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澜沧县东回镇玉米纹枯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

2018-01-21肖如坚

农业工程学报 2018年32期
关键词:菌核抗病纹枯病

肖如坚

(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东回镇农业服务中心,云南 澜沧 665600)

近年来,由于澜沧县东回镇气候异常,玉米连续多年在同一个地区种植,土壤中病原菌积累量不断增高,防治措施不到位等原因影响,玉米纹枯病有逐渐流行扩大的趋势。根据田间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玉米纹枯病发病率在13.5%-70%左右,大范围流行年份,病株率达到90%以上,严重损害到玉米产量和品质。因此,玉米纹枯病防治,要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兼顾的原则,有效控制玉米纹枯病病原菌的发生和传播,最大限度的降低经济损失。

一、玉米纹枯病的发病症状和发病规律

1、玉米纹枯病发病症状

玉米纹枯病属于土传病害,病原菌为立枯丝菌核,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除了危害玉米之外,还可以侵染水稻、小麦、高粱等禾本科作物。玉米纹枯病主要危害玉米叶鞘、果穗和茎秆,先在叶鞘和苞叶上产生危害,生长出圆形或不规则的病斑,病斑颜色呈现淡褐色,水渍状,患病部位和健康部位界限明显。病斑连成一片后,形成大型的云纹状病斑,病斑中心呈现灰黑色或草枯色,边缘为深褐色。当田间湿度较大时,病斑表面可以生长出一层菌丝体,一开始菌丝体为白色的小绒球,随后逐渐变成褐色。茎秆遭受危害后,会在茎基部节间同样会出现云纹状病斑。玉米穗遭受到危害后,会导致玉米粒皱缩、腐败。田间发病严重后,使得茎基部内部受到危害,不能正常灌浆,植株倒伏,枯死。

2、玉米纹枯病发病规律

玉米纹枯病菌核在土壤病残体中越冬。在玉米收获期间,大量菌核会落入到土壤中,第二年成为侵染源。当田间温度达到23℃,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菌核萌发,先是从玉米的近基部叶鞘开始侵染,后逐渐向植株上部蔓延。致病菌还会借助风雨向田间四周传播。通常情况下,玉米纹枯病在拔节期出现症状,进入抽雄期快速发展,玉米吐丝期、灌浆期危害严重,控制不好会导致田间快速传播。

二、玉米纹枯病发病原因

1、环境因素

玉米纹枯病发生严重程度与上一年田间致病菌数量有着密切关系。上一年玉米田间地块发病较轻,并制定了合理的轮作制度,土地较为干旱,通常情况下发病较轻。而在同一个地块连续种植玉米,田间湿度较大,越冬菌核数量较多,秸秆未进行妥善处理,施肥不合理,地势低洼,排灌不方便,均会导致田间病情严重发生。

2、气候条件因素

降雨量、温度、湿度、日照强度等气象因素是严重影响玉米纹枯病发生的重要因素。纹枯病属于高温高湿性病害,田间湿度较大,温度较高,很容易导致发病。玉米进入拔节期后,如果天气干旱,田间相对湿度较小,则很少发病。如果出现连续阴雨,外界温度维持在26℃以上,田间相对湿度达到90%以上时,就会导致纹枯病病菌在田间传播蔓延,田间湿度越大,危害越严重。

3、栽培管理因素

玉米纹枯病发生与种植密度、水肥管理有着密切联系。高水肥条件,特别是氮肥施入过量,导致玉米旺盛,生长较高,田间郁闭较早,使得田通风透光率下降,田间湿度增加,影响根系生长发育,降低玉米抗病性能,加速玉米纹枯病病菌传播蔓延。

4、玉米抗病性能

杂交玉米品种对纹枯病的抗病性能存在较大差异性,一般情况下,马齿型比硬粒型玉米更容易感病,而宽叶型比高而窄叶型玉米更容易发病。连续多年在同一个地块种植同一个玉米品种比当年引进的新品种更容易感病。因此要结合本地区气候环境种植制度,科学选择玉米品种。

三、玉米纹枯病防治对策

1、积极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

农民群众在选择玉米品种时,当地农技站和农业部门应该引导农民群众选择优质抗病品种,这样即便田间存在大量菌核,由于植株具有较强的抗病性能,也会降低发病率。现阶段由于高抗玉米纹枯病的杂交玉米品种较少,因此在今后工作中,应该加大高抗玉米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力度。

2、切实做好农业防治工作

(1)科学整地施肥

玉米播种之前,要对土地进行全面深松整地,通过深翻土壤,将菌核深埋土下,达到不能出土的目的。同时还要施入充足底肥,底肥要坚持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施入完全腐熟的有机肥,控制化肥,尤其是氮肥施入数量,增施磷肥、钾肥。同时还要控制合理的种植密度,避免田间种植密度过大。进入雨季后,要注意做好田间排水工作,均衡施肥,控制好氮肥数量,增施磷肥、钾肥、锌肥,避免植株旺盛生长,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和抗倒伏能力。

(2)合理轮作

连续多年在同一个地块种植玉米,并且种植同一个玉米品种会加速土壤致病菌积累,导致植株生长不良,纹枯病发病严重。因此应该制定合理的轮作程序,将玉米和花生、大豆、棉花等农作物进行合理轮作,有效降低田间病原菌数量。

(3)做好田间卫生工作

一旦发现田间存在发病植株,应该及时拔除,带出田间,深埋或焚烧处理,控制病菌蔓延。同时,还要清理田间杂草,减少病菌寄生场所。玉米收获之后,要及时清理玉米田,将病残体植株带出田间,焚烧处理。

3、药物防治工作

当田间发病率达到防治标准后,要科学选择农药化学防治。一般选择5%的井冈霉素水剂500 mL,或40%的纹霉星可湿性粉剂60 g,或50%的消菌灵可湿性粉剂40 g,兑水50 kg,间隔7天喷施一次,连续使用2-3次。在用药之前,一定要将感病的叶片和叶鞘拨除,这样才能提高防治效果。

猜你喜欢

菌核抗病纹枯病
淡紫紫孢菌微菌核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病及土壤环境对其定殖的影响
我国小麦基因组编辑抗病育种取得突破
向日葵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菌核菌丝型萌发特性
四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不同营养条件对羊肚菌菌核形成的影响*
高产优质抗病杂交油菜新品种娄文油99
5株梯棱羊肚菌菌丝生长特性研究*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及其防治策略
植物细胞内存在“自杀神器”
The Effect of Three New Fungicides against Rice Sheath Blight in Field Experi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