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幼儿个体差异 有效投放区角材料

2018-01-31马灵君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区角活动材料投放个体差异

马灵君

摘 要:区角活动是当前幼儿园中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活动形式,是一种让幼儿主动游戏、自主活动、积极探索的个别化活动方式。在开展区角活动中可采用“同一区角,内容不同”和“同一材料,难度不同”的策略,有针对性地投放与幼儿的年龄、能力、兴趣和需求相匹配的材料,从而满足不同幼儿个性化的发展需要,最大化地发挥区角活动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区角活动;个体差异;材料投放;层次性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8)11B-0033-02

区角活动是一种基于“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让幼儿主动游戏、自主活动、积极探索的个性化活动方式。它并非传统的以教师的教学指令引导孩子进行探索、发现的教学方式,而是重在鼓励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进行游戏和探索。这就要求教师在区角建设时创设开放、丰富的环境,給予幼儿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机会。

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由此可知,区角活动是非常符合幼儿个体差异性特点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因此,在投放区角材料时,我们要以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个人能力等方面为依据,分层次、分阶段地投放活动材料,最终达到进一步提升幼儿各方面能力的教学目的。

作为教师,我们该如何通过预设投放的材料,来引导幼儿的操作行为,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呢?我园的老师们在区角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投放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和研究,特别是在小班区角材料的投放上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创设前的分析

在投放区角材料时,教师不但要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能力存在差异,还要考虑到同一年龄段幼儿的能力及发展也存在差异。因此,在学期初,我们通过幼儿信息登记表、与家长的交流和对孩子的观察,对幼儿的年龄、动作发展、性格特点等情况进行了初步了解,具体汇总情况如下:

(一)班级39名幼儿年龄情况

(二)班级39名幼儿自理能力及动作发展情况:

由此汇总数据可以看出:班级中的幼儿年龄参差不齐,相差很大。同时班级内幼儿的手部肌肉的协调性正处于发展阶段,动手能力比较薄弱。

针对以上情况,在进行区角创设时,我们在班级创设了七个不同的区角:生活区(我想做)、美工区(我想画)、语言区(我想说)、阅读区(我会看)、建构区(我搭建)、数学区(我思考)、娃娃家(娃娃乐园)。同时,根据班级孩子的实际情况,将生活区(我想做)、美工区(我想画)、娃娃家(娃娃乐园)作为班级的重点区角。

二、投放时的思考

在投放区角材料时,我们经过研讨认为,可以借鉴姚明敏老师提出的观点,从“同一区角、内容不同”和“同一材料、难度不同”两个方面入手。

(一)同一区角,内容不同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对区角材料的种类需求存在着差异。因此,教师在投放材料时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确定幼儿的兴趣点以及最近发展区,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对幼儿能力的发展期待,分阶段地设计区角活动、投放区角材料,使各年龄段班级区角活动的教育功能能够适应幼儿的发展需要,符合幼儿的发展目标。

(二)同一材料,难度不同

不同个体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有较大的差异,他们在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动作发展、情感体验等方面通常具有非常明显的差异化特征。所以,教师在投放区角材料时,要在投放材料的难度上照顾到不同能力幼儿的发展水平。对于同一类材料的投放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既不能让幼儿轻而易举地达成活动目标,以至于活动缺乏趣味性、挑战性和吸引力,也不能过多超出幼儿当前能力,进而导致幼儿因多次操作失败而导致兴趣丧失。

三、 小班班级生活区材料投放案例

当然,孩子的发展是与日俱进、日新月异的,因此,区角活动的设置也应当是自由的、开放的、变化的,区角活动的内容和材料也不能是一成不变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区角活动的设置中随时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了解幼儿的发展需求,及时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对区角材料进行调整。例如,我们在进行小班生活区材料投放时,就经历了预思考、操作、实践后的思考、再调整、再操作等过程。

(一)预思考

在学期初,我们结合“同一区角、内容不同”和“同一材料、难度不同”这两个方面,在班级的生活区投放了舀、夹、扫、扣、拉、剥、倒、洗、喷、擦等内容的材料。

(二)操作

当然,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前期,有些材料投放后,我们发现在进行区角活动时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三)实践后的思考

1. 虽然材料投放的纵向层次性照顾到了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能力差异与发展需要,但是在同一年龄段中,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和速度也存在差异。区角材料的层次性投放,不应当仅仅是纵向层次的考虑,还应当兼顾横向层次,针对同一年龄段的幼儿的不同发展层次投放不同的材料。这样既能对能力发展水平达到平均水准的幼儿进行有效的锻炼,同时对于能力发展水平高于或者低于平均水准的幼儿也可以兼顾,使所有能力水平的幼儿都能在区角活动中寻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材料。

2. 在活动中,幼儿的能力以及兴趣是呈现动态变化趋势的。这就要求教师需要及时掌握幼儿对材料的使用情况以及兴趣倾向,并以此为根据对投放的材料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使投放的材料随着幼儿的变化而变化,达到材料使用效果的最优化。

(四)再调整、再操作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又将材料进行了如下调整:

△“舀”

1.针对“幼儿游戏的时间较短,频繁地更换材料”这一情况,笔者的思考是:给幼儿提供颜色鲜艳的毛球、珠子等材料,增强材料的趣味性,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2.针对“能力较强的孩子们,玩了几次后对“舀”的活动就不是特别的感兴趣了。”笔者的思考是:

(1)保留原来“舀黄豆”的材料。从小碗舀到小碗里,练习舀小物体的动作。

(2)将装黄豆的小碗变成宽口的瓶子。 从小碗舀到宽口瓶里,要求舀的动作更加精准。

(3)将容器换成两个宽口瓶子。用长勺子, 从宽口瓶舀到另一个宽口瓶里,锻炼“舀”的精准动作的同时,增强手部的灵活性。

(4) 加入“红豆”,由一种豆子变成两种豆子。用更小的勺子, 按颜色将两种豆子进行分类,增强学生手眼的協调能力。

这样的改变就将原来“舀黄豆”这一个材料,又进行了深层次的细分,将其分为了四个层次。对于上述(3)、(4)这两个层次的材料,在勺子的提供上也进行了多层次的投放。第一种,提供长短不同的勺子,并在勺子上做好标记线,让孩子尝试拿着勺子的不同的位置舀黄豆。拿的位置越远,对孩子手的控制要求就越高,以此来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性。第二种,提供两头大小不一样的勺子,按颜色将两种不同的豆子进行分类,提高幼儿手的精细化动作。

△“夹”

1.针对“幼儿对材料的兴趣度不够,专注游戏的时间不长”这一情况,我们的思考是:给幼儿提供小指偶,创设“小猪佩奇下棋”“小黄人吃瓜子”等情景,让孩子带着任务去游戏,激发幼儿“夹”的兴趣,锻炼手眼协调性和手部肌肉。

2.针对“由于孩子手部肌肉力量达不到,所以在夹这种较硬、比较光滑的物体时,班里有一半多的孩子完成不了”这一情况,笔者的思考是:

(1)有凹槽的、能完全合在一起的塑料夹子,夹乒乓球,增强手眼协调能力。

(2)光滑的扁头竹夹,夹比较软的、表面粗糙的毛球,锻炼小肌肉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并进行精细动作的练习。

(3)里面有弧度且表面有一些粗糙的手掌竹夹,夹光滑、有一定重量的小木珠,锻炼手部肌肉的力量。

(4)光滑的小不锈钢夹子更硬,夹稍粗糙、不规则、较小的花生粒,对手指力量的要求更高。

四、经验总结

基于案例,在发展小班幼儿小肌肉精细化动作中,我们在投放生活区的材料时应遵循以下几点:

1.在投放生活区材料时,教师要根据班级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善于从生活中取材,让幼儿在操作中获得基本的生活技能。

2.在投放生活区材料时,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可创设情境,让幼儿带着任务去做,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

3.在投放生活区的材料时,有一些材料可以深入挖掘。比如:容器的大小、粗细、深浅,盛放物品的大小、软硬、重量、粗糙度、种类的多少,以及取物工具的大小、长短、软硬、粗糙度、在上面设置不同等级的标示线等都可以改变“舀”“夹”等动作的难易程度,从而满足不同能力幼儿的发展需要,进一步促进孩子精细化动作的发展。

总之,做好区角材料层次性投放的前提是了解幼儿。只有充分了解孩子的兴趣、需要,把握好幼儿的个体差异,认真观察、分析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情况,及时对材料进行调整,才能最大化地发挥每一个材料的教育价值,满足每一个幼儿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姚明敏.区角材料投放的层次性策略[J].幼儿教育(教育教学),2008,(2).

猜你喜欢

区角活动材料投放个体差异
对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思考
浅谈新课程下的初中英语分层教学
主题区域环境创设浅析
讲究纠错艺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简谈幼儿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与幼儿的主动发展研究
高中生二语(L2)习得的性别个体差异
如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体育教学
幼儿数学区角活动中的主动探究学习
农村幼儿园开展本土化区角活动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