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利用区域活动促进幼儿自主能力的发展

2018-01-26罗志红

教师博览 2018年9期
关键词:表演区创设区域

罗志红

(吉安县神华爱心幼儿园,江西吉安 343100)

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曾明确提出:“促进幼儿的自主性发展是早期教育的基本任务。”区域活动是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是根据幼儿发展需求和主题教育目标创设立体化育人环境,即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有效运用集体、分组和个别相结合的活动形式,让幼儿进行自主选择、合作交往、探索发现的学习、生活和游戏活动。区域活动一般分为益智科学、美工、图书语言、建构、角色表演几大类。

一、创设适宜的区域关注孩子的自主发展

(一)创设适宜的区域,满足孩子活动的需求

幼儿园活动区域的设置,我们应充分考虑孩子年龄特点和活动需求。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留心观察孩子的活动兴趣,对孩子们喜欢的区域及区域活动做到心中有数。如大班可以创设阅读区、科探区、表演区、建构区、美工区等,小班创设娃娃家、建构区、表演区等,开学前两周班级教师商量制定本班区域活动计划,活动计划包括主题名称、主题目标、区域名称及各个区角的活动目标、投放的材料和指导要点。开学第一周完成区域环境创设及第一个主题的区域材料投放。然后进行其他常设区域的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

根据每个区域能容纳幼儿的多少设置进区卡,然后进行其他常设区域的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区域设置上,安静的区域要远离嘈杂的区域,如表演区要远离阅读区。

(二)创设温馨的环境,让幼儿自主活动

教师在创设区域前必须根据幼儿的年龄、兴趣以及主题营造出温馨自由,符合该区域特点的环境。创设区域环境时教师要把游戏流程、游戏规则,以儿歌、图谱的形式张贴在该区域醒目的地方。根据每个区域能容纳幼儿的多少设置进区卡。区域设置上,安静的区域要远离嘈杂的区域,如表演区要远离阅读区。如表演区要美丽,像个小舞台;角色区环境创设要有游戏流程和角色分工,阅读区的环境创设要温馨自由,规则以图为主、文字为辅,小班要有介绍书的封面、页码、封底的图片。宽松的游戏氛围和环境能激发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欲。区域活动中,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幼儿参与活动,让孩子们能按照自己对环境的理解,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材料,尽情享受自主游戏带来的快乐,在快乐活动中体现出主体性。

(三)投放适宜的材料,满足不同年龄段幼儿的需求

区角活动中,材料是开展区域活动的重要保证。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经验、能力和需要相适应的材料,能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在材料的投放上我们应注重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注意材料的目标性和探究性。如,中班主题“我们爱科学”,在上吹泡泡一课时,在科探区,教师投放了泡泡液、小筛子、苍蝇拍、梳子、钥匙、树叶、吸管、铁丝、小石子、小木棍、纸筒等十多种材料让幼儿探究哪些材料可以吹出泡泡,哪些材料不可以吹出泡泡。通过操作实践,孩子们得出结果:一切有孔或有洞的物体都可以吹出泡泡,可见孩子们的自主性和操作性得到很好的发展。二是要注重材料的丰富性与层次性,如阅读区的材料应投放绘本、主题书、自制图书、主题挂图、儿歌图谱。区角的材料种类应丰富,数量应充足,要让每个幼儿都有探究的条件和可能。三是材料应具有开放性,有多种组合的可能性,能激发幼儿接近材料,自由地用自己的方式操作。当原有材料不能满足当前活动需要时,可以适时增添材料;幼儿对某些新材料感到困惑时,教师可以提示或示范材料的玩法;当幼儿缺少材料时,教师可提供替代物的选择和建议。这样可以使幼儿增加许多玩法以及玩的持久性和自主性。

二、设计符合幼儿兴趣和需要的活动方法

(一)自由法

为了使区角活动更加符合幼儿的需要,我们在集体活动之后,让孩子自主选择喜爱的活动区域、活动器械、活动伙伴,凭进区卡进行游戏。为了让孩子们的选择更有目的性,教师在每周一就将各个活动区的任务、主题以操作提示卡的形式张贴在区域旁,让孩子们思考、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活动。这种方式培养了孩子独立思考、提前准备的习惯,使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积极性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二)任务法

完全的自主活动,可能达不到主题活动的目标。因此在区域活动中,我们会在了解幼儿的生活经验、个性特征、兴趣爱好、能力大小的基础上根据主题内容给孩子们创设情境,布置任务,让孩子们自主参与到区角游戏活动中。例如:“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教师会和孩子们商量怎样度过这快乐的一天,在区域活动时你会发现,孩子们在区角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智慧。美工区中的孩子会制作卡片、鲜花,画一幅画打算送给好朋友,表演区在排练庆“六一”的舞蹈,阅读区看有关儿童节的绘本,角色区中体会“六一”节目主持人的工作……建构区搭建“六一”儿童节的表演舞台。活动区的主题是孩子们设定的,当幼儿提出的主题比较简单或抽象,难以持续游戏时,教师可以帮助幼儿充实内容,提出一些任务,让这一主题内容逐渐丰满。这样既满足了幼儿主体选择的权利,享受到个性自由的快乐,也培养了幼儿的自我意识,促进了孩子自主性能力的发展。

三、教师合理运用游戏的指导方式

合理运用游戏的指导方式,是实现幼儿在游戏中主体地位的需要保证,而教师在区角活动中的现场指导,应以幼儿的主体性为前提。

(一)角色参与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可采取角色参与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让教师和幼儿处于一种平等的人际关系中,是孩子们的玩伴,也便于教师更好地融入游戏中了解、观察、解读孩子的行为。比如,孩子们在开展“快乐超市”的游戏中,很多孩子对钱币的认识是模糊的,不知道如何根据商品的价格进行找补。为此,教师可以扮成顾客,引导收银员根据商品的总价进行找补。买一个苹果是3元,除了拿3张1元的纸币外,我们还可以用一张5元的给收银员,让收银员找我们2元。或者一张10元……这样的效果往往比老师直接的指导,效果要好得多。

(二)随机点拨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个体发展的差异,适时给予随机指导。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适时介入,随机点拨,帮助每位幼儿增强角色意识,突出幼儿游戏中的主体地位。例如,幼儿在过家家游戏中,扮演爸爸、妈妈、小主人和客人的几名幼儿各自玩各自的,不太交流。这时教师可以说:“今天我要到你们家做客哦,你们欢迎吗?”这样引导让他们一起招待自己,进行互动。同时教师在活动中,还应该以观察者、支持者的身份将幼儿的精彩瞬间记录下来,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案例支撑。

四、通过活动评价提升幼儿自主能力

活动评价是区域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每次区域活动基本结束后,教师要及时有针对地对活动进行评价。可以通过幼儿游戏时教师拍的照片、小视频对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评价的形式有多种,我们一般采取孩子自主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进行交流参与评价,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表现,一起反思调整,或者重新进行一次游戏改进。这样能更好地帮助幼儿获得经验,促进幼儿的自主性能力发展。

总之,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努力创造一些条件,让每个幼儿都能积极自主地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进行自主选择、自主探索、自主交流,使他们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猜你喜欢

表演区创设区域
从表演区游戏中反思教育行为
分割区域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小导演诞生记
幼儿园表演区游戏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究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幼儿园表演区的创设与指导
区域发展篇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