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麻醉复苏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措施

2018-01-29陈玉珍贺月珍贺爱平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30期
关键词:麻醉师全麻插管

陈玉珍,贺月珍,贺爱平

(山西省吕梁市人民医院,山西 吕梁 033000)

麻醉复苏室又称为麻醉后监测治疗室,是对麻醉后患者进行观察和监测、继续治疗至患者的生命体征恢复的科室。麻醉复苏室成立,既提高了手术周转率,又保证了全麻病人的安全。所以复苏室的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科对复苏室的常见隐患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效果较为满意,现总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

我科有手术间8间,复苏室有2张床位,平均复苏室接受术后患者8例/天,麻醉护士1人,麻醉医师1人。手术种类有:普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神经外科、骨科等。选择2016年3月1日—2016年8月1日复苏室的604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男性220例、女性384例、患者年龄最小的1.5岁,最大的91岁。麻醉方式有:气管插管麻醉、静脉麻醉、静吸复合麻醉。在此期间,共有12例安全隐患发生,其中呼吸抑制2例、舌后坠1例、缺氧1例、非计划性拔管3例、麻醉机故障3例、苏醒延迟1例、尿储留1例。

二、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

1.建筑布局、环境条件方面件存在安全隐患

由于当时建筑布局不合理,复苏室离手术间位置较远,面积窄小、环境不宽敞,只能容纳2个病床,遇到紧急救治时太拥挤,存在安全隐患。在复苏室刚运行不久,由于复苏室护士工作经验不足,在已有2个病人的基础上,麻醉师又强行将第3个病人推入,突然一个刚拔管的病人发生舌后坠,麻醉监护仪显示氧饱和度为65%,只能将一个病人推出。

2.交接和转运途中存在安全隐患

2.1 手术间—复苏间之间的交接

手术间护士、麻醉师与复苏室护士、麻醉师交接病人时,没有具体的交接流程,只是口头上的交接,容易忽略好多项目,包括病史、术中特殊情况,拮抗药的使用等,不能全面掌握病人情况。根据质量标准要求,制定了手术室护士—复苏室护士具体交接项目。

2.2 复苏室—病房之间的交接

复苏室护士与病房护士之间交接内容太繁琐,至使交接时间延长,影响工作进程。为了简化流程,重新制定了复苏室护士—病房护士交接流程,多采用是与否的方法进行填写,既节约了时间,又规范了工作内容。

3.监护期间发生的安全隐患

3.1 吸氧方式选择不合理

病人由手术间推入复苏室后,如果不能及时给病人供氧,如管路不通或断开、机器故障致病人缺氧而发生低氧血症,短时间未被发现,即造成脑细胞缺氧等不可逆的后果。一例脊柱畸形在全麻下行剖宫产术的病人,进入复苏室后,由于麻醉护士的疏忽,未能及时给病人通气,造成病人严重缺氧,幸好麻醉师及时发现,弥补了这一过失。

3.2 气管插管护理及拔管时机掌握不正确

气管插管护理不当可致患者脱管引起呼吸道梗阻发生低氧血症或来不及拔管自行拔出,导致未放掉气囊的空气引起呼吸道损伤。拔管过早肌松药作用未完全消失导致患者通气不畅,引起呼吸抑制必要时还需再次插管,从而给患者带来更多危险性,有2例病人发生呼吸抑制。

3.3 麻醉机故障

麻醉机的排气管道发生故障,病人呼出的气体不能从管道全部排出,致使呼吸囊极度扩张,如果不及时排气,将会引起病人肺脏的损伤。在复苏过程中,有3例病人发生此现象。

3.4 评估不到位引发的事件

病人由于镇痛药作用消失而肌松药作用未消,表现为躁动不安,突然躁动会发生坠床、引流管、气管导管被拔出等后果;监护过程中未认真评估患者的术前及术中用药情况,导致苏醒用药时间不准确,引起病人的过早苏醒及苏醒延迟;一病人苏醒后发生失语,由于医护评估不到位,没有及时对症用药,致语言恢复达4小时;尿管打折、尿液引流不畅致尿储留的发生1例。

3.5护记录单书写有漏洞、项目不全、病情变化反应不清晰,有涂改现象,易引起护患纠纷的发生。

三、措施

1.针对复苏室存在的安全隐患,结合科里的实际工作情况,重新规范了工作流程。大部分连台手术病人在十二点以后完成,为了保证这个时段的全麻病人的安全,对原有的上班时间进行了调整,复苏室护士十二点不下班,保证全麻病人到复苏室复苏。

2.增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针对麻醉复苏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和不安全因素进行认真分析,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制定了手术室与复苏室护士交接记录单。手术结束后由巡回护士与麻醉师将患者送出与复苏室护士与麻醉师交接。复苏室护士立即连接麻醉机、保证呼吸畅通;同时进行心电及生命体征的监测;认真检查各管道保证畅通并放于合适的位置;同时做好各项监测记录。

3.强化业务训练,每天利用晨会时间对复苏室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从而提高业务素质。麻醉护士掌握气管插管技术及拔管指征,根据病情选择正确的吸氧方式,保证有效的吸氧效果。麻醉护士具有预见性工作能力,及时向医生汇报病情得到迅速处理,防止病情发展而影响急救。

4.重视护理文书的记录,护理文书是具有强有力法律效应的文件,是医疗机构举证倒置的重要证据。病情变化及时按时间顺序记录清晰、准确,记录单不可涂改。

结论:通过对复苏室604例患者护理过程中发生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整改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认为加强恢复室的管理、交接流程的管理、病情监护中的全程管理等都是提高麻醉复苏室护理安全性的有效措施。经过对各项流程的改进使复苏室的护理质量大幅度提高,安全隐患明显降低,从而保证了病人的安全。

猜你喜欢

麻醉师全麻插管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视频宣教对全麻患者麻醉术前焦虑及配合程度的影响研究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麻醉师麻醉前访视是为了获得这些信息
麻醉医师职业暴露预防中环节管理的应用分析
急诊内科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时机与方法分析
想得美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