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服务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8-01-29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30期
关键词:内科优质护理人员

宋 楠

(黄河中心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来我院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100名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在这当中,男性患者为49名,女性患者为51名,对其随机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患者的年龄在16~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63±4.74岁。对观察组主要应用优质护理方式,其年龄主要在16~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77±4.33岁。对于所选取的所有患者都对本次研究知情,两组患者的年龄以及性能等相关资料采用数据来对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于对照组主要采用基础的常规性护理,对于观察组主要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方式,具体主要有:

1.2.1细化岗位职责

加强对护理人员自身的岗位职责有效细致的划分,以此来防止在工作中产生责任推诿的情况产生,在产生护理差错事件之后就能够将相关的责任人找到,避免对责任互相推卸,以此来将护理人员自身的主动性和自矩形提升,对人员的责任意识有效的提升。另外,加强对责任的细致划分,能够避免工作产生遗漏或者重复进行,降低事件差错的产生,从而将工作效率提升。

1.2.2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

由于内科护理工作比较复杂以及任务重,所以非常容易造成护理风险的产生。因此,就需要成立相应的护理小组,对所选取的成员主要就是全体护理人员,采用投票的方法来推举组长一名,组长定期召开相应的护理风险评价会议,对护理当中所碰到的相关风险进行分析,以此共同商讨对护理风险防范措施的制定。除此之外,需要对护理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加强重视,对人员的安全意识有效提升,同时强化护理人员对于其中相关的突发以及紧急事件应对能力做好培训,从而最大化的实现风险事件的降低,确保患者的安全。

1.2.3加强护理人员心理学知识的培训

为了能够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需要定期对护理人员好心理学方面的教育培训工作,并且使得护理人员在护患交流方面的技巧有效掌握,从而使得更好的在实际当中和患者做好沟通,对护患之间的关系有效增强,将患者的满意度有效提升,确保相关的医疗以及护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1.2.4增加特色服务项目

对于常规的护理方式主要就是药物治疗以及生命特征的监测等,在这个基础上,需要和患者的实际病情以及实际需求进行结合起来,对患者实施特色护理服务的展开,其主要就是相关的饮食护理以及病情指导,并且在此基础上强化对患者家属的指导,比如,患者的体位护理以及按摩护理等。同时需要告知患者在家属的照顾当中相关的注意要点,以此实现家护联合来将患者的治疗实现有效改善等。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²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完成实验之后,所选取的患者当中,观察组的不良事件产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也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因此本次的研究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很好的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由于传统的护理方式只是加强实际的临床治疗,其主要内容就是护理人员需要按照医生的嘱咐来对患者实施用药,护理人员通常将医生作为中心,护理相关工作也非常的复杂以及繁琐,因此需要护理人员有着高度的责任心。现阶段,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患者对于医院的服务质量要求也在提升,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将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弥补,从而将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提升,有效降低医疗纠纷产生率的降低。

在临床当中内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室,人员的疾病种类很多,并且病情也非常的复杂以及多变化,护理工作也非常的繁琐,对于人员的要求也很高,这就需要对护理操作加强准确及时的操作,所以,加强对相关经验的总结,实现护理模式的改善,采用优质护理能够将护理质量不断提升,确保护理工作的高效性,这是对护患关系有效改善的主要方式,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管理,对当前的管理管理加强完善,同时在内科室当中优质护理管理的落实,在一定意义上能够将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提升,从而实现护理体系的完善。

综上所述,在内科护理管理采取优质护理管理模式,能有效的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我院内科临床进普推广。

猜你喜欢

内科优质护理人员
内转科型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