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激励解析

2018-01-29徐颖顾文超

新一代 2017年13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目标高职教育

徐颖+顾文超

摘 要: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激励方式进行分析。具体是在阐述新形势下高职教育将人才培养目标设置为“培养高等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内涵的基础上,从外部激励与内部激励两个方面阐述激励融合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中体现的价值。希望在确切目标以及有效激励形式的支撑下,高职教育事业将会获得更为宽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外部激励;内部激励

从某种程度上分析,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对高职院校学生发展方向起到引导作用,设定了人才培养过程中在知识、技能与素质等方面应达到的标准。在上个世纪80年代职业教育项目创设到今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就处于不断革新的态势中,也就是说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一直存在争议,本文进行详细解析并阐述激励在人才培养目标达成上发挥的作用。

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若只是将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义为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片面性是极为显著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定义也欠妥。上述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义均不能与目前社会经济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相一致,也无法全面呈现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类型。故此,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应易于大众群体理解,并能够传达出高职教育发展本质,当下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设定为“培养高等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高等”显现出高职教育的高层次与人才培养的高级性。从教育的角度分析,高职教育可以被整合进行高等教育领域中,为高等教育体系的构成成分之一,可以被视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高级层次,在性质上和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存在显著差异性;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分析,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是高级专门人才,其受过高中或者是与高中教育相类似的教育,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

技术技能型人才可以被看作高职教育体系对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不同院校、不同专业所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体现出差异性与具体性特征。故此,参照专业性质、专业种类以及职业类型,可以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细化为技术应用型、知识应用型与智能操作型三类[1]。技术应用型人才应具备娴熟掌握专业技术并将其合理应用到现实生产中的能力,同时,该类人才也应具备一定研发、规划、引进技术的能力,比如采用电子技术专业培养出的人才就属于技术应用型人才。知识应用型人才通常是服务类、管理类人才,扎实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其巧妙的应用到职业岗位实践,例如商务英语、文秘等专业。智能操作型人才在相关职业岗位中应用的操作技能一般具备一定的智力含量,例如数控技术、焊接技术等专业培养的人才。

二、高职教育人才激励

(一)外部激励

在对激励形式进行解析的过程中,可以将其细化为内部与外部两种类型,把外部激励与自我激励有机整合,所产生的激励效果是极为可观的,站在辩证的角度解析,激励具备传导性与可渗透性。所以在一定情景中,外部激励可以转型为自我激励。

外部激励的因素通常有以下几种类型:(1)各种奖助学金;(2)各类评先评优活动;(3)各类表彰等活动均能够产生一定的激励效果。将上述因素整合进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进程中,能够对学生产生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激励效应,进而使学生在“被激励”的状态中更加“励志”,从而产生一种力量与动力向预设目标方向前行。以“高技能”为依托将自体的职业能力与特长展示出来,用“高素质”装扮自己,不断健全与优化人格发展模式,两者整合為一,显著高职院校落实“高素质”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参照马斯洛(A.H.Maslow)的需求层次理论对其进行诠释,发现外部激励形式整合进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进程中,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归属与爱与尊重两个层次的需要,为自我人生价值目标的实现提供优势条件[2]。

(二)自我激励

自我激励可以被视为学习目标设定的动力。借助自我激励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这在实现人生价值与目标上发挥的价值是巨大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师生群体的共同努力,在自我激励下,学生才会获得前进动力与信心,连贯性的提升知识、能力、素质层次。

明确化学习目标的制定,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活动运行的有序性与方向性。学习目标可以细化为总目标与分目标两种类型。目标的制定应以自己学习情况、能力、兴趣爱好、特长以及专业发展模式为基点。

三、结束语

综合全文论述的内容,认识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科学设置的意义,应以辩证的态度对不同专业、不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规划,坚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等原则,有效应用内部与外部激励形式,从而为社会各个行业输送高技能与高素质并存的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培.“互联网+”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价值取向及路径研究——基于“中国制造2025”的逻辑[J/OL].成人教育,2017,(10):53-57.

[2]欧阳恩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理性思考与现实选择[J].职业技术教育,2015,36(19):24-27.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目标高职教育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分层教学改革研究
论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浅谈中职学校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效融合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浅谈
艺术职业院校表演专业现状及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探索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