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学校教学发展困境及解决措施探索

2018-01-25莫祥伦李鑫

科教导刊 2017年31期
关键词:瓶颈高等教育措施

莫祥伦+李鑫

摘 要 我国高等教育处在快速快速发展时期,但是发展中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高等学校的教学发展缓慢,教学与科学研究发展失衡。教学作为高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其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教学发展缓慢严重影响人才培养效率。本文立足高校目前的发展情况,分析目前高等教育中教学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学 瓶颈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7.11.013

Abstract Highe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is in the period of rapid development, but some problems have been exposed in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One of them is the slow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and the imbalance between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is the main way to train talen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is slow, which seriously affects the efficiency of talent training. Based o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light of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reform measures.

Keywords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bottleneck; measures

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学生的培养主要是通过教学来完成的。目前我国大学处在发展改革的关键时期,党中央适时的提出了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高教司在高校双一流建设思想下提出了“高校、专业、育人”的高等学校发展战略,其中明确了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核心任务。只有通过切实提高高等学校教学水平,才能保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1 高等学校教学发展困境

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提高素质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也是高等学校的核心工作内容之一。高等学校教学所授知识含量大而且具有一定难度,需要不断提高高等学校的教学发展水平。但是目前高校的教学发展存在一些问题:

(1)高等学校评价体系不合理。大学的三大功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其中首要功能是人才培养,而且人才培养也是大学服务社会的重要内涵之一。虽然科学研究也是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基础,但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是教学工作,特别是在本科生的培养中教学地位十分重要。但目前高等学校的评价体系是科研为主导的,导致广大高等学校教师工作重心放置在科学研究上,大部分的精力花费在科研项目申请和论文发表上。要想保证高校教学中心地位首先要改进高校及教师评价体系和评价方式,讲教学作为高校及教师评价一项重要评价内容。

(2)教师教学水平提高途径有限。目前绝大多数高校教师将教学工作作为一项按时、按量的工作任务,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的深入钻研越来越少,以至于教学能力提高缓慢,也无心于教学能力的提高。高等学校在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上以科研能力为主,对于教学能力培养重视不足,导致大部分高校教师有较为深厚的科研能力和学术基础,但是大部分高校教师缺乏教学理论和教学能力培训,以至于不能有效地将科研能力转化为教学能力,进而导致科研和教学脱节。在进入教学一线前大都拥有较好的行业知识积累和专业素质。然而,由于工作繁忙,教师们难以分身投入教学交流工作,近年来缺乏在行业和领域热点和前沿领域的科研、学术交流以及教学、科研进修,知识更新和“教研相长”也就成为了问题。解决这一问题还应加强新教师的引入,在教师评聘、考核以及工作量计算等方面拉通教学与科研任务,允许教师一段时间内有所侧重又全面发展,充分解放教师,使之有机会“充电”。

(3)高校科学研究对教学支持不充分。将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融入到教学中不仅是大学科研成果传播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同样是人才培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前一时期我国高等学校的工作重心在科学研究上,并且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高校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相互独立,科学研究成果不能快速融入到教學中。

(4)专业方向与基础课程联系不足。基础课程的学习是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但是由于每个专业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进而每个专业要求学生对同一门基础课程的不同内容的掌握的程度也不同。目前高校中,同一门基础课程所讲授的内容一致,并不能根据专业特点针对性地增减一些内容,导致基础课程对专业课支撑力度不足。需要开通一条专业对基础课程的反馈机制,使基础课程的开设能更好地服务于专业课程。

2 高等学校教学发展困境解决措施

高等学校教学发展困境有认识上的也有制度方面的,为了扭转高等学校教学发展的不利局面,要从思想引导、政策制定、行政干预等方面促使高等学校冲破教学发展桎梏,加快教学发展。

(1)明确高校教学中心地位。要扭转高校教学发展桎梏,首先要扭转高校科研第一的发展思想,从思想上确立教学在高校的中心地位。首先高校领导层要统一思想,明确教学的核心地位;其次各级领导加强教学中的地位的宣传;最后各级教师在思想和在行动上落实高校教学的中心地位。endprint

(2)改革高校和教师评价体系。高校和教师的评价体系决定了高校和教师的工作重心。为了保障高校的教学核心地位,要改革高校和教师的评价体系,增加评价体系中教学所占的比例。量化高校的教学工作,使教学工作在量、质等方面均得到合理的评价。教师在教学投入方面存在的问题仍是教学主体和价值引导的问题,应使教师在教学方面的投入真正得到认可,能够记入职称评聘、岗位考核,同时能够灵活调整指标体系,使教师能够更新知识,做到“教研相长”。

(3)在人才引进方面确立教学中心地位。当前人才引进的主要考虑因素多为科学研究能力,对于教学能力的考量较少。在教学能力培养方面,多采用新教师自主学习、自身领悟的“自然生长”方式。应在人才引进时对教学能力和潜力进行测评,有所侧重地引入部分教學有专长的新教师;在高水平人才引进时也应考虑除科研方面的院士、教授外,将各级教学名师、具有丰富教学成果教师也纳入其中。

(4)在职称评聘、工作考评方面保障教学中心地位。在非基础课程教学专业中,职称评聘、工作考评的过程中教学成果往往限制在“底限”,即必须达到的条件,对于教学奖励特别是年轻教师的奖励认可不足。建议在提供专业课程的学院拉通教学类与科研类的评价方法,认可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的教学获奖,能够刺激教师更积极地投身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效果。

(5)以课堂为引导增强科研向教学的转化。高校科研对教学的支持主要途径主要有教师课堂讲授和学生参与实验两种方式,其中教师课堂讲授是新理论、新方法、新成果传播推广的主要途径,学生参与实验侧重的是人才培养,并且课堂讲授是参与实验的基础,通过课堂讲授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理论,引发学生兴趣,进而引导学生参与到实验中,由此可见课堂讲授是科研向教学转化的基础。提高具有新成果的教师授课力度,可以促进教师将新成果融入到教学中,并且拉近学生与最新研究成果的距离。

(6)鼓励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组织方法与教学方法。教学改革的规划是根据社会需求,适时调整课程内容及其比例,提升实践教学内涵,新教学方法的采用由前沿课程向基础课程推进逐步推进。具体方案是每学期开会讨论课程及其内容的增减;实践教学中采用鼓励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双语课程和以及部分专业选修课程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新教学方法在传统课程中的应用需经过会议讨论来决定。

(7)在基础课程设置和教学效果考查中建设院际联合、专业为主的体系。专业办学的主体是学校,教师是课程的提供者。然而在当前管理的体系下,专业教学管理过程中对于基础课程的难度设置和教学效果考查接近于零。基础课程在专业知识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分量,如力学之于工程学科、数学之于优化学科,因此学院应考虑联合基础课程开设学院,建立已专业建设者为主、同一专业所有课程设置与考核拉通的“纵向”体系,才能在总体上更好完成专业课教学。

(8)以学生竞赛为契机引导教师教学。成立学科竞赛协会,定期组织活动,请参赛的老师和学生开设讲座,让学生有机会与名师名家机型面对面交流,对国内外影响较大的学科竞赛进行宣传报道,提高师生参与兴趣。利用网络资源建立专门网站,使师生及时通过网络获得有关学科竞赛的相关知识和信息。建立健全学科竞赛激励机制,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创立教师创新评优制度及新奖金制度。构建实践平台,培养创新应用能力,实行教学方式多元化,从实课外实践活动,建立学科竞赛基地,提供实践环境。通过以上方式引导教师展示自己的所学特长深入到学生培养中,拓宽高校的人才培养途径,提升高校人才培养效率。

教学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最直接手段,教学水平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确立教学在高等学校的中心地位,有助于增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能力。本文列举我国高校教学发展的主要困境,并研究了相关的破解措施,提供了强化高校教学工作的方法,助力高校教学水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淑敏.高校加血中心地位的决策保证[J].当代教育论坛,2008(3).

[2] 汪世清.教学中心地位的实践与理论探讨[J].内蒙古财金学院学报(综合版),2005(24).

[3] 张玉堂.功利化背景下高校教学中心的偏离与回归[J].甘肃高师学报,2013(9).

[4] 李广.回归教学:大学教学评价的基本价值追求——以东北师范大学为例[J].教育研究,2016(9).endprint

猜你喜欢

瓶颈高等教育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突破乡镇地区幼小衔接的瓶颈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在突破瓶颈中成长
点击图象问题突破图象瓶颈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