渴望有正义力量教训“强拆大队”,于是冷锋恰逢其时地就出现了。这可以说是合乎观众情绪但不合事理的典型桥段。

其二,本片开始设置的冷锋与龙小云之间的情感线是一条明线,前期也做了大量的铺垫,被开除军籍的冷锋本是因找杀害龙小云的凶手来到非洲,观众以为影片会沿着这条线走向“复仇模式”或“反复仇模式”,但剧情接着却拐了个弯,开启了“救护模式”:非洲国家叛乱,中国军队无法武装行动撤离华侨,作为退伍老兵,本可安全撤离的冷锋“一朝是战狼,终生是战狼”,回到了沦陷区展开生死营救,带领同胞和难民逃亡。影片完全把前面的铺垫悬置了起来,给观众一种断线后另起炉灶的感觉,叙事“硬转弯”,明显偏离了初衷和走向。

其三,眼看着冷锋就要被围杀,但在千钧一发之际雇主却强令大反派“老爹”撤退,理由是中国对他们有用,老爹竟然也就听话地撤了,这才让冷锋躲过一劫。但接下来“老爹”一言不合就杀了雇主,要自立门户,为王称霸,然后他再掉转头来对付冷锋。若老爹早存“自立”之心,必然顺势灭了冷锋然后回去“弑主”,剧情逻辑上太过牵强和生硬,近乎香港黑帮片的桥段和路子。

其四,救人的冷锋患上瘟疫,竟然被忘恩负义的中国白眼狼们赶出了厂房,而这些侨胞们没有任何感恩内疚,这不符合人之常情。然后山洞疗伤,冷锋竟然奇迹般地痊愈了,因为女主角RACHEL给他早早注射了“陈博士研制出的新药”,女主真是“妙手回春”。这个“峰回路转”没有任何的必然性,人物的行动没有精神的波动和情感上的犹豫,全是偶然的堆积。接着“查克拉”丝毫无损的冷锋不计前嫌,返回继续拯救世界,从赤手空拳到匕首、枪支,甚至坦克,冷锋样样精通,竟然也就干掉了大批拥有重型武器的白人雇佣军,就是最终山穷水尽也能发出信息逆转危局,这几乎就是古龙和金庸小说中“大侠无敌”,可以起死回生为所欲为的经典桥段。

其五,既然可以派一个特种兵以退役为由进非洲,那么可以找到借口的第二个、第三个,甚至秘密小分队也可派出配合和策应,这才是万无一失救人和撤侨的高明之举。中国指挥官难道智商低到如此程度,会认为同样是血肉之躯的冷锋是不死超人,一个人能搞定那么多雇佣军和反叛武装?一个人可以带领那么多的侨民从战火纷飞中撤离?让军舰陈兵海面傻等,如果冷锋挂掉了呢?

其六,好的电影作品在叙事上应该“张弛有度”,通过抒情段落和“闲笔”让叙事节奏松紧得宜。但本片在叙事上“绷”得太紧,打斗和枪战情节连接得过于紧密,缺乏“放松”,有种让观众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三、脸谱化严重

《战狼2》的人设一言概之,就是奥特曼打怪兽的路数。有着很明显的动作片商业类型化的套路:孤胆英雄暴虐脑残对手,颜值美女是慰藉和奖品。

主角冷锋是007、美国队长这一类的孤胆英雄的中国版。在祸乱不断的非洲大陆,冷锋一出场就开启“主角光环”,以一己之力在水下擒杀常年在水上谋生的众多水贼海盗,拯救整艘商船;当整船人员抵达战火纷飞、病疫肆虐的非洲时,特种兵冷锋加退伍兵何建国和连枪都不会拿的富二代卓亦凡,就足以暴虐全世界最厉害的雇佣兵以及非洲的反政府武装,命定的打不死的“小强”。特别是冷锋,不但所向披靡,染上瘟疫也可以用活人抗体疫苗起死回生,这种人设,更是童话加科幻的“奥特曼满血复活”的路数。

《战狼2》从主题、叙事、人设、情节而言,几乎是制作精良的电影版“抗日神剧”,只不过反派变成了欧洲雇佣军、变成了西方暴恐分子。雇佣军被设计成毫无人性和人类情感的“怪兽”,野心膨胀,幼稚而且弱智,没有任何政治头脑,完全被集体脸谱化为异想天开的杀人机器。在《战狼1》中雇佣军头子因为冷锋杀了他劫持人质的弟弟,所以他千里之外也要夺冷锋首级,这个还在情理之中。但在《战狼2》中,一小撮雇佣兵就可以在一个国家纵横无忌,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本身就很传奇。雇佣军首领“老爹”,拿钱执行任务,应该尽量减少麻烦,减少损失,但他似乎对自己人员的伤亡毫不在意和心痛,完全不拿自己兄弟们的性命当回事,完全沦为了没有情感的嗜血魔君,他唯一的叙事功能就是给冷锋制造麻烦,变着法子和冷锋开打。在追捕陈博士的过程中,遇到了冷锋的一再阻挠,他竟然认定,杀死冷锋并且抢走冷锋护送的小女孩,就可以凭借疫苗成功地统治这个国家。尔后原本是为了巨额佣金而来卖命的雇佣军为了杀冷锋,竟然连雇主都杀了,因为他要取而代之。这位老爹竟然抱有和《天龙八部》中“星宿老仙”丁春秋一样的想法,以为拥有“腐尸功”和“化功大法”这类灭绝人性的终极大杀技,就可以称霸天下,是拥有这种愚蠢想法的恶人有原型,还是主创脑洞大开在编武侠剧?

而叛军首领,既然可以发动政变挑起暴动,说明他也是一个能力出众的厉害角色,肯定亲信和拥护者众多,却轻易就被干掉了,连一个为他出头的亲信都没有,人设无论如何也太简单随意。“老爹”一路追杀冷锋,与冷锋和背后的共和国(中国领事馆、中国工厂、中国军舰)为敌,那么他建立新的政权后,和强大的中国为敌到底对他有何好处?而交战双方一见中国的国旗,竟然让开大道放行,几乎成了冷锋的盟友一般。把老爹带领的雇佣军塑造成杀人机器和怪兽,极尽抹黑对手之能事,完全是为了反衬中国军人“高大全”和“伟光正”,这种人设水准,完全沦落到“抗日神剧”,甚至“奥特曼打怪兽”级别,是为了人物打斗的需要而想当然。

援非医生RACHEL,作为冷锋的红颜知己和生死伴侣,被冷锋所救也救了冷锋,她的“脸谱”特征是美丽性感、勇敢善良,追随冷锋成为被保护的“天使”。这位混血儿的美国身份,不由得让好联想的观众想到国人期待的另一种中美关系。在好莱坞的常规动作片中,这类“邦德女郎”一样的高颜值美女,一般都是英雄的精神支撑和情感慰藉,并最终会成为立了功勋的英雄“奖品”,要与英雄接吻赴爱河。这类美女英雄互爱的套路,《战狼2》没有免俗,但却让冷锋还没找到的未婚妻龙小云早早地陷入了尴尬境地。

但凡优秀的动作片,需要“暴力美学”,需要精彩的打斗,需要美妙复杂和高难度的动作设计,因为这会给观众以生理快感,但快感背后,更需要人性的矛盾纠结和激烈的性格冲突,再精彩的动作设计,也要和丰富立体的人物形象和合乎事例逻辑的故事情节相得益彰。这一点,《战狼2》还需斟酌完善。

结 语

一些文章称本片为中国首部军事动作片,这个说法也不严谨。表现个人英雄主义和集体英雄主义的军事动作片,中国影史上不乏优秀之作,如《渡江侦察记》(1954)《平原游击队》(1955)《铁道游击队》(1956)《上甘岭》(1956)《奇袭》(1960)《洪湖赤卫队》(1961)《小兵张嘎》(1964)《英雄儿女》(1965)《三进三城》(1965)《奇袭白虎团》(1972)《智取威虎山》(1972)《智取华山》(1972)《敌后武工队》(1995)《冲出亚马逊》(2002)《铁道飞虎》(2016)《明月几时有》(2017)等,台湾则有《太极旗飘扬》(2004)《赛德克·巴莱》(2012)等。《战狼2》则是强化了动作的奇观性和时尚性,但同以上类型片子是一脉相承。

2017年《战狼2》代表中国内地报名参加2018年第90届奥斯卡外语片提名,被认为“配得上竞逐奥斯卡标准的电影:国内票房高企,北美票房相对不俗,有话题度,反恐主题具有世界性的价值观,品质也有一定保障。”[8]但最终毫无悬念地落选。究其原因,《战狼2》作为一部主旋律商业电影,尽管在情感渲染和情绪煽动上非常成功,很容易地让“爱国心”爆棚的中国观众陷入一种集体狂欢和自高自大的心理满足快感中,但影片在主题方面狭隘的民族复仇主义和爱国主义、叙事方面的不严谨、人设方面严重的脸谱化,必然与奥斯卡需要的普世价值观主题和艺术上的“完满主义”要求有距离,申奥的败北也在情理之中。这一点,“中国特色”的主旋律电影还得转益多师,向“美国特色”的、“欧洲特色”的、“伊朗特色”的、“印度特色”的甚至“韩国特色”的主旋律电影虚心学习,希望《战狼》的后续系列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猜你喜欢

战狼2冷锋战狼
你,山川,我
哈尔滨地区冷锋分析研究
《战狼2》复映
吕建民 《战狼》背后的电影人
《战狼2》全球票房登顶
《战狼2》发布会 主创历数吴京槽点
《战狼2》暑期档上映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5年9月4日—5日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现实版“战狼”吴鑫磊:欧洲GCP 特种部队中国第一人
2016年春节期间罕见降雨过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