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解决两极分化问题的措施

2018-01-26江正文

教师博览 2018年9期
关键词:两极分化数学知识教学模式

江正文

(会昌县实验学校,江西赣州 342600)

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进行,初中数学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学生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在初中数学教学更加需要讲究策略和方法。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能够在引导下尽量避免两极分化,并逐渐解决两极分化的问题。所以,教师在提出解决两极分化问题的情况下,应该重点关注学习数学产生两极分化的原因,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造就高质量的数学课堂。本文便重点分析七年级分化原因并浅略提出解决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措施。

一、初中数学产生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

(一)学生原因

学生数学成绩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与其自身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小学阶段数学知识的基础不牢,继而影响新阶段的知识接受。其次,也是最普遍的原因,很多学生在刚进入初中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往往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这样,学习就失去了动力和压力。学生在面对教师的教学引导时,经常会出现走神的现象,然后就不能紧紧抓住学习重点。第三,初中数学较小学数学而言比较抽象,要求学生善于思考,勤于动脑。但是,很多学生往往满足于教师教,并没有针对自身的学习进行反思。《论语》有言“学而不思则罔”,随着知识内容增多,学生们就会知识结构混乱。第四,学生学习的自控力比较差,很多时候都不能认真学习,更不会去主动请教,这样,自身存在的问题便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在这些情况下,学生成绩逐渐形成两极分化现象。

(二)教师原因

学生的学习成绩出现了两极分化,和教师的教学也有着一定的联系。第一,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初中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自身教学手段的创新。在此基础上,学生学习便失去了兴趣。同时,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忽视学生自身的主体地位。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学习效果便不会明显,教师并不能看准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第二,教师在实际教学衔接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七年级数学存在一定的难度,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到初中,想要更好地学习初中数学,教师就应该做到合理的知识衔接。但是,教师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在实际教学中直接向学生讲述新的数学知识,这样就导致很多学生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跟不上教师讲课的步伐。随之,便出现了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的问题。第三,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仅应有知识衔接,更需要有学习方法指导。因为小学数学都是老师手把手教,同一题型会进行大量、重复练习。而到了初中七年级,数学内容突然增加,难度增加,学习每一科的时间减少。学生在小学阶段对老师的依赖心理却没有改变,不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等着老师来灌输,结果导致成绩落下。所以在一入校时,老师就应在学习方法上来指导初中新生。

二、解决初中数学两极分化问题的具体措施

随着数学教材内容的变更,有许多老师感觉到学生的数学学习两级分化严重,许多教师把原因归结为学生的智能有差异,是由家庭环境不同造成的。但是,笔者经过实践感觉到,这只是其中的一方面,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其主要原因还在教师身上。教师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来消除两极分化现象。

(一)指导数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形成高效率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想要更好地解决初中数学两极分化的问题,就应该重点向学生讲解知识特点和学习方法,由此来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探究知识的具体过程和方法,在探究过程中感受知识特点,经历充分思考,从而更加全面地学习数学知识。

比如,教师在进行华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有理数的加减”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以探索过程为本节课重点,以东为正,以西为负,从生活经验出发,总结出数学知识有理数加法法则,相比直接给出法则内容,优势不言而喻。学生在本节课堂中不仅收获了学习知识,在探索过程中也提高了解决数学问题的技能,更不容易忘记法则内容。这样,学生掌握问题解决方法,才会为高效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运用合作探究学习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填鸭式”教学已经被淘汰,它不适合初中生身心发育特点。在新课改的指导下,教师改变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数学学习模式下,提升自身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所以,教师便应该多运用合作与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建合作学习小组。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更加强烈。同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也会更愿意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加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华东师范大学版的初中七年级数学“正数和负数”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把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举出一些生活中有关正负的事物,让他们自己说出对正负的理解。在此氛围下,学生就会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学习,慢慢改善成绩两极分化的问题。

(三)采用分层教学模式,遵循因材施教教学原则

刚刚步入初中学习,学生之间难免会存在一定的差别。这是很普遍的现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针对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学策略。通常情况下,教师针对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应该重点打牢这些学生的基础,从基础知识上进行辅导,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进步。针对数学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为这些学生提供一些有难度的题目,让学生能够有一个升华。这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会得到教师的帮助,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也不会骄傲。这便有效地避免了初中数学两极分化的问题。

(四)用爱让孩子喜欢教师,喜欢数学

教师应在课余时间与学生多多沟通交流,在生活和情感上多多关爱孩子,在学习方面多多给予指导。孩子们越发喜欢教师,对于数学也会越发喜欢。孜孜不倦,诲人不厌,我们教师一定要有爱心,有耐心。

综上所述,在七年级数学教学中产生的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现象比较普遍。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学生进行有效帮助和引导,让学生能够认真地认知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为学生创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逐渐优化初中数学教学课堂。

猜你喜欢

两极分化数学知识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浅析小学数学学习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及对策
英语教学中两极分化现象及应对策略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