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舞蹈课艺术表现力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探究

2018-01-22周靖雯

赢未来 2018年27期
关键词:艺术表现力高校现状

周靖雯

摘要:体育舞蹈是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一门新兴,将体育和舞蹈有效的结合,是体育项目,也是一种表演艺术,其艺术表现力非常强。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加强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目前,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的舞蹈技巧的训练,忽视了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导致体育舞蹈在表演的时候缺少艺术魅力,达不到最佳的表演效果。文章中从高校体育舞蹈表现力的教学现状入手,分析教学的现状,提出几点改善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体育舞蹈课;艺术表现力;现状;对策

体育舞蹈是利用人体的动作,借助相应的音乐节奏来表达情感的一种活动方式。体育舞蹈将体育、艺术和舞蹈等内容有效的融合,是一种表现力强的体育活动形式。体育舞蹈具有其自身的魅力,受到高校学生的喜欢和学习。目前,高校体育舞蹈的教学中,过于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和舞蹈技巧的学习,忽视了对学生舞蹈艺术表现力的培养,使得体育舞蹈失去灵魂,缺少表现力和感染力。因此,高校体育舞蹈课教学中应当重视艺术表现力的培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高校体育舞蹈课艺术表现力教学的现状和原因

体育舞蹈是高校体育中的新兴体育项目,受到学生的喜欢,体育舞蹈教学在不断的推广。目前,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学生表演中的技巧学习,忽视舞蹈的艺术表现力展现。高校体育舞蹈课程中,艺术表现力教学质量较低,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不佳,体育舞蹈课程中,教师很少讲述艺术表现力的内容,学生表演中也很少应用,大多数学生重视表演技巧。也有一些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具有一些感染力以及表现力,在实际的教学中缺少有效的引导,体育舞蹈失去其原有的灵魂和魅力,是现阶段体育舞蹈课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高校体育舞蹈课教学中缺少艺术表现力,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课堂教学忽视艺术表现力教学,很多高校在体育舞蹈的教学中,仅仅是为了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教学态度不够端正,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舞蹈技巧和技术的训练,没有投入相应的时间和精力加强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出现错误的价值观导向,认为体育舞蹈只是学习舞蹈技巧。第二,课程设置缺少合理性。目前,大多数的高校在体育舞蹈课设置时,注重技巧训练,缺少艺术表现力相关课程,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也是高校体育舞蹈课缺少艺术表现力教学的重要原因。第三,学生缺少艺术表现力的正确认识,高校体育舞蹈课的教学中,学生自身对艺术表现力缺少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是艺术表现力缺乏的一个重要原因。不少学生的艺术素养有待提高,对艺术表现力的认识不足,难以通过体育舞蹈动作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高校体育舞蹈课艺术表现力教学的有效策略

1、强化教师对艺术表现力的关注和认识。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学中,教师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教学活动也是学生和教师互动。体育舞蹈是体育和舞蹈的结合,包含着体育和舞蹈两者的元素,在教学中的过程中,应当注重情感的表达,教师重视自身情感表达的培养,让学生感受其内心的情感变化,引导学生借助肢体语言来表达自身的内心情感。同时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和学生的互动与交流,相互之间进行情感的交流,利用体育舞蹈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体会艺术表现力的来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优化高校体育舞蹈课堂设置。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以课程设置作为基础,教学设置中不仅仅局限于教学内容的设置,同时需要设置相应的考核方式。课程内容设置影响到课堂教学内容,考核内容设置影响课堂教学重点。因此,想要提高体育舞蹈教学的艺术表现力,需要不断优化体育舞蹈教学内容,注重学生舞蹈技能和技巧的锻炼,同时促进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在考核内容的优化中,改變以往舞蹈技巧熟练程度的单项考核方式,将艺术表现力考核纳入到考核内容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艺术表现力的学习,实现技巧和情感表达的共同发展。因此,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应当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3、加强学生心理素质和艺术素养的培养。高校体育舞蹈课教学中,提高艺术表现力不仅仅是优化课程和提高教师认识,同时需要加强学生的培养,让学生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艺术表现力,加强学生自身艺术修养的培养,增强学生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第一,强化学生心理素质。高校体育舞蹈中,学生缺少艺术表现力,学生的心理素质是重要因素。在实际的体育舞蹈教学中,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性格特点,采取有效的训练方式,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如教师可以利用高标准训练和模拟赛的训练方式,加强学生体育舞蹈心理的培养。在日常的训练和教学中,教师以严格的要求和标准要求学生,保证每个体育舞蹈动作的质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模拟赛训练中,教师通过模拟真实的比赛场景,开展相应的体育舞蹈比赛,加强学生体育技巧和艺术表现力的培养,让学生了解自身优势和不足,加强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第二,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在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需要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结合音乐展现体育动作,加强学生舞蹈节奏感的培养,促进音乐和体育舞蹈动作的融合。如拉丁舞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相应的口令,让学生开展相应的节奏训练。音乐风格的不同,其意蕴和情感也会不同,相应的体育舞蹈动作也会不同。教师可以采取对比法,让不同风格的音乐组合在一起,让学生利用舞蹈动作表象音乐情感。另外,需要重视学生基本功的训练,如芭蕾舞以及爵士舞等,需要加强基础动作的锻炼,是学生艺术表现力展现的基础。

三、结语

体育舞蹈是一门综合体育、舞蹈以及音乐的综合性体育项目.高校体育舞蹈课教学中,应当重视艺术表现力的培养,展现体育舞蹈的灵魂和魅力。在实际的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加强教师艺术表现力的认识,优化课程设置,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参考文献:

[1]曹茜.论高校体育舞蹈课艺术表现力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17(11).

[2]何毅萍.高校体育舞蹈课艺术表现力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4(24):81-82.

猜你喜欢

艺术表现力高校现状
花样滑冰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的培养途径
谈中学舞蹈教学中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策略
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艺术表现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浅析打击乐和音乐撼人心灵的艺术感染力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