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活动设计的中心任务

2018-01-26郑太年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课程目标品德案例

郑太年

学习活动设计的中心任务是将课程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进行的学习活动从而达成课程目标。这样一种思路暗示着对于学科课程目标的重视,真正的探索是达成目标(包括但不限于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方式,谋求在方式改变之后带来结果上的改善和超越,特别是在自主学习的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与创新能力等方面。在这一组的三篇文章里,我们很惊喜地看到老师们更为开放的探索,设计的学习活动更具真实性和体验性,无论是品德与社会案例中基于QQ平台的“微”活动,还是历史案例中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主题的文艺作品的理解和创作活动,还是地理课上的校园地图绘制活动,都是如此。也就是说,老师们以这些领域的真实实践活动为原型来设计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像社会问题研究者那样去研讨社会问题,像文艺创作者研究和表达历史主题那样去理解和创作,像地理相关领域的工作者那样进行测绘活动。

参考这组文章,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思考一个设计完整的学习活动的要素和表达形式。在品德与社会案例中我们看到了工具性的支持(特别是社会交互平台)和活动的详细规则,这为一个开放性强的活动确定了活动的具体形式,使之能助力学生较为深入地研究问题和交流观点而不流于泛泛之论;在历史案例中,设计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主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和进行文艺创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也能适应不同智能倾向和表征偏好的学生;地理案例在整体设计适应学生经验的整体活动的同时,还细化了活动记录(工作单)、活动步骤和要求,以引导学生有序开展活动。三个案例各不相同,从不同方面例示了如何细化学习活动的设计。

过去我们常说,课堂教学一抓就死、一放就乱,许多学校和教师因此不大敢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活动进行学习。要改变这种情况,就要对于学生活动进行精细化的设计,力求学生的自主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不断推进课堂教学的变革,有效实现多个方面的课程目标。希望这三组学习活动设计案例能够给老师们带来一些启示。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品德案例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课程目标来源理论的批判与重建:从“小三源”论走向“大四源”论
基于不同主体的课程质量综合评价
——以“交通运输规划”课程为例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课程目标达成度定量评价研究
——以信号与系统课程为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