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创新内容的探讨

2018-01-22李凤娟

赢未来 2018年27期
关键词:探讨小学语文

李凤娟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部组织编写的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也在各年级开始试用。统编本教材融入了我国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语文教师也要在课堂中切实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关键词:小学语文;统编本;创新内容;探讨

统编教材必须落实“以德树人”的教学根本宗旨,语文教育要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让小学生在汉字文化,古代启蒙读物,古代文学作品,历史名人故事,文化艺术以及文化常识和民族民风等语文知识的学习中。

一、强化小学语文的文育教人

统编本语文教材中,古诗篇目明显增加。整个小学语文教材中六个年级12册课本,一共有古诗文一百二十九篇。而统编版教材比起人教版增加了很多古诗文,而且编入的文言短文朗朗上口,浅显易懂,能够让小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了解人和社会以及自然的关系,对培养学生的品德也有很大的帮助。新课改要求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必须联系实际。小学语文对学生有启蒙作用,但是在现代化的新型教育形式下,语文教师应该摒弃传统教学模式,运用创新型的教学方法,在语文课堂中融入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例如,在“日积月累”的栏目学习中,成语,名言警句,谜语,谚语,歇后语,以及一些文化常识等等,都是拓宽学生知识视野的良好渠道。通过日积月累的学生也可以感受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像楹联中的平仄對仗,学生可以从日积月累中汲取所需要的知识养分,最终成就自己优良的品德。日积月累中也有有关时间的相关知识,这时教师除了让学生浏览和朗读这些文字,同样也应该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守时的意识,不能虚度光阴,要合理的利用时间去做有意义的事情。

二、在语文课堂中运用双线组织单元

统编本教材在单元的组织方面也有明显的变化,相比较人教版,统编教材不再是单一的以人文主题组织的单元知识,而是采用“双线组元”的教学文本。这样的两条线索内容可以将课本分成两个方向,在形成一条贯穿教材的明显线索的同时,也会有一条融合语文学科的最基本知识,形成了知识能力训练的系统。双线组员的教学方式有利于语文课本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样的文本内容对语文课程的改革有着积极的意义,也体现了语文的学科规律。统编本教材考虑到课文与本单元主题的契合度,也考虑到了单元学习中语文知识以及训练的内容是否合理。统编版课本教学侧重于从语文传统知识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素养,补全了以往教学形式偏重人文意义的感悟的漏洞。采用“双线组元”,也体现了语文学科教学的本体意识。语文课程的教学应该有自己的知识体系,能力体系以及训练体系,要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以及品德素养作为语文课堂的主要任务,加强语文训练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课堂教学,能够大大提高语文课堂的活跃程度。

三、统编教材凸显目标意识

统编教材的阅读教学除了课后的思考题目,也在单元导读中明确指出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统编本教材一改传统的单元导读方式,不在运用文字的表述方式,而是将一句话,一副图和一个标签融入到单元导读中,言简意赅的语言和图案可以让学生很快的了解到本章节需要学习的内容。统编本教材目的安排有序,例如在“读”的训练上,低年级注重纠正朗读训练的正确性,而从二年级开始,就开始练习默读;中年级则侧重有感情的朗读和分角色朗读,逐渐提高默读的速度,可以做到在朗读的同时也能够就提问进行思考;而高年级训练的重点就是提高默读浏览的速度,使自己的有感情朗读,带着问题阅读的阅读方式也更上一层楼。

四、注重学生的阅读方法以及阅读策略的运用

统编本教材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对于小学语文来说也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学会阅读,能够运用阅读策略进行有效的阅读。在统编本教材中,从低年级开始就特别注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和方法的培养。例如在《葡萄沟》课文中,会有这样的小插画“联系上下文,我知道了五光十色的意思”通过插画这种种方式引入思考的问题,学生在阅读中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统编本教材中也体现了教学理念的创新,以及实践教学的内容,例如在三至六年级都设置了有关阅读策略的单元,让学生进行预测阅读,提问阅读,并提高阅读速度,以及带着目的阅读。虽然统编本教材只设置了四个阅读单元,但是教师要在语文课堂中发挥作用,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方法和策略意识,通过阅读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同时也要注意阅读策略的训练也要同语言文字等实践训练活动结合起来,在我们理论内容的讲述中也要结合实际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统编本教材中的自作体系

在传统的教材体系中,对习作教学的关注偏弱,习作内容课时较少导致学生缺乏写作训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统编本教材则大大加强了阅读写作训练,包括写作小练笔,大作文,习作单元这三种途径,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小练笔坚持读写结合的教学理念,写作练习的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字数不多,需要教师适时安排,让学生在日常的语文学习中学以致用,只作为课堂练习,更加具有针对性。而大作文每个单元都会有一次,主要是根据本单元的内容安排写作训练,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明确的目标中可以开拓思路。而习作单元的设置也是统编本教材的一大创新,按照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规律,统编本教材将写作的关键安排到每一册课本中进行强化。并且习作单元的内容也具有创新意义,例如三年级上册的“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不再是以往抄写的内容,而是关注小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周围事物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可以在日常事物的观察中爱上写作。

总结

综上所述,教材作为教学系统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统编本教材中融入创新点,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影响深远,也符合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相信随着统编本教材的全面使用,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会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参考文献:

[1]温儒敏,如何用好“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J],小学语文,2017(7).

[2]陈先云,林孝杰,向瑞,部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亮点及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主编答本刊记者问[J],小学语文,2017,10.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2).

猜你喜欢

探讨小学语文
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