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2018-01-31何华

考试周刊 2017年87期
关键词:教学环节专业英语

摘要: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英语教学所包含的教学环节与其他课程无异,但几乎在每个环节上都存在着其他课程基本不存在的问题,如师资配备、教材、教学侧重点、教学方式等方面。笔者对这些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同仁们探讨,共同促进教学的进步与完善。

关键词: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英语;教学环节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英语,适用于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在我校设定为专业限选课。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将熟悉专业英文文献的特点,掌握常用专业英语词汇、翻译技巧及英文科技写作要点,培养阅读专业英文期刊或书籍、进行文献资料翻译以及简单的专业对话交流的能力。

专业英语教学所包含的教学环节与其他课程无异,但几乎在每个环节上都存在着其他课程基本不存在的问题。

首先,谁来教?也就是师资配备的问题。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作为一门多学科集中发展的学科,专业内容包括土壤学、土壤分析、植物营养学、植物与肥料分析、植物营养研究法、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并涉及植物生理学、环境科学等各学科的内容,农资环专业英语的内容需涵盖以上各课程,并以主干课程内容为主组织教学。但高校教师的特点是术业有专攻,担任专业英语教学的教师,除了专业英语,其教学和科研一般都专注于某一个专业方向;但为了保证专业英语学习的连续性,做好各学科的相互衔接,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不仅熟悉自己的专业方向,还需较为深入地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理论。除此之外,任课教师还需具备较高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水平,才能较好地完成专业英语的教学。现实是,专业英语课程的任课教师在本专业的教学与科研上游刃有余;但应用英语进行专业知识的讲述,并且涉及读、写、听、说、译,存在一定难度。并且,随着高校科研压力的逐渐增加,教师教学科研双肩挑,在承担专业英语和其他数门课程教学任务的同时,还需进行科学试验研究,在一门课上占用很多时间与精力,也是勉为其难。

针对这种情况,学校或者学院需有目的地选派专业老师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英语水平,尤其是听说能力;此外,学校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专业课老师通过留学基金到国外访学,并绝大多数选择在英语国家进行长期或短期的学习,可以充分发挥这部分老师的专长,充实专业英语教师的师资。

其次,用什么教?也就是教材的问题。

目前农资环专业英语课程缺乏合适的教材,是国内多数农林院校资环专业面临的共同问题。专业外语的教材目前是由任课教师选用,或者采用自编的形式为教学搜集素材。我校农资环专业英语采用自编教材,内容取自国外英文原版教材,涉及上文所述的各门课程,主要选用一些概述性章节。每一部分的内容按由浅而深的顺序编排,在兼顾学生英语水平的基础上,保证讲授内容的质量;同时,将本专业的重要学术期刊介绍给学生,如《Geoderma》、《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Plant and Soil》、 《Journal of Plant Nutrition and Soil Science》、《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和《Agriculture Ecosystem and Environment》等,鼓励他们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阅读与学习,了解国际上本专业领域的新进展。

但是,一己之见,难免有缺,还需集百家之长进行完善;因此,建议组织有经验的教师编写适合本专业特点的专业英语教材。此外,对于最常用的专业英语单词可以由专业授课教师在讲授相应课程时略加注解,为以后专业英语的教学打下基础。

再次,教什么?也就是侧重点的问题。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地规定了公共英语的教学目标,即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可以看出,阅读是大学英语教学的第一层次的要求,始终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并且因学时有限,听、说、读、写、译不可能平均用力或全面发展。另外,从四六级考试和校内考核来看,这四者排序依次为听、写、说、译,这样的教学效果,就使得学生的阅读水平相较于其他稍高。但在专业英语的学习中,根据学生将来在学业上深造的需求,以及学生毕业后对专业英语的实际应用来看,除了阅读,主要的运用是翻译,尤其是中译英。但是公共英语教学不重视翻译,造成学生缺乏必要的翻译基础知识和技巧,译文不能准确反映原文,从而成为专业英语教学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并且,伴随深造,学生将来与外国同行进行专业交流、出国深造的机会大大增加,对于听和说的能力要求也随之提高。

所以,农资环专业英语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帮助学生熟悉本专业的基本词汇,培养学生阅读和翻译本专业领域英文原版资料的能力,锻炼他们用英文写作学术论文的基本技能,使学生基本具备用英语开展本专业学术交流的基本能力。以此为目的,专业英语教学则应该以阅读为理解基础,以听说为交流手段,以翻译为提高途径。

最后,如何教?

關于课堂教学,大家的共识是,一言堂式的教学方法导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偏少,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能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学生更乐于接受互动式教学及任务式教学的方式。为了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可以先行给出不同英语水平需求的几个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英语能力水平,选择其中一项结合成组进行互动式课堂操练完成,如朗读段落,简单或者复杂句子的翻译,某一专业话题的讨论交流,专业最新发展动态介绍等等。在教学手段上,可以将一些专业知识和句法的难点重点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现,并进一步加强网络、声像材料、影视素材等教学手段在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综上所述,在实际教学中,教学效果与预期目标有一定距离,存在不少问题。笔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或完善的措施,与同类高校从事专业英语教学的同仁们进行探讨。

参考文献:

[1] 杨惠娟,史宏志,王景,张松涛.高等农业院校专业英语教学的思索与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5,(27):148-149.

[2] 邵永真.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说明[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17(1):13-15.

[3] 颜晓,吴建富,卢志红,魏宗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7,(1):60-62.

作者简介:何华,山东省青岛市,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环节专业英语
核心素养下食品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食品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
构建基于核心竞争力理论的专业英语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积极性缺失对策研究
实施高效课堂有感
长学制医学生全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探讨
高职轮机专业高中职衔接专业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
护理专业英语小班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