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脑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8-01-29江永求卓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30期
关键词:心脑血管内科优质

江永求卓,宗 吉

(青海省藏医院护理部,青海 西宁 810007)

心脑血管内科疾病种类多且病情复杂,传统的护理措施未能对患者进行全面护理,护理质量不能满足患者要求[1]。优质护理将心理护理、专科护理相结合,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病程,现就优质护理干预在心脑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展开探究,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抽取我院心脑血管内科于2015年09月~2017年03月收治的1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干预组各93例。参照组男性患者51例,女性患者42例,年龄43~87岁,平均年龄(70.48±4.29)岁,干预组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43例,年龄45~85岁,平均年龄(69.48±4.78)岁,两组患者均无意识障碍,能够配合医护人员的诊疗及护理工作,将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进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护理措施

参照组患者实施心脑血管内科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

(一)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由于心脑血管内科的患者多为急重症患者,疾病根治困难且致残率及死亡率较高,患者心理上往往伴随着恐惧、抑郁、绝望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病情及心理状态采用安慰、鼓励等不同的心理干预方式来缓解患者的消极情绪[2],同时对疾病的基础知识、治疗方法及目的进行讲解,纠正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知,消除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恐惧忧虑及思想顾虑,达到树立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的目的。

(二)日常生活管理:多数心脑血管内科疾病患者入院后需绝对卧床休息,优质护理要求保证患者床单的干燥、整洁,做好患者的卫生护理,使患者皮肤保持干燥清爽的状态,协助患者勤翻身,积极预防褥疮及压疮的发生。加强患者口腔护理,预防口臭及干现象的发生。做好患者体位护理及运动指导,降低水肿及静脉血栓发生率[3]。

(三)营养护理:心脑血管内科患者常伴有食欲下降或食欲不振,住院期间往往会表现出营养不良的状态,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当前的饮食状况及病情来综合安排患者的饮食,加强患者的营养支持,为患者准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遵守烧纸多餐的进食原则。对于由心理因素引的食欲不振,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心理开导[4],使患者充分意识到营养支持对疾病治疗的重要性。

(四)转变护理理念:传统护理理念将疾病作为核心问题,强调对症实施护理措施,优质护理将病患作为核心问题,规范护理过程,优化护理管理制度,实施责任到人及无事故奖励制度,将基础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纳入员工考核指标[5],提高护理人员责任感及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包括基础护理质量评分和护士服务能力评分)、干预效果及对我院护理服务满意度。

1.4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数据使用x2和t进行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及干预效果比较

干预组患者基础护理质量评分及护士服务能力评分分别为(85.34±5.24)分和(94.22±3.41)分,参照组评分为(76.83±4.29)分和(83.29±6.89)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1.48±2.17)d,明显低于参照组的(14.83±2.39)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23%(3/93),显著低于参照组的11.83%(11/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干预组对我院护理服务感到满意的患者68例,基本满意的患者21例,满意度95.70%(89/93),参照组对护理质量满意的患者54例,基本满意的患者27例,满意度87.10%(81/93),与干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平均住院时间能够有效反映医院科室的护理质量及医疗水平,优质、高效的护理措施能够使医疗卫生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有效减少各临床科室不良事件的发生,缩短患者的病程。

我院通过对心脑血管内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通过转变护理理念,优化护理流程,从患者实际入手,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及卫生管理,提高患者舒适度,通过体位护理及运动指导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营养指导帮助患者科学饮食,改善患者生活方式,提高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心脑血管内科优质
内转科型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心脑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探究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心脑血管篇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侵袭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与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