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药剂学》课程教学质量的实践与创研

2018-01-24尹书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48期
关键词:药剂学提升

尹书

【摘要】创新创业发展是国家提出的一项重大而长远的举措,也是医药科技产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笔者通过对课程教学实施的改进和创设,实践证明,把握以下教学环节,可有效的提升课程教育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提升 药剂学教学质量 实践与创研

【中图分类号】G642;R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8-0213-01

一、深刻研讨和把握药剂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点

药剂学发展历史久远,据考证约在50万年前,已有了医药活动。最早的药学源于对“火”和“酒”的认识和利用。此后,《诗经》中记载了3200多种药物,春秋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古书中,已记载353种药物,包括动植物和矿物类等药材。深入研究和把握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知识要点是做好该门课程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也是提升药剂学课程教学质量的动力基础。

二、课前充分备课,创设高效课堂教学效果

药剂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很多学科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教师应注重充实自身的专业知识,课前充分备课,做到“三备”,即备教材、教学内容,备学生,备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各环节。以传统教学模式板书和教师的讲授教学,向学生传输知识信息,途径较单一,知识信息量少,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教学效果不佳,也浪费了大量时间。随着计算机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教师应充分运用好这一現代教学手段,平时注意收集积累课程相关素材,认真制作课件,变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为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影像等多媒体素材的内容而予以生动显现,图文并茂,课堂知识信息传载量也增大,课堂气氛得到了活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的教学效果得以提升。

三、适时更新药剂学课程知识,丰富教学内容

随着当前现代药剂学、药剂学分支学科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新颁布的法规文件,如《中国药典》、GMP、GSP、GAP、GLP、GCP、PIVAS、DDS等,教师应对教材内容做适时的调整和补充,关注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方向,在完成大纲要求的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可拓展性地讲解一些学科上的新知识和新动向。如发展较快、较成熟的新辅料、新制剂、新技术、新设备、新递送系统等以丰富药剂学的内涵和外延。

四、校内实验与校外药企见习相结合以强化实践教学

该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同等重要。院校内的实验实训教学通常是在精选临床常见药物制剂,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丸剂;液体制剂,浸出制剂,无菌制剂,软膏剂,栓剂等;以及药物制剂稳定性,处方分析,药学服务等实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教学完成上述药物制剂的制备,从而使学生掌握常见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生产工艺,质量控制,临床合理应用以及药物制剂的研究和实验设计方法,以具备一定的专业实践技能。

五、教学活动与医药产业对接,教会学生所学知识的应用

药剂学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其显著特征是与医药企业生产实践密切联系,涉及面广,专业性强。课程教学授课过程中,应该对每一章节所学习的知识内容,注意说明或显现与药企生产实践一线岗位任务相互对接的理论知识及能力要求。如在学习了粉碎、过筛、混合的含义、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之后,在学习常见药物制剂如散剂、颗粒剂与胶囊剂等的制备方法时,就应该与之前所学习的粉碎、过筛、混合的常用方法,生产设备及操作注意事项等知识要点的应用相互对接。

六、案例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传统的讲授教学方式较为机械,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也较为被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吸收知识的效果也不好。应用案例教学,教师可结合教学进度提前把案例发给学生并提出一些问题,要求学生按要求去研讨案例、搜集资料,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如学习了片剂的附加剂和常用辅料之后,在学习片剂的制备或者实验教学时,就可以提出淀粉在片剂制备中,可作为哪些辅料来应用?让学生带上问题去主动思考解答。变被动教学为主动教学,学生成为了教学的主体,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搜集资料筛选解答问题,学生也学到了更多知识,扩大了知识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应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方式,自主学习的能力。

七、积极开展科研,以促进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教师可结合自身专业特长、知识的积累开展科研活动,把教学与科研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以促进自身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的提高。在常规的教学中,我们需要根据大纲要求以及教材内容把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教师通过开展科研活动,可将自己亲身经历的科研过程、科研经验例如学科的发展前沿或科研成果、行业管理规定、科研工作的专业技能规范要求等分享于教学活动中来,能对传统学科的专业知识有更为透彻的理解,在课程授课时可显得更加生动、有趣、细致、具体,精益求精,尤其在实验实训教学指导中,易于观察出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以引导并创设学生观察现象,发现问题,积极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更注重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八、渗透药学职业道德素养的教育

医药院校是培养具有良好的药学职业道德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而药学职业道德则是一般社会道德在医药领域的特殊表现,它是调整药学人员与社会之间、药学人员与服务对象之间、药学人员与同仁之间等人际关系必须遵循的根本指导性原则。因此,在药剂学课程的理论和实验教学中都可渗透药学职业道德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例如组织药品生产经营活动时,对药用原辅料的质量要求,卫生环境的要求等方面,都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保证药品质量,保障公众用药安全,维护公众身体健康和用药者的合法权益,全心全意为公众健康服务。

九、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

通过对药剂学课程的授课学习,科学、全面、客观的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可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结合我院校实践情况,实践中对学生课程学习的成绩总评,通常在学期末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评价,一是学期末卷面考试成绩可占总评成绩的60%,二是课程实践技能的考试,包含每次实验实训报告书写的成绩占总评成绩的20%,三是期中的测评成绩占总评成绩的10%,四是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包含课堂提问分值,占总评成绩的10%,通过上述四个方面综合的评价出学生课程的总评成绩。当然,还会有更好的、科学的、客观的评价方式,以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不致于挫伤到学生的自尊心,以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

总之,改进和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上述内容,仅是我们在药剂学教学方法改进中的一些粗浅尝试,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和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进入,教师将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不断的学习、不懈的实践,积极探索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才能顺应药学教育发展的世界潮流,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药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国杰.药剂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5.

[2]龙晓英.流程药剂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12.

猜你喜欢

药剂学提升
新形势下药剂学在临床中的应用
浅谈基因药学实验技术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如何提升高职院校语文教学质量
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药剂学理论教学改革的思考
中药药剂学双语CBI教学理念的探索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物理药剂学课程开设现状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