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中村小学音乐课堂歌唱行为习惯的培养

2018-01-20肖晓华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44期
关键词:审美体验养成新课标

肖晓华

摘 要:《小学音乐课程标准》里面明确指出:演唱歌曲是中小學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歌唱是感受体验审美情感最直接的手段。要使学生能自主学习,能培养良好的态度,最基础的是对学生良好的音乐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新课标 审美体验 歌唱行为习惯 养成 提高学些效率

一、正确的歌唱姿势(包括身体、口型、脸部表情)

好的歌唱姿势对歌手来说很重要,就像士兵射击和运动员奔跑一样。它需要正确的姿势,因此,老师必须正确引导学生的歌唱姿势。正确的歌唱姿势需要垂直站立,两脚稍微分开,站立稳固,头部挺直,眼睛平视,肩膀略向后移动,胸部自然张开,腹部自然收缩,下颏收回。感觉到仿佛由小腹到两肩之间形成一条直线。此外,你必须充满精神,有从容之感。坐式唱歌要求上半身自然垂直,直立,双腿分开弯曲,双手平卧在大腿上,看课本唱歌时,要双手捧着课本视唱。当他们被拍的时候,左手拿着书,右手用小动作轻轻划拍。总之,指导原则是正确的姿势有利于歌唱和身心的正常发展。

二、良好的发声方法

记得曾经去区里听过不少城中村小学的音乐课,或者去别的学校参加调研的时候,经过某些课室,总是听见学生兴致勃勃的在唱歌,声音响亮;又或者听见老师们在表扬学生唱的不错,就是声音不够响亮,结果再来第二遍的时候学生身的声音简直传遍校园内外。”喊叫是歌唱的死敌”,要特别禁忌儿童喊叫似的歌唱。第一学生在长身体的时候,如果大声“唱”到不如说是“叫嚷”, 喊叫的声音既伤害了他们脆弱娇嫩的声带,也破坏了歌曲美感的表达。那么长期下来使学生声音嘶哑是小事,更严重的会使学生声带拉伤、充血,造成严重的后果。第二,如此大声的唱,不但听不见同伴的声音、自己的声音,更听不见伴奏的声音,所以走音的现象就屡出不穷了。因此在发声和歌唱时,要在学生能够自然唱出的实际音域范围之内,最好用轻声进行短时间的练唱。

三、正确的呼吸方法

首先要使学生懂得呼吸在歌唱中是非常重要的,应掌握好,缓吸缓呼、缓吸快呼、快吸缓呼、快吸快呼的 基本歌唱呼吸练习法。记得在一次外出听课时,萧岗小学的颜园老师在上二年级《大海》一课时,在上课前就用了一个开火车的游戏,让学生进行缓吸缓呼的练习。当然一两节课的联系并不能看出什么效果来,但是如果长期的练习,那么学生在歌唱中的气息养成良好的呼吸习惯了,对学习唱歌就等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教师在教学时用正确的呼吸方法示范,指导学生进行练习。

第三,正确的呼吸方法是当今广为采用流行于世的胸腹联合呼吸法,吸气时空气由口鼻、气管吸入肺中, 胸腔随之自然挺起,有向上伸展的感觉。这是由于膈肌下降,加压于腹部器官,所以腰腹部也相应地扩张,但 不要过于突起腹部,而要自然适当,颈部肌肉要自然放松,不要紧张,也不要抬肩,吸气要根据需要而决定气 量大小,从而控制和运用气息。

第四, 结合实例训练歌唱的呼吸功能,例如,在内蒙古民歌《牧歌》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歌曲乐句要求,指导学生练习并掌握更平稳深沉的缓吸缓呼的歌唱呼吸方法。又如《游击队歌》的教学与演唱可以指导学生练习快吸缓呼的歌唱呼吸方法。

第五,要注意小学生的年龄和生理特点。对处于身体发育阶段的青少年,不应按照成人或专业培训的要求进行培训。重视课堂健康教育,保护青少年呼吸系统器官。

四、有感情的歌唱(音高、音准、音色)

音乐要以“情”动人。所谓“情”是指情感,唱歌面部要有表情,内心要有感情,教师应善于启发儿童丰富的想象,引发学生共同的情感。使他们能够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地歌唱,这样的歌唱既不损伤儿童的嗓音,而且能使他们的歌声产生协和自然的童声美。

案例片段:《小宝宝睡着了》

教师温柔地说:“静静地夜,小宝宝睡在摇篮里,妈妈轻轻地摇着摇篮,哼着温柔的歌曲哄宝宝睡觉。现在请小朋友表演宝宝和摇篮摇晃,老师来表演妈妈。”教师弹琴演唱,学生表演。在学生学会歌曲后,进行歌曲的艺术处理。“小朋友,妈妈哄你睡觉唱摇篮曲的声音是怎么样的?表情是怎么样的?歌曲的速度是怎么样的?”学生说妈妈唱摇篮曲的声音是轻轻地,很温柔,速度是慢慢地。眼睛温柔地慈祥地看着我,脸上带着微笑,边唱边拍着我的背,慢慢地我就睡着了等等话语。接着教师请学生反串角色表演。“现在老师来当宝宝,请你们来表演妈妈来哄我睡觉。看哪些小朋友表情最丰富,声音最温柔,眼睛里流露出对宝宝的关爱。”学生演唱时的表情、音色、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都掌握地非常好,歌唱状态都非常到位(抬眉毛等)。

孩子在情景表演唱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歌曲的力度、速度、音色等音乐要素。充分表现出了妈妈哄孩子睡觉演唱歌曲温柔的表情,充满爱意的眼神等神态。也掌握了优美、抒情、温和地摇篮曲音乐艺术形象。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之间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达和欣赏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引导学生掌握音乐的形式和情感内涵,了解音乐元素在音乐表达中的作用。所以教师应结合歌曲的艺术形象,在一定地情景教学中训练孩子的歌唱方法和习惯。紧密结合音乐艺术形象,正确运用音色,准确掌握音乐速度、力度, 学习拍子等内容。

五、养成良好的倾听的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习惯是学习音乐的前提。通过聆听,他们可以进入神圣的音乐殿堂。成功的音乐课需要大家的积极参与,需要锻炼和发展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对音乐及相关文化的音乐感知与欣赏、表现、创造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丰富审美情感,发展审美想象,深化审美理解,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得到有效改善。例如在教学《摇篮曲》的时候,学生可以听音乐模型来模仿母亲抱着婴儿、母亲摇篮的动作,或者与两个人合作进行摇篮。这样在倾听中使学生对摇篮曲有了一个直观的感受,为接下来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事实证明,对于城中村小学音乐课堂歌唱行为习惯的培养,提高了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为更好地进行音乐新课程的实践做下了铺垫。所以,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角度看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在具体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从细小之处入手,严格把好习惯关,让孩子能更好地学习音乐,提高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并终生享有音乐乐趣,并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人。

猜你喜欢

审美体验养成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浅谈审美教育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地位
童心 童眼 童耳
浅谈舞蹈演员良好个人修养的养成
分析素描训练与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养成
小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
航母舰员安全意识养成探索与实践
关注审美体验,让阅读变为“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