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筑课程体系 提升核心素养

2018-01-26山东青岛市实验小学梁景萱

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35期
关键词:榉树课程体系育人

山东青岛市实验小学 梁景萱

一、基于时代背景的文化重构

课程建设与实施体现的应该是学校文化的精髓,如何实现课程建设对学校文化内涵的承载,对育人目标的价值体现?带着这样的思索,我们在“2018课程深度建构年”迈出了文化重构的第一步。

在117年的发展历程中,寓意“中举成才”的大榉树也伴随着青岛市实验小学成长了百年。在“榉树文化”精神的浸润下,一代代实小教师励精图治,以“轻负高效”为办学特色,立足“情趣教育”研究基础,实施“适切教育”探索发展,让学校成了一所具有深厚教育传承和文化底蕴的全国名校。然而,在瞬息万变的新时代,我们的学生将要适应未来的社会,这对未来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学校全面梳理“榉树文化”的脉络,秉持“适切教育——每个都重要、每个会更好”的教育理念,确立了“培养与世界同步的现代中国人”的办学目标,进一步凝练了五大育人目标(身心健,思维活,能力强,品格优,潜力大),将学生的核心素养归纳为“三精神、四能力”(平等心、坚毅志、创新欲,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实践能力),为学校课程的建构明确了方向与目标。

二、基于顶层设计的架构实施

为了将课程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发展,我们聚焦于优化整合、深度学习、适切发展、减负增效的课程指导思想,围绕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地方课程的整合化推进、学校课程的个性化研发进行了顶层设计,重新架构了“榉树文化”下的三大课程体系,清晰界定根基课程、主干课程以及阔叶课程的功能及相互间的联系。根基课程是基础与根本,学校注重基础性课程的跨学科教学研究与创新,扎实学业根基,深化学科素养提升;主干课程是深化和提升,研发主干课程群,开展基于主题项目的教学活动与研究,立足核心素养,彰显学校特色;阔叶课程是拓展及延伸,丰实阔叶课程的内容及资源,凸显其个性化育人功能,实现适切成长。三者相辅相成,融合共生,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及体验,实现三级课程的有机统一。

1.根基课程:扎实学习能力,奠定育人基础

“1+gd”作为根基课程框架,承载着多元维度、不同路径的丰富内涵。“1”指向国家课程,要深研课标、明确目标、提高实效、保证质量;“g”是普适性“general”的首字母,要发展学科素养、打造精品课程,根据各学科特点,结合关键能力,拓展全员参与的普适性课程;“d”是多样性“diversity”的首字母,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课程内容多样性,二是核心素养落实多样性。要多元整合推进,打造适性课堂。我们从“1”“g”“d”三个维度全面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并在课程实施中开展行动研究,找准“1+gd”的课程内容与素养微指标的衔接点,三维互为融通,深度打造学校独特的根基课程体系,实现“七大核心素养”的全面落地。

2.主干课程:助力核心素养,打造育人特色

将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有机整合,以项目推进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研发和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主干课程体系,落实七大核心素养的培育。

(1)主题项目:研发主题类系列课程资源,包括一二年级的“风”、三四年级的“桥”、五六年级的“船”。推进“团队项目——头脑奥赛”“小组项目——研究性学习”“个人项目——创客大赛”等系列活动,既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团队协作的能力。

(2)创客活动:根据各年级学生特点和发展需求,开发生活技能、科学实验、创意手工等一系列创客活动课程,实现核心素养微指标的逐步落实,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海洋活动:依托国家海洋实验室的高位专家资源,进行海洋研学、海洋社团、海洋课程、海洋艺术等“海研”实践活动,多途径激活学生亲海、知海的情愫,铸就学校高品质海洋文化。

3.阔叶课程:开阔学生视野,个性适切发展

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发展,研发具有学校特色的个性化校本课程体系。通过自主选修展个性、社团活动扬特长、家长广角阔视野、社会实践育能力的分层实施,让学生在丰富的课程盛宴中自由选择、张扬优长、广博视野。

三、基于有效反馈的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的目的是记录学生的发展轨迹,科学有效的课程评价,是实现课程由数量走向品质的关键。

1.建立评价体系

基于我校“三精神四能力”的学生核心素养框架,充分考虑小学阶段学生的行为及认知发展规律,构建了“学生核心素养评价标准”——由7个纬度、20个评价微指标以及5个评价等级组成,并对每个微指标进行行为表征解读。该评价指标体系将作为学校课程评价、课堂教学评价以及学生评价的依据。

2018年暑期华师大学成归来,我校又对五大领域课程承载的育人功能及其对应的20个学生核心素养微指标进一步梳理,建构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学科素养微指标体系”,具体到每一门课程重点关注和落实的素养微指标,以此为抓手进行备课、上课、课堂观察、质量反馈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对接三大课程体系,让评价真正走实和落地,从而为课程评价的具体实施奠定了基础。

2.探索评价路径

我们通过点面结合的“二二一”课程评价路径,让评价体系落地,促核心素养提升。即课堂观察二看:一看教师的教,二看学生的学;核心素养二评:学生互评、教师撰写学科素养评语;学业水平一测:全景式学业水平检测。

青岛市实验小学就是这样通过发掘百年榉树文化内涵,明确课程建设目标,架构三大课程体系,走实课程评价路径,打造了学校课程体系闭环,必将实现学校课程建设的自我迭代与螺旋上升。♪

猜你喜欢

榉树课程体系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与榉树有关的回忆
彩叶树种榉树栽培特性及园林应用分析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榉树良种引进与高效培育技术研究
如何浪子成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