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考场作文训练之让学生学会创新选材

2018-01-26王辉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5期
关键词:训练

王辉

摘 要:语文考试时,作文写得好坏与平素作文训练过程里有没有注意让学生学会创新选材有直接关系,所以,作文训练一定要把这个环节落到实处。本文对考场作文训练中创新选材的问题进行了一些,希望能对语文教学有所帮助,特别是作文教学。

关键词:考场作文 训练 创新选材

引言

笔者的理解是在写考场作文时,所选择的写作材料一定要新颖独到,此为写作致胜的不二法宝。为何呢?千篇一律,学生写的作文。不光是时间太紧不由你多想,更是平时缺乏选材训练的表现。而选材的关键便是学会创新,创新又太抽象,新在哪里?我比较喜欢做饭,觉得写作文选择材料如同做米饭,米选好了、处理好了,煮出来的米饭就可能色味俱佳,写作文呢也是如此。

现行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第 册第 页,就有一篇作文教学短文,它明确了写作必须围绕中心选材的要求,实际上提出了作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选材与运用的能力的问题。我们应当很好地落实。

那么,如何才能启发并引导学生学会创新选材呢?完全可以拿生活中煮米饭的感触概括地谈谈:

一、教学生“找米下锅”[1]

大家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往往在教师没有培养“找米”能力的情景之下,学生是无米可用,也就无文可写。理论倒是有,比如“找米”就是把熟知的材料选出来。操作呢?往往没有或者说缺少练习的对象。 我听过这样一节作文课:教师先给学生命制了《母亲》的作文题且高悬在黑板上,然后又引发了一堆亲眼、亲耳、亲为的感慨,还列举了学生一动笔就去写放学路上妈妈在村口等候、上学路上妈妈给自己打伞,甚至晚上妈妈在昏暗的灯光下给自己缝衣服的情景等等学生写作时的病症。然后教师竟批评学生这样写千篇一律,不够创新。至于怎样的千篇一律也许教师还真弄不明白“千”在哪里。但是,学生写母亲的“米”在哪里,怎样去找呢,没了下文。何也?作文课游离了具体的范文分析。教学生依据范文分析,弄明白人家作文的“米”是什么,从哪里来的可能才是正事,但是,没有这样的环节。写作课上教师不能从思维的层面启人心智是悲哀的。其实,教师完全可以用“例子”的分析来解决“找米”的问题。比如设计一个教学环节,利用散文《母亲》来引领学生分析作者朱德元帅是如何选材的就会很好。作者找了哪些材料来写母亲的勤劳、朴实的?这些材料都真实吗?是不是身边的人和事都可以来写?随着组织学习的环节进一步展开,学生一步一步利用文本感受选材的方法与目的才可行。这样,在激烈的考场上学生面对话题来写作文,一定不会无米可找、东拼西凑。

二、教学生“选米下锅”

这一点,简单地说就是筛选最有价值的材料。有这样一个写作课例:要求学生写发生在瞬间的事。写作之前,教师首先拿出来一篇同学们都可能喜欢的课文《背影》来分析。朱自清先生创作这篇名作是故事发生后大约二十年后的事,在文中可以了解到。二十年中,也可能作者想过了写父亲的事,诸如父亲为自己买橘子的情景、回家奔丧的情景等等,但是都没有落笔。可以想见,直到有一天,他感觉父亲的背影总是纠缠在内心而且久久不能离去,他才把这些记忆写了出来。为什么二十年后才写出来?为什么寫父亲的背影而不是父亲的面容呢?为什么一写就写了三次呢?从父亲的背影里朱自清先生看到了些什么?显然,教师首先分析《背影》的意图很明显,这是学例子写作文的一个办法,无空洞说教,直击选材的问题。如此让学生写发生在瞬间的事,难道学生会不注意到父亲的某个特别的地方?难道学生不会去思考一定有价值的细节材料是如何选取的?再加以教师的指点,选择材料来写瞬间发生的事如何动笔,有行有意。假如能坚持这样的训练,学生在考场上不急于动笔,遇到话题能三思而后文也是有希望的。

三、教学生“洗米下锅”

“洗”呢,就是把陈旧的材料再利用。关于这一点,在具体的作文教学过程中会比较困难。现今学校最缺失的是褒扬教师培育学生逆向思维的方法,不过,也有一些开路的教师。就讲解课文《愚公移山》来训练逆向思维的问题,也有专门的课例。但是还是拘于文本原来的意义如何正确解读的结点,如何把陈旧的材料解读读出新意,有学生自己的感受呢,大都便会落到对智叟的话的肯定上,智叟成了一个更客观更实事求是的人。毕竟太行、王屋山就在那里,愚公的人力太有限。教学指导很难前行了。显然,这样的所谓开放式教学把教材选编的意义给推翻了。然而教师又无力自圆其说,这样的尝试多事败笔。其实,推陈出新,不是全盘否定,要继承中创新才会有出路。利用文本训练逆向思维,还是要从文本的经典解读入手,观其向背,想其双刃才好开始。“人定胜天”没有错,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渴望改变自然的主管要求,同时,站在今天的角度,节约化发展,寻找更多的出路也不是不可行的。这样,教师立足于时代的引导,对学生的选材,乃至人生态度不无裨益。这是教学上的“柳暗花明”。如果有这样的写作训练,学生在考场上畅谈古今不是不可能的。

四、教学生“想米下锅”

换言之,便是把想像的情景写下来。大家都赞成想象联想是作文的灵魂的说法,很多教师都能把一堂作文课围绕一个题目让学生展开想象联想,这就非常好。但是,要注意品质。依托我国丰富的古诗文资源来落实这方面的训练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例如以“疑是银河落九天”、“黄河远上白云间”等这样瑰丽的想象之句,引导学生进行写虚的训练中,教师做了功课、做足了功课,从生活感受、感情历练及辞采发端上厚积而薄发,当然能收到指引前路的作用。学生在紧张的考场上,根据写作的要求与需要“指点江山”一定会非常幸福。

五、教学生“配米下锅”

这里讲的是如何选配材料的问题,把合适的材料配起来写文章也是一些名家的神来之笔。魏巍先生写《我的老师》表达了强烈的我很爱我的老师的主题,作者就选取了七件小事来写,不同的事情,不同的角度,主次也不同。搭配呢,更不用说了。娓娓道来让读者自然感受了他的老师的美丽和爱他主旨。教师可以结合这一个例子来点评学生写作内容单一,不会选配材料的问题,相信偶可收获。学生如果认真练习这样的选材与运用方法方法,在考场上一定能写得顺山顺水。

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实现考场作文的材料充实、典型、真实、新颖是当前作文教学比较关注的一件事,一定要按《新课标》的学段要求来做。endprint

猜你喜欢

训练
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非智力因素的训练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膳食营养合理性分析
高校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训练方法研究
浅谈戏曲形体基础训练
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和训练研究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