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脏支架植入术患者出院随访中的应用效果

2018-01-29吴美玲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30期
关键词:植入术出院支架

刘 丽,吴美玲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广东 珠海 519000)

据相关资料显示,实施心脏支架植入术的患者在出院后因无法得到有效的康复指导,导致其再就诊率较高[1]。对此,我院特选取在本院进行心脏支架植入术患者并实施不同护理的案例进行回顾性研究,以给出一定的建议,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心脏支架植入术的患者20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护理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每组均100例。对照组男63例,女37例,平均年龄为(56.4±12.6)岁;观察组男58例,女42例,平均年龄为(55.4±11.8)岁;应排除:认知功能障碍者、精神病史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严重躯体性疾病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1.2.1 常规出院康复指导

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康复指导(饮食、康复训练、知识宣教等)。1.2.2 临床护理路径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出院康复指导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具有较高针对性的随访手册,并将其做成两份,一份患者使用,一份护理人员使用。并和相关医生和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护理重点,以及患者的实际需求,并根据心脏支架植入术的护理内容制定康复训练册,仍然分为两份,一份患者使用,一份护理人员使用。以使患者和护理人员都能够对每日护理情况进行掌握。其中患者使用的康复手册应重点安排饮食、用药、症状观察、运动以及随访等进行指导。护理所用的手册则应重点对护理人员掌握心脏支架植入术的有关内容的安排,并安排好护理人员每次随访的内容、用语以及相关交流信息,并安排管床护理人员对患者出院后进行临床护理路径的指导。并在患者出院前,由相关护理人员对疾病知识以及恢复知识进行详细讲解,并适时提问,确保患者能全面掌握有关康复方面的知识,并教会患者如何使用康复手册,确保患者每日的康复训练到位并予以有效的记录。管床护理人员在患者出院后,以电话进行访问的方式对患者每周进行了解并予以记录,并持续访问到第八周。在患者出院三个月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分析。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出院时以及护理三个月后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生活质量评分使用量表(SF-36)进行评价。总分145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9.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当p<0.05时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出院时:生活质量总分:对照组(76.4±18.5)分,观察组(78.6±16.4)分,t=0.890,p=0.375;护理三个月后:生活质量总分:对照组(11 0.5±2 0.3),观察组(138.4±14.5),t=11.184,p=0.000;经过对比可发现,在出院时,对照组和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三个月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其危害性较大,可直接造成患者死亡。心脏支架植入术是治疗该病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2]。但在进行心脏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在出院后因无法得到有效的康复指导,导致其再就诊率较高[3]。因此,实施有效的护理对该类患者有重要的意义。临床护理路径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两种版本的随访手册以及康复手册,使患者对每日的康复情况予以严格的执行和记录,并每周对其实施情况进行随访和调整,使康复指导更到位。

经过研究显示,观察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心脏支架植入术患者出院康复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予以推行。

猜你喜欢

植入术出院支架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实施预出院流程在脊柱外科患者出院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伴随疾病心理疏导
不同超乳切口联合IOL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比较
第五回 痊愈出院
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植入术治疗青光眼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