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在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健康行为

2018-01-19朱收财

新课程·下旬 2018年7期
关键词:发展策略体育教学高中

朱收财

摘 要:高中是课业压力最大的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身心压力比较大,常常会出现为了学习而放弃体育课的想法。为改变教学的现状,有必要结合体育教学实践,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让体育促进心理健康和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等方面,改变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发展学生的健康行为。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发展策略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体育教育中,学校是国民体育的基础。因此,在高中教学阶段就需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理念,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不仅可以掌握基本技能,还可以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更为重要的是,在体育教学中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学生今后走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

笔者在高中教学中,深知体育课程对学生体育习惯的影响,因此,结合新课程标准,融合趣味性和游戏化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为达到这一效果,笔者认为有必要融合入以下几点展开:

1.认识趣味性

兴趣是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提升内在动力阶段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体会到体育的趣味性,在教学引导阶段,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喜欢的各项运动,融入游戏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加深学生的游戏體验。如,呼啦圈运动,可以结合从个人训练到小组合作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同时,在教学引导中,我们也会设置一些障碍,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的勇气,以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点燃艺术性

艺术独具特色的感染力会为高中体育教学增添无限的魅力。因此,在体育引导中,教师可以融合一些艺术性的内容,让学生在艺术的渲染下更好地学习知识。如,在引导中,可以结合图形艺术,调动学生的情趣。在参与上,教师对于一些体育器材的展示和使用,科学地摆放器材的位置,让学生在器材和教学内容的吸引下,主动地参与体育学习当中。同时,教师还可以融合一些形体艺术。教师良好的形态和精神面貌会给学生一种羡慕并想要成为教师的特征。学生因此也会出现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以达到激励性的效果。

3.充满人情味

人性是学生学习所有学科的基础,体育也是通过教学引导培养学生人性、提高学生素质的学科。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引导中,教师需要将体育教学的健身性和文化性统一起来,让课堂中充满人情味,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学生被教师的人生观等吸引之后,便会积极地参与体育训练当中,其健康体魄和良好的习惯也得以形成。

二、让体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现阶段,很多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他们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因此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心理健康概念的问题。在体育健康行为引导中,教师也需要通过体育训练帮助学生掌握一些体育技能,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

体育教学是快乐的,转变学生不良心理也需要一个阶段的运转的,因此,体育教学中,教师有必要针对体育课程的特征,通过引导和分析,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1.改善学生不良心理状态

针对高中学生的恐惧、畏惧、怯懦等不良心理的调整,我多采用一些有难度的体育训练,鼓励学生在训练之前仔细思考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当学生可以顺利地解决体育问题之后,就会得到一些问题解决的方法。这也同样适用于其他学科。当学生将消极情绪转变为积极状态之后,教学的效果也会出现转变。

2.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

针对独生子女中部分人员骄傲自大、独来独往,还有部分学生由于自卑而不愿意和集体交流的问题,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分组,并设计一些只有合作才能够完成的集体性项目。在竞赛机制影响下,让学生在小组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并在相互配合中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一阶段,学生为了共同的目标,积极地探索,享受到合作和参与群体活动的乐趣,继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的活动中。

3.陶冶学生的性情

针对班级中一些孤独的、有不文明举止的、不善于交际的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我都是积极地鼓励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在引导中,可以让学生获得心理上的体验,并让学生在挑战和探索中和其他人交流。通过这一过程,将学生从被动交流的状态拉回主动交流的状态,以转变学生不良情绪,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

三、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引导

仅仅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是不够的,为了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教师在教学中还需要关注德育素质的提升和引导,帮助学生走出传统学习的误区,继而实现全方位的引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日常引导中,体育教师要仔细观察班级中不同学生的特性,针对有体育特长的学生,教师要引导他们学会竞技;针对没有体育特长的学生,教师也需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技能,让他们认识到学习体育的重要作用。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的时候,教师还需要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体育的利弊,学会尊重规则。同时,在比赛中,学生也可以获得自尊心和荣辱感。当学生失利时,引导其直面挫折,挑战自我;当学生获胜时,让他们学会参与集体,荣辱与共。在积极的引导当中,实现团队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团队的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林振.浅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解决好“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的关系促进学生健康发展[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12).

[2]韦启利.试论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读与写(上,下旬),2016,13(2).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发展策略体育教学高中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