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视听动教学,培养小学生音乐欣赏力

2018-01-26江苏南京市江宁区汤山中心小学

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35期
关键词:欣赏课笔者小学生

江苏南京市江宁区汤山中心小学 梁 慧

音乐欣赏课是教师教会学生感知、感受音乐艺术的一项实践活动。但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没有具体的视觉或具体形象,也没有确定、具体的内容,欣赏者需用自己的自身经历去感知、体验音乐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小学生生活阅历较浅、情感体验不足,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这些特点都成为小学音乐教师上好音乐欣赏课的障碍。所以,要想取得音乐欣赏课较为明显的效果,教师必须转化旧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采用一些适合小学生接受的方法,以唤起学生对音乐的美感共鸣,培养学生情操。笔者在多年的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创设了视听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听觉激发想象思维,产生音乐欣赏共鸣

音乐欣赏的主要目的是要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所在,音乐一直都是以声音载体形式且离不开听觉而存在的,因此聆听音乐在音乐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教师必须利用这聆听环节激发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著名音乐教学家卡巴里夫斯基告诉我们: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必然成为他们热爱生活,陶冶情操的助长剂。小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思维能力,在音乐聆听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进行一番乐曲讲解,帮助学生在聆听音乐时更好地打开想象“闸门”,尽快与音乐产生共鸣。

童年是每个人心中最美好的回忆,但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对音乐产生的审美感情也不尽相同。在教学生欣赏《童年》这首乐曲时,笔者向学生讲述自己对童年的美好回忆以及怀念之后,再邀请个别学生分享他们现在的经历以及感受。在播放乐曲时,笔者要求学生闭上双眼,敞开心扉,用自己的感觉去融入这首歌给自己带来的共鸣,进而唤起无尽遐想。听完后,笔者问学生这首歌给他们带来什么感觉,有的学生说是温暖,有的学生说是爱,甚至有的学生说是怀念,是遗憾。笔者告诉他们这些答案都是对的,因为他们是在用自己的童年去感受这首乐曲。

二、视觉丰富具体形象,建立音乐声响与形象通道

学生无法在内心建立对音乐的初步形象是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的“致命”问题,学生单凭在欣赏音乐时的声音或者教师简单的语言描述和文字讲解根本无法在内心形成具体的形象,难以在形象和声音间产生直观的联系。而视觉音乐是指通过视野中一定的动态具象来解释音乐、表现音乐,通过画面的视觉形象化、具体化去演绎音乐所表现的内容、情绪。对于在心智和生理上都还不成熟的小学生来说,动态形象与音乐的结合恰恰能将生活直观化地呈现给他们。当学生在音乐欣赏中无任何可依具象时,教师可以通过最直接的画面形象帮助学生认识音乐,使其能在音乐和内心之间借助视觉建立一条音乐形象通道,这是一种个十分有效的方式。

如在《彼得与狼》音乐中有许多拟人象声旋律,学生单凭声响很难清晰深刻地捕捉音乐所塑造的形象。这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教学技术,以各种动物动态画面形象,结合声音旋律展现给学生,学生就能轻易直观地把“小鸟”“狼”“猎人”“鸭子”的声音旋律和具体形象重合,进而借助形象把音乐深刻化、具体化,锻炼学生形象思维,最终实现音乐欣赏教学的目的。

三、动态丰富具体情感,激发学生音乐参与积极性

在音乐欣赏课中,可以运用舞蹈、活动等辅助手段进行音乐欣赏活动,利用动觉来刺激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音乐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带领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才艺展示能力。在设计音乐欣赏课的活动时,教师应设定明确的活动指向性:演绎音乐、感受情感、欣赏音乐。活动设计旨在营造一个宽松愉快,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和表演的氛围,让学生在静态欣赏课堂中真正动起来。

在欣赏《运动员进行曲》课堂中,笔者提前让学生把课桌都整理到一个角落,腾出空间。音乐声响起时,让学生结合音乐旋律,跟着节拍进行踏步动作和队形变化动作。这一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的记忆,也让学生体会了一番进行曲的风格。音乐欣赏课的活动并不需要复杂多样化的设计,但需要教师细心深入到学生的情感变化中,着力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设计出受学生欢迎的音乐活动。笔者通过多年音乐设计活动的实践证明,“动一动”在音乐教学中确实能收到调动学生积极性、更好体验音乐情感之效。

音乐教师必须在提升自身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积极学习和探索,创造各种视听动相结合的音乐教学模式,尽可能使每节课都独具趣味性、塑造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获取知识,在妙趣横生的音乐活动中享受乐趣,进而成为有一定能力的音乐欣赏者。

猜你喜欢

欣赏课笔者小学生
浅探高中音乐欣赏课的重要性
从备课角度看初中美术欣赏课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老师,别走……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解开美术欣赏课的绳索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音乐教学应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由一堂戏曲欣赏课所想到的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我是小学生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