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拟疏肝健脾汤加减治疗胃溃疡38例临床观察

2018-02-01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年1期
关键词:疏肝脾虚胃溃疡

河南省新密市中医院,河南 新密 452370

胃溃疡病因复杂,西医认为其与胃酸过多、胃泌素的分泌旺盛有关。中医则责之为饮食失调,七情内伤,肝失条达,郁而化火,热伤血络而发病。其病程迁延,反复发作,主要症状是上腹部疼痛,嗳气吞酸[1]。笔者采用自拟疏肝健脾汤治疗胃溃疡38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76例胃溃疡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男24例,女14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6.2±3.2)岁;病程5个月至7年,平均病程(3.5±0.6)年;观察组男23例,女15例,年龄22~67岁,平均年龄(45.6±3.5)岁,病程6个月至5年,平均病程(3.2±0.8)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关于“胃溃疡”的诊断标准[2]:左上腹压痛、泛酸、饭后半小时痛,胃镜检查取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确诊;②中医辨证符合:《中医内科学》中“脾胃系病证”分型标准[3]。排除:消化系统器质性病变患者,以及合并心、肝、肾、脑等严重原发性疾病患者,妊娠、哺乳期患者,消化系统手术康复期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以果胶铋胶囊(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3399,规格:50 mg×24粒)口服治疗,3粒/次,4次/d,餐前服用,治疗4周;奥美拉唑胶囊(海南通用同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067),口服,10 mg/次,2次/d。治疗4周。

观察组采用自拟中药疏肝健脾汤加减治疗。组方:党参20 g,茯苓20 g,白芍10 g,郁金15 g,柴胡8 g,当归15 g,麦芽15 g,五味子5 g,垂盆草30 g,板蓝根30 g,甘草6 g。脾虚:加桂枝5 g,吴茱萸5 g,黄芪5 g;湿热中阻:加黄连5 g,半夏10 g;肝胃气滞:加川芎15 g,香附20 g。取上述中药水煎,每次取汁200mL,各一次分早晚温服,日1剂,治疗4周。

两组治疗期间均禁止饮酒、忌辛辣;禁食干燥粗糙不易消化性食物;忌酸性食物及饮品。

1.4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临床疗效;②比较两组治疗结束后3个月以内的复发率以及Hp根除率、夜间酸突破发生率情况。

1.5 疗效判定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痊愈:主诉症状消失,胃镜下溃疡及周围炎症全部消失;显效:主诉症状明显减轻,胃镜下溃疡消失,仍有炎症;有效:主诉症状有所减轻,胃镜下溃疡面积缩小1/2以上;无效:主诉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胃镜下溃疡面积缩小1/2以下。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37%,优于对照组78.9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复发率以及Hp根除率、夜间酸突破发生率情况比较 观察组复发率以及Hp根除率、夜间酸突破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复发率以及Hp根除率、夜间酸突破发生率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胃溃疡属于中医学“胃痛“范畴,常见胃左上腹部压痛,其病因病机为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以及脾虚导致胃气郁滞[3],胃失和降,胃络受阻,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使胃粘膜糜烂,而生溃疡[5]。

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胃溃疡患者发病及愈后复发时,多见脾虚证候表现,患者亦多属脾虚体质[6]。胃溃疡,即中医之胃痛。溃疡之发生,常为内外合邪所致,故有虚实夹杂、本虚标实、错综复杂的病症特点,且以正虚为主。其病位在胃,与肝脾密切相关,而脾气虚为该病的重要环节。《灵枢·胀论》谓:“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难经》[7]云:“胃者水谷之海,主禀四时,皆以胃气为本,是谓四时之变病,死生之要会也”,古人根据症候群差异将消化性溃疡近似病症分为胃痛、胃脘痛、胃心痛等名目。但根据一般症状,如胃脘隐痛,或闷胀、吞酸、泻痢、大便呈黑色等症,均属于“肝胃不和”的范畴。中土虚弱,情气郁结,肝气不畅,则木邪乘土,侮其不胜,犯胃则表现为恶心、吐酸水等,克脾则表现为腹胀、大便不畅等;病情久滞,经络不畅,必有血瘀,则大便带血,脉象弦或缓。临床根据呕吐、厌食等症状易误诊脾胃病,实为肝胃不和所致。

病由肝郁脾虚所致,因肝郁及脾,必影响脾胃的升清功能,致脾虚不运、生化乏源,而脾失健运,水湿不化,而使肝气郁结更甚。故方用柴胡、川芎、郁金、香附、枳壳疏肝理气,茯苓、半夏健脾利湿,吴茱萸温胃散寒,茯苓、陈皮和胃化湿,黄连、甘草清热燥湿,黄芪、党参补脾益气。现代医学研究证明[8],黄芪、白芍、甘草具有抗溃疡作用,其中黄芪抗菌,白芍激发机体免疫功能,而甘草具有清除HP的作用。白芍、当归、麦芽、五味子、垂盆草疏肝健脾。诸药共奏疏肝理气、健脾和胃、清热、补中益气之功。奥美拉唑属于质子泵抑制剂,其可抑制机体胃酸分泌,减轻患者胃病症状促进溃疡愈合[9]。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慢性胃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其吸附过程在胃内释放毒素导致黏膜病变产生溃疡[10],胶体果胶铋具有抑制和杀灭幽门螺旋杆菌的作用,同时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保护膜保护胃黏膜进一步遭受损伤[11]。但果胶铋胶囊作为胃粘膜保护剂不可长期服用,易引起铋中毒,而奥美拉唑主要作用于胃酸过多引起的烧心和反酸症状的短期缓解,短期疗效显著,但长期服用不良反应较多,对消化、神经、内分泌系统均有影响。

笔者采用自拟中药疏肝健脾汤加减治疗胃溃疡,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37%,优于果胶铋胶囊联合奥美拉唑胶囊治疗的对照组78.95%(P<0.05);同时观察组复发率以及Hp根除率、夜间酸突破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自拟中药疏肝健脾汤加减治疗对胃溃疡的愈合及远期复发率的控制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采用自拟疏肝健脾汤加减治疗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明显,能有效降促进溃疡愈合,提升Hp根除率,低降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1]饶建跃. 四联法结合中医辨证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分析[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7):14-15.

[2]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2-34.

[3]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86-234.

[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25-129.

[5]燕玉荣. 中医治疗153例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 26(26):108-109.

[6]常勇,李彦龙.甘草泻心汤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6):1145-1146.

[7]王江.关于胃溃疡病的中医释名及病因病机症候演变的文献研究[J].现代中医药,2013,33(5):1337-139.

[8]刘秋水.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8-9.

[9]苏方华,杨军强.国产与进口奥美拉唑疗效对比及药理作用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7):65-66.

[10]胡伏莲,周殿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基础与临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69-371.

[11]朱锦.胶体果胶铋胶囊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4(7):112.

猜你喜欢

疏肝脾虚胃溃疡
Shugan Huoxue Huayu Fang (疏肝活血化瘀方) attenuates carbon tetrachloride-induced hepatic fibrosis in rats by inhibiting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Smad signaling
补中益气汤体内外对脾虚证两种特征菌数量的影响
Mechanism underlying efficacy of Shugan Sanjie decoction (疏肝散结汤) on plasma cell mastitis,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探讨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
疏肝健脾方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为什么那么多人“脾虚”
脾虚多吃这5种食物
抗生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活动期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疏肝化斑汤联合八白散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