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速康复护理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应用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2018-01-30鞠烨湘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13期
关键词:癌变内镜黏膜

鞠烨湘,郑 钰*

(靖江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江苏 泰州 214500)

随着内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ESD在消化道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越来越被人们认可[1]。ESD主要适用于直径>2 cm的广基巨大平坦息肉、黏膜层的异型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以及黏膜下层、黏膜肌层的消化道肿瘤[2]。我科于2014年开展此项技术以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快速康复最早由丹麦Henrik Kehlet医师于2001年提出,指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应用各种已证实有效的方法,包括围手术期营养支持,不使用鼻胃管、早期进食、活动等,以减少手术应激及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加速患者术后的康复[3]。汲取快速康复理念的精髓,我科自2015年以来开展快速康复护理与ESD相结合,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科60例食管癌早期患者,胃镜病理明确,超声内镜提示浅层黏膜下或局限于黏膜层,无淋巴结转移,各项指标均无手术禁忌。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52.3±4.5)岁,年龄41~71岁;食管中段癌变16例,下段癌变8例,癌前病变6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51.7±4.6)岁,年龄39~68岁;食管中段癌变18例,下段癌变7例,癌前病变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采用ESD,按标记、染色、边缘切开、剥离、创面处理5个步骤完成手术并随访观察。

干预方法:①对照组术后3天内床上适当活动,第4天下床适当活动;胃肠功能恢复后拔除胃管,第4天进食流质,然后逐步半流质、软食和普食。②观察组术中不留置胃管,麻醉清醒后即开始主动活动、辅助活动,指导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术后第1天下床活动,由搀扶至自行活动,20 min/次,3次,直至不能坚持停止;第2天自行活动,15~20 min/次,5次;第3天自由活动,尽量少卧床。进食方案:麻醉清醒后咀嚼口香糖1片/4 h,咀嚼50次,共3片;术后12 h口服温开水10~20 mL;第1天清流质饮食,30~50 ml/次,2 h/次,总量不超过500 mL;第2天,流质,50~100 ml/次,2 h/次,总量不超过1000 mL;第3~5天流质逐渐增加,100~250 ml/次,4 h/次,总量不超过2500 mL;第6~7天半流质,第8~15天软食,15~30天逐渐至普食。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4 观察指标

观察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出血、感染、穿孔、狭窄率,住院时间。

2 结 果

术后病理:癌前病变11例、黏膜内癌21例、黏膜下癌28例,切除率为100%。

观察组术后平均12 h出现肛门排气,低于对照组的48 h;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7天,低于对照组的10天。

两组术后出血、感染及穿孔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个月、2个月、4个月随访,观察组未出现术后狭窄,对照组4例出现狭窄。

对60例患者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显示,观察组满意度为99%,高于对照组的95%。

3 讨 论

目前上消化道早期癌,只要不具侵袭性,多数可行内镜下治疗,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等优点,但有文献报道内镜下手术操作时间比较长,易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本研究显示,两组各有2例术后出现出血症状患者,经止血后治愈,并未出现穿孔患者。手术的成功不仅有赖于医生娴熟的技术,还需要护理人员系统有效的护理及患者的密切配合[4]。

消化道肿瘤患者大多数已经出现消化道功能及进食或吸收降低,另外术前的应激、睡眠及进食减少,均可造成营养状态下降,使机体处于一种负氮平衡状态;如术后仍长时间禁食会加重上述情况,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同时手术创伤机体消耗也影响患者伤口愈合和组织修复[5]。术后早期咀嚼口香糖可引起胃、胰、肝动力,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强肠蠕动,促进胃肠功能及早恢复。早期进食促进加速和改善患者的伤口愈合,减轻患者痛苦,加速患者术后的康复。早期进食并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反而对于狭窄的发生率有所降低。

综上所述,快速康复护理结合ESD疗效好,患者配合度及满意度高,也没有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具有安全性。但现在尚未有大样本的系统的基础研究,临床上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1]熊 弦,刘 黔,龙晓英,等.内镜下层黏膜下剥离术的配合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6):554-555.

[2]Mochizukli Y, Saito Y, Tanaka T, et al. Endoscopic Submucosai Dissection with the Placement of Biodegradable Stensfor Rocurrent?Endoscopic Cancer After Chemordio therapy[J]. Castrointest Cancer,2011,13(9):1601-1609.

[3]Jouve P, Bazin JE, Petit A, et al. Epidural versus continuous preperitoneal analgesia during fast-track open colorectal surgery: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colorectal surgery: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Anesthesiology,2013,118(3):622-630.

[4]刘润琳.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胃肠间质瘤的护理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117-118.

[5]朱桂玲,孙丽波,王江滨,等.快速康复理念与围手术期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3):264-265.

猜你喜欢

癌变内镜黏膜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眼内镜的噱头
Tiger17促进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癌变·畸变·突变》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证书
《癌变 ·畸变 ·突变》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证书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癌变1例
LC3和beclinl在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变化及其意义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窦黏膜脱垂10 例临床效果报道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