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作文来源的三个基点

2018-01-19贲忠凤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21期
关键词:借鉴体验交流

贲忠凤

【内容摘要】好的作文,要有好的素材。写作素材要么通过阅读获得,要么通过生活获得。鉴于学生的学习、生活经历的不足,作为老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倾真情“交流”,用真心“体验”,携真意“借鉴”以我手写我心。这样,学生才会在作文时,才思如活水汩汩而来。

【关键词】交流 体验 借鉴

一、作文来自“交流”

通过交流,学生从师生互动中,从一些人文性和文学性的作品当中,使自身情感体验得到了积累。他们一方面认可别人的观点,另一方面又从一个侧面重新形成自己的观点。比如,5月20日下午,是一个班级的作文课。由于之前中考模拟考试的作文是一个议论性的题目,而这方面是很多学校并没有强化训练过的,并且议论文本来就似乎理性多于感性,让人见了就索然无趣的。于是笔者这样问:“今天是什么日子?”答案显而易见,但大家一下子就因为教师这一问而骚动起来了。接着教师顺势说:“既是网络‘情人节,便是有情人的节日了。中国有句古话,说是:有情人——”我故意拉長腔调,大家异口同声的接着说:“终成眷属!”我接着问:“有情人真的终成眷属吗?”有人赞同,有人反对。于是,争论展开了。我趁势便提出了作文要求,题目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要大家用文字阐述自己的观点,文章结构可以模仿《治水必躬亲》或者《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结果,这一次作文较之以前有起色。

只有多看书,才有东西可以交流,教师可以向学生们推荐很多经典的文学读物,如龙应台的人生三部曲(《目送》、《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林清玄散文、张晓风散文、余秋雨的《千年一叹》、《霜冷长河》等。为了让阅读获得成效,教师要定期组织学生举办读书汇报交流活动,如每月一次读书汇报交流会,让孩子们交流读书心得,介绍印象深刻的故事情节、主要人物、作者概况等;写作是“输出”的过程,在学生们有了交流的积累之后,教师可以试着放手让学生大胆表达,鼓励孩子们“以我手写我心”。如鼓励学生们制作读书小报、学写小诗等。另外,写随笔是较为有效的方法,笔者在布置随笔时常常不定文题、不设文体、不限字数,这样,孩子们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文才。

二、作文来自“体验”

笔者在指导学生学习《孔乙己》时也给学生介绍的:孔乙己这个人物也不是先生凭空杜撰出来的,他也是根据自己在生活中的观察,糅合了几个人物形象而创造出来的。像原型之一本名已失传的孟夫子,他的偷东西,说“窃”书不能算偷,后来用蒲包垫着坐地两手撑着来喝酒,末了便不见了;再如原型之二有个跟人叫卖的“亦然先生”,卖完烧饼油条到酒店来喝酒,分孩子们茴香豆,嘴里念念有词:“多乎哉,不多也……”这就告诉我们文学素材都是来源于生活,没有生活就不可能写出好内容。

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诚挚的情感、向善的思想、感恩的心灵关注生活才能找到生活中的“米”。教师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活动后从学生的日记、周记中发现取材亮点,在班级及时交流,进行研讨,及时肯定。一般学校的活动都比较多,比如有篮球赛,校艺术节,广播操比赛,演讲比赛等。这些活动都是写作的很好的契机,每次开展活动,教师要将写作同步跟上,学生有经历,有体验,有话可说。甚至是小到平时班级里上的公开课,教师都会及可以及时让学生写作文,趁热打铁。让学生体验,教师可以这样设计作文,每个学期重点训练一个主题:亲情类、友谊篇、师生情、关注社会、关爱自然、综合训练。每个主题采取两种训练方法:自主习作,然后自改,互改,师改,最后成文保留;借鉴优秀范文,移花接木,化为己用。

三、作文来自“借鉴”

除了直接从生活中得到灵感,还可以从文学作品和同龄人佳作中巧妙借鉴,借鉴不是直接抄袭具体的情节,而是参考别人的主题或构思。比如,亲情是一个稳妥的主题,但除了雨天送伞、夜晚盖被等老掉牙的情节,是否可以有一个全新的角度?语文课本中就有这样的范例:鲁迅在《阿长与〈山海经〉》中回忆到阿长非得让自己在正月初一一大早记得说吉利的话,还要吃点福橘,弄得当时的“我”很不开心。但是多年后忆及此,鲁迅并不是在批判阿长,因为成年的他读懂了阿长迷信思想和谎言背后的脉脉温情。这里就提供了一个写“爱”的全新角度,而这又何尝不是人之常情呢?生活中,长辈们常利用善意的谎言禁止孩子剩饭、在家中撑伞、在湖边走路……犹记得一位学生深情的讲述当年自己出生时,激动万分的外公一直守在门外不愿进来,因为迷信的他认为,孩子先看到谁,就像谁多一点,相貌不佳的外公就这样在房间外焦灼地等着。显然,这样的角度就不落俗套了。

有的同学虽然文章写的洋洋洒洒,但读起来却在在喝白开水,究其原因,还是缺少一些细节描写。平时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细节方面的练习,比如在学了《范进中举》中对范进喜极而疯这一细节的描写后,可以也尝试运用一系列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学了《变色龙》后,又可以让学生抓住一些景物特征来表现社会状况……在作文讲评时,也可以出示一些比较好的细节描写,再让学生点评一下,学生与学生间有了竞争意识,他们也就有了写了好作文的动力。

结束语

写作是“输出”的过程,在学生们有了“交流”的积累之后,教师可以试着放手让学生去体验、去大胆表达,鼓励孩子们“以我手写我心”。为鼓励学生的写作热情,教师可以抽出时间让学生大声诵读优美文字,优秀作品。在这样循环反复的“输入”——“输出”——再“输入”——再“输出”的过程中,写作的源头活水也随之汩汩涌来。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海陵中学)

猜你喜欢

借鉴体验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浅谈中国传统图案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浅谈演员“第一自我”与“第二自我”的转化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华盛顿邮报》转型的实践与借鉴
日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对中国的借鉴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