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扮靓江湾美镇

2018-01-22赵廷虎刘辉

当代党员 2018年1期
关键词:中村大发武陵

赵廷虎+刘辉

“绿色+城乡”——努力把城乡建设做美,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打造山水城市,培育特色小镇,建设美丽乡村,注重延续城市文脉和保护农耕文明,力求体现自然美、人文美,让自然与人文、城市与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2017年12月5日,万州区武陵镇椅城路。

天刚露白,场镇居民周大发就起身出了门。

漫步在宽阔整洁的景观大道上,周大发不时伸展着身子。

两旁行道树苍绿如染,掩映着一座座特色民居。

青砖黛瓦,红柱白墙间,点点灯光逐渐泛起。

不一会儿,周大发就沿着大道来到了移民广场。

不少居民也陆续从各处向广场走来,为晨练做着准备。

此刻,东方朝阳初升,不远处的江面上,漾起粼粼金光。

随着过江邮轮一声汽笛长鸣,静谧的江湾小镇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汉风”塑镇

周大发是武陵镇广播站的退休职工,如今已年过七旬。

只要天公作美,每天清晨,周大发都会沿着广场转上一圈,欣赏自己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小镇。

在周大发的脑海里,武陵镇的变迁可谓是一波三折。

“年轻时,生活在老镇子里,街道虽然不宽,房子也很老旧,但是却很有歲月的味道。踩着上百年的石板街,听着茶馆里的古闻逸事,生活多了些恬静和怡然。”周大发说。

然而,三峡库区蓄水之后,老场镇没入水中,新建移民新城虽添了许多现代化设施,但在周大发这样的“老武陵人”看来,却早已没了味儿。

“武陵自古便是重镇要地,不少文人骚客流连于此吟诗作赋,还出土过武陵汉阙等国宝级文物,历史文脉才是新镇建设的根和魂。”武陵镇党委书记刘厚荣说。

后来,武陵转变场镇建设方向,多次邀请专家学者到武陵考察,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确立了以“汉风为主,兼容各历史时期古闻逸事”的特色风貌改造计划。

“我们制订完善了《武陵镇特色小镇实施方案》,将场镇街面房屋全面纳入风貌改造计划之中,主打汉代文化特色,让青砖黛瓦、红柱白墙相映成趣。”刘厚荣说。

此外,在公共地块的风貌改造中,武陵镇也下足了功夫。

“我们对车站、休闲广场等地方实施了景观提升工程,增添了汉阙、汉代文化墙、贵妃像、浮雕等景观设施,并镌刻了诗词名句、古闻逸事,使之成为武陵展示自身历史文脉的窗口。”刘厚荣说。

如今,沿着广场漫步,周大发总会去触摸立在广场的汉柱浮雕,读着镌刻在墙上的诗词,沿着长长的文化长廊,看遍“大禹治水、许逊修道”等古闻逸事……

在这里,周大发忆起了过往,武陵找回了自己的根和魂。

民俗“新生”

2017年12月10日,武陵镇源阳社区。

在社区居民院坝内,一场“板凳龙”教学表演正在进行。

现场,“板凳龙”表演者曾华荣和王荘正聚精会神地演示着各种“板凳龙”动作。

两人忽而高高站立,将“板凳龙”举过头顶,摇晃着龙身,显出腾跃的架势;忽而侧身微蹲,将“板凳龙”左右扭动,好似龙身在云雾中翻腾……

动作干净利落,极富技巧性,引得一旁观摩学习的数十名学徒连连叫好。

“看来大家对‘板凳龙的热情越来越高了。”站在一旁的市级“板凳龙”非遗传承人谭宗权目睹此景,脸上满是笑容。

武陵自古就有舞“板凳龙”的习俗,谭宗权更是从小就跟着父亲学舞“板凳龙”,立志要把“板凳龙”发扬光大。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移民搬迁之后,镇上的“板凳龙”表演越来越少,也没有年轻人愿意去学。

“那段时间,日子过得特别苦闷,感觉‘板凳龙快被人们遗忘了。”谭宗权说。

武陵镇党委、政府很快察觉到这一现象。

“特色小镇建设离不开民俗文化支撑,丢失了民俗文化也就丢失了烟火气息。”刘厚荣说。

很快,镇文化干部就行动起来,一边寻找传承人,一边邀请谭宗权出山传承“板凳龙”。

“他们找到我时,我真不敢相信还有人愿意学习这门技艺。”

然而到了教学地点,看到整整齐齐的十几支队伍手持“板凳龙”列队时,谭宗权的眼眶湿润了。

如今,在武陵镇党委、政府的全力推广和谭宗权的细心传授下,武陵“板凳龙”重获新生。

“我们积极开展技艺培训,培养‘板凳龙传承人,组建了18支表演队伍,在节日庆典和丰收时节,都会组织‘板凳龙表演,‘武陵板凳龙还成功列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刘厚荣说。

如今,“板凳龙”已重回武陵人的日常生活,武陵镇党委、政府仍在逐步挖掘培养“龙舟传承人”,酸酢肉、深水粑制作技艺的传承人……

借“文”兴村

2017年12月5日,武陵镇下中村。

一大早,重庆如美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元太就来到了村子里。

沿着自家经营的果园一路察看,杨元太来到了一处工地旁。

“师傅们,这块坡地有点陡,把地基给我打牢固了,要确保安全。”

杨元太一边检查着施工进度,一边叮嘱道。

原来,这块坡地位于果园的高处,杨元太准备在此修建一座观景平台。

而顺着这块坡地举目望去,四周满是荔枝、桂圆等特色果树,一汪清池处于中心,亭台长廊环绕而建,颇有些景致。

谈到这座果园,还有个更响亮的名号——“大唐荔园”。

这别致的名称背后,正体现着武陵镇借“文”兴村的发展思路。

原来,武陵镇是传统工业大镇,造船等工业十分发达,农村发展却相对滞后。

在打造特色小镇的过程中,武陵镇党委、政府逐渐把目光聚焦到各个村子,提出“依据各村资源,借力历史文化,打造‘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

“农村兴,需产业兴;产业兴,需人才聚。我们先后引进了20余家农业企业,作为发展产业的中坚力量。”刘厚荣说。

常年在外打拼的下中村商人杨元太也在党委、政府的号召中回到了下中村。

“下中村历来就有种植荔枝的历史,回来后,我就流转了土地,种起了荔枝。”杨元太说。

刚开工不久,镇干部就找到杨元太,给他提了一条建议。“据说唐朝杨贵妃曾经到武陵游玩品尝荔枝,镇干部建议我根据这一史实,建一个集历史人文、游玩观赏、生态采摘于一体的农业公园。”杨元太说。

说干就干,杨元太请来西南大学城市规划学院的专家学者,根据杨贵妃的生平事迹,在园内布局了“八亭十二景”,建成了“大唐荔园”。

除此之外,武陵镇还根据“龟蛇锁江”“许逊修真”等传说在石桥村、禹安村等地打造了“石桥水乡湿地公园”和“木枥观国际休闲度假区”等旅游景区。

“因地施策,借‘文兴村,让武陵镇的乡村走上了特色发展之路。”刘厚荣说。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村大发武陵
三姐妹
樱花树下的誓言
来,做个小侦探疏忽的罪证
毛泽东在中村插牌分田
『武陵追梦』湖南省文艺家采风创作活动艺术作品选
自作诗《武陵追梦》(书法)
最后一次机会
只要“怀才”,就不会“不遇”
一次成功的破袭战——谈奇袭武陵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