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改进路径分析

2018-01-24李宝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48期
关键词:改进路径高校思政教育

【摘要】现阶段,教育制度越发完善、教育水平逐渐提高,对于高校思政教育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处于互联网视域中,高校思政教育直接决定了学生良好作风的培养情况。基于此,本文结合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现状展开分析,进一步提出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改进路径,希望为提高思政教育质量、完善高校教育系统带来有效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视域 高校思政教育 改进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8-0072-02

1.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现状

1.1教学内容相对陈旧

智能手机不断普及,使得网络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学生作为新媒体实践者和使用者,对于新鲜事物有着极强的研究兴趣和接受能力。可是,當前高校思政教育的工作依旧停滞于板书讲授层面,没有及时融入网络中有价值的教育视频、图片等信息,造成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1.2教学理念过于落后

处于网络时代中,高校学生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价值观、人生观均发生了极大变化。高校思政教育人员没有及时调整教学理念,没有做到与时俱进,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再加上教师对于学生心理变化了解不足,使得教学工作的推进难以得到提升。

1.3缺少信息的有效引导

互联网背景下,人们成为信息接受者、传播者以及生产者,阅读时间过少、咨询传播过快等特征造成信息传递过程中发生偏离真实的问题。高校学生在网络平台中搜索知识的时候,非常容易被虚假信息影响。而学生信息判断能力的缺失,也表明了高校教师缺少信息正确的引导。

2.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改进路径

2.1借助于信息技术丰富教育内容

处于互联网时代中,人们沟通能力大幅度提高,面临着繁杂的信息来源,使得资讯传播空间、时间的限制被打破。对比于传统高校思政教育的单向、封闭式传播特征,网络信息受众的地位大大提高,信息更新与共享程度也随之提升,有效丰富了思政工作教育素材和内容。针对这种情况,高校思政教育人员必须及时更新和完善教育内容,仔细整理与筛选教学素材,以社会中热点问题作为教学案例,正确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育表现形式的拓展,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2借助于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模式

互联网传播隐蔽性和实时性特征,为高校思政的教育工作推进提供更加宽阔的平台。教师正确使用网络平台分析学生所关注的社会问题以及学习情况,学生也能够在网络平台中对教师进行学习咨询。对于传统教育方式过于单一的缺陷,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积极融入微信平台、微课、微博等方式,创新现有的教学模式。重视双向教学,带领学生共同开展课堂汇报、研讨会、翻转课堂、主题辩论等,把教育工作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里。此外,充分发挥出网络渗透性特征,借助于微信群、QQ群形式来实施隐蔽式教育,把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主动和学生进行沟通,缓解学生对于思政教育的抵触心理,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思政教育的情感认同,引导学生树立思政导向,实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2.3借助于信息技术培养思政教育理念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融合互联网思维,应该及时创新教学方法,将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树立社会核心价值观当作教学目标。高校只有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自主思考等能力的培养,才可以理性、准确的判断各类社会信息,将思政理论应用在实际生活里,从而提升学生政治素养和思想道德。同时,对高校学生展开系统的文化教育,帮助学生深刻体会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现实意义,避免学生受到不良思想影响。

2.4借助于信息技术优化网络环境

针对不良文化造成的文化环境消极影响,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和学校及时沟通,改善网络环境。职能部门建立起针对学校网络的专门监管平台,与公安网监、通信管理、文化执法等部门形成管理合理,充分调动各种有效资源与方式进行网络管控。加大网络信息的监测力度,真正意义上做到防患于未然,一旦发现恶劣行为必须给予严厉打击。增设举报网站、信箱、电话,全面落实举报奖励的制度,深入净化网络环境。正式进行思政宣传阶段,学校应该以增强学生网络素养作为入手点,通过自律方式弥补他律的缺陷,从根源上优化网络空间。积极推动网络环境净化的活动,把思政教育的实践项目及任务落实到个人,逐渐形成学校、社会一体化的综合治理模式与防控体系,高质量完成思政教育的目标。

3.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必须深刻认识到思政教育的现实意义,采取有效的手段促使思政教育创新和改革。互联网视域下思政教育改进应该勇于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实践和理论的结合,转变思政教育的传统观念,充分锻炼学生个人能力。只有科学整合与优化教学资源,持续完善教育制度,才可以实现教学效果的增强。

参考文献:

[1]赵靓.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改进路径[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2):79-80.

[2]王帅.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改进路径研究[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7(03):52-54.

作者简介:

李宝(1988-),男,汉族,江苏盐城人,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

猜你喜欢

改进路径高校思政教育
社会热点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体验式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中国与东盟小多边安全机制的构建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