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中学留守儿童教育

2018-01-31王奉天何花

新一代 2017年20期
关键词:疏导自卑留守儿童

王奉天 何花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流动人口越来越多。许多农村劳动力常年生活在城市,但他们并不是城镇人口,而是农民工,这种中国特有的城镇化方式决定了他们无法长时间在身边照顾自己的孩子,由于他们收入低,承担不起城市的教育费用,种种原因致使许多父母不得不把孩子放在农村交给老人照顾或者交给亲戚照顾。这样就在农村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随之而来,他们在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等方面的一系列問题日益凸显。

关键词:留守儿童;封闭;自卑;固执;疏导;结对帮扶

近年来,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而他们的孩子却留在了农村,成为留守儿童。这些儿童有的由爷爷奶奶看管,有的由亲戚看管,长年不能与父母团聚沟通,他们的日常学习、生活得不到正常的保障,由于长期管理不到位,问题日益突出,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长此下去,不仅严重影响了我国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还直接制约了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不容回避。

一、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

(一)内心较封闭,自信心不足

孩子孤僻、胆小,由于父母在外,长期跟随爷爷奶奶,而他们都非常溺爱孩子,同时很多事情不能及时的和孩子得到沟通及时解决。久而久之这些孩子形成了性格孤僻、胆小。

(二)自卑心理严重

别的孩子放学、上学都有父母接送,可他们却没有;周末,别的孩子能在父母的陪同逛街、游公园,可他却不能;当身体不舒服时,别的孩子的父母在床前问寒问暖,可他却没有……由于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疼爱,久而久之,孩子便会产生一种自卑心理。

(三)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认识不足,性格固执

留守儿童因为缺乏父母必要的监督和关爱,在无人照看的环境中学习,远离父母的日子里,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持久性。尤其是在学习上碰到困难,又不能及时援助,就束手无策,畏难情绪严重。留守儿童中厌学、逃学现象越来越严重,成绩也逐渐下降,甚至时有辍学现象发生。

二、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成因

(一)家庭教育不健全,父母认知有误区

家庭教育对儿童来说主要是通过父母的教育来完成。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父母子女之间缺少沟通,子女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和赏识,家长有时也无法了解子女的心理动态。这种缺失的教育方式,导致留守儿童极易产生消极、自暴自弃等不良现象,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受到压制和束缚。

(二)教育行为不到位、不合理

教师的教育不合理,也影响着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教师对成绩好的学生会投入更多的关注,而对成绩差的学生给予很少的机会。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他们由于不能引起老师的信任,在集体活动中失去意义,导致悲观丧气,常与教师对抗,而他们的这种逆反又会激起教师对这部分学生的厌烦,从而给留守儿童带来心理压力。

三、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对监护人落实管理责任

应强化父母和留守儿童的情感沟通,让他们承担起教子之责,树立“子不教,父之过”的教育责任观。这就不光是停留在物质保障上,更要了解孩子的健康状况及思想表现,平时应主动与子女的班主任多联系,多留意他们的心理变化,跟学校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形成社会压力,让社会共同参与监督。这就要求父母尽量避免一起外出,如夫妻双方都外出,父母要经常打电话给孩子,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

(二)学校应提高对留守儿童管理的认识,成立留守儿童管理机构,搞好管理、教育工作,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对留守儿童来说,学校教育的作用会大于其他一般儿童。要特别重视学校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的教育作用。学校应开设心理辅导课和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定期举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定期安排班主任学习心理方面的知识,以便能及时发现留守儿童出现的心理问题并帮助解决,定期对问题儿童的教育与疏导进行集体指导。学校应根据留守儿童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的特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加强与留守儿童的情感交流,使留守儿童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思想品德方面也得到培养,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三)开通“亲情辅导热线”,由专门的老师帮助解答一些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亲情热线”,让外出务工家长定期与子女通电话,班主任每月与外出务工家长至少电话联系一次,反馈子女的学习生活情况,同时也要求外出家长在百忙中,每月至少给孩子打一次电话或写一封信,鼓励子女战胜困难的信心,努力把学习搞好。“心理辅导热线”帮助“留守孩子”解决无人倾诉、无处倾诉的问题,解决心灵的纠结。

(四)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

把一些住址相近儿童和就近的留守儿童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让他们一块玩耍一块儿学习,有问题一起想办法,有快乐也一起分享,让留守儿童不再孤独和寂寞,遇到困难和问题也有好朋友帮助一起克服。彼此之间无话不谈,形成情感上的相互慰藉与支持。同学之间可以分享彼此的快乐,理解并分担彼此的烦恼,交流和讨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疑虑。

最后,地方政府应采取相关措施,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成立留守儿童教育指导机构,建立农村教育和监护体系。建立对留守儿童家庭的定期访问制度、与在外打工的父母联系制度,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安全、健康及心理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对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要承担起更多的教育和责任,给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和学习环境。endprint

猜你喜欢

疏导自卑留守儿童
让自卑成为一种前行的力量
一个自卑者的自白:“觉得做什么都不行”
战胜自卑,让生命之窗开出自信之花
浅谈高中学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应急机制研究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班主任疏导智障生不良心理的方法探讨
自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