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态律动教学在高校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2018-01-20张焱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体态律动视唱练耳

张焱

摘 要:体态律动教学从音乐入手,引导学生聆听音乐,并通过身体运动去接触、体验、理解、表达音乐,使接触到的音乐要素得以显现。同时获得良好的音乐听觉,使音乐综合素质获得提升,是高校视唱练耳教学终极目标的体现。

关键词:体态律动;视唱练耳;即兴训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5-0227-01

体态律动教学是指由音乐伴奏,以身体动作做出反应,从而训练音乐节奏感的教学方法。体态律动教学过程使学生全方位地体验了音乐的韵律美,音乐综合素质获得提升,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高师的视唱练耳课也有节奏的训练,如节奏模仿、节奏听写等内容,但是形式过于单调,在教学工具上只有钢琴和学生的双手,有时甚至只有单手击拍。这样的训练是机械的、被动的,它只会使学生更加死记硬套的备记节奏。从学科教学的观点出发是无可置疑的,但如果忽视了音乐中真正的节奏概念,那么音乐表现将缺少活力和创造性。达尔克罗兹指出:“一切音乐教育都应当建立在良好的听觉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模仿和教学运用的训练上。真正的节奏概念应该充分利用律动予以体验和表达。”因此,现在高师视唱练耳中坚持推广体态律动的教学,其目的就是为了改变这一现状。

体态律动教学从音乐入手,引导学生聆听音乐,并通过身体运动去接触、体验、理解、表达音乐,是接触到的音乐要素得以显现。这时,人体就成了理解和解释音乐的乐器,学习者通过律动展示音乐要素,强化内心听觉,发展动觉,协调身心,获得良好的音乐直觉。

1906年出版的《达尔克罗茨体态律动教学法》中说明这种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于节奏韵律的直觉本能,和对音乐的情绪、表现的感觉,对运动平衡的感觉,以及培养有规律的运动神经习惯、训练有节奏的心理。达尔克罗茨将体态律动(节奏运动)、视唱练耳与即兴的音乐活动这三项基本教学内容视为“音乐教育中三个重要的分支”,被运用于我国的视唱练耳教学设计时,则根据我国音乐教育的实际作了相应的改编和创新。

1.根据指定节奏型唱音阶或分解和弦并配合固定节奏型的练习。如何科学合理的选择固定的节奏型来配合带节奏型的音阶,是使这一练习方式形成多层次节奏律动的关键。

2.二声部立体节奏。如右手拍高音声部、左手拍低音声部、角打单位拍。

3.、视唱与二声部节奏律动。这个练习要求口唱音乐旋律,手拍指定的节奏声部,脚走单位拍,既要唱得准,又要做到三个声部节奏和速度的统一协调。

4.多声部立体节奏。可以由一个学生独立完成,也可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还可以让不同的学生分别担任不同的声部合作完成。

5.视唱与多声部立体节奏。视唱与多声部立体节奏,是视唱与多声部节奏律动相结合的综合练习。这个练习对于锻炼学生不受其他声部的干扰,发展听觉的专著性、听觉的主动性选择与分配都有重要意义。

音乐即兴训练也是高师视唱练耳体态律动教学非常重要和有趣的部分。其训练方法灵活多变。教师通过即兴演奏的变化或语言、数字口令、视觉信号(卡片、板书、手势、点头示意),使学生能对感受、感知到的节奏变化迅速做出相应的反应(走或跑、动或止、重音或非重音,强拍或弱拍……)。它是培养学生注意的指向,集中性和分析能力、自动化反应能力,是着重于心智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的。

学生随教师的即兴音乐所提示的速度、力度、句法、发音、重音等的不断变化做出准确的相应变化。目的是训练学生对音乐外在的与内在的因素做出灵活反应。它是着重于对情感体验和表现力的培养。练习中要求学生以一定的平衡意识适当控制兴奋情绪和动作的力度、幅度。

教师可以用拍手或其它方式表示一个音型,全体学生接着模仿,教师再拍另一个音型,学生来模仿,如此进行下去。目的是训练学生对音型、乐句的短时快速记忆和模仿力。要求教师的表演应具有音乐性,即注意不同性质的发音方式、乐句感、音质、力度等的变化,特别是音型的节拍、节奏特点。教师在表演前先用琴或动作表示一个音型,以示速度、拍子,可告诉学生“比我晚四拍开始”,“在我做四个动作后开始”。这里学生要注意三個问题:内心保持拍子感、特别是强拍,保持平衡和持续。发展一种能在出错后仍找到重新进入的地方的能力。

体态律动教学法在用于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的节奏感、音乐感的训练方法上,强调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既是接受者,也是实施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丰富了教学形式,真正让学生感觉到在音乐的海洋中翱翔。以节奏运动为中介的体态律动教学,将音乐与身体相结合,成功地实现了音乐思维和生理运动器官中的自由转换。为学生提供了对音乐作出情感反应的有效途径,从而在这种愉快的学习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音乐审美素质。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二0一二年度《基于“知识、能力、情感”三位一体的视唱练耳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号:XJK012CGD016)。

参考文献:

[1]蔡觉民,杨立梅.达尔克罗茨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2]陈雅先.视唱练耳教学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3]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原理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endprint

猜你喜欢

体态律动视唱练耳
论视唱练耳对于节奏的训练
浅谈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在教学中融合应用策略
运用多媒体加强高考生音乐视唱练耳辅导的几点认识
少儿器乐教学法创新研究
浅谈学前音乐课中的有效教学
音乐软件EarMaster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
利用体态律动,提高小学低年级阶段欣赏能力
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对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启示
体态律动在音乐歌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