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内涵及注意之点

2018-01-19张延夏

考试周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

摘 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法治国家是我国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所以实现全面依法治国就要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而想要实现这一切就需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人才保障。为此从已经逐步建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初中生做起,逐步扩大宣传范围和深度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本文从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内涵以及注意之点出发进行有关的分析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道德;法治学科;核心素养

实现依法治国需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也就是要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律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以及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要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面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其中实现全面守法就需要从学生做起,既重视道德建设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又重视发挥法律规范的作用,以此逐步将广大中学生团结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队伍中,实现全面守法的目标。因此笔者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对如何形成构建学生的法律和道德素养进行简要分析。

一、 《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国家战略的基础上形成发展的,是对于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思想的全面贯彻。可以说《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建设是开创性的、创造性的却也是历史的必然。课程以培养守法公民、树立法治观念为主要目的,以期在教学过程中令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有效地运用法律知识参与到法律实践中,最终形成对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价值认同、制度认同,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实现上述目标的重点在于抓准《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核心素养,即道德品质、健康生活、法治观念。

二、 《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内涵

(一) 道德品质

道德品质是从一个人的行为思想中凝结出来的体现在内部的特点,是衡量一个人的重要标准。因此无论是进行道德教育还是法治教育,其中重点都应当落脚在道德品质之上,应当令初中学生明大德、守公德、遵法纪、严私德,树立积极正确的思想观念。

(二) 法治观念

法治观念就是普通人从法律规范、法律事件中形成的一种对于法律作用价值地位的认知,在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国家中,人民作为国家的主人应当培养树立法治观念。真正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尊重法律、应用法律,发挥法律在社会中的积极作用,正确行使法律权利践行法律义务,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三) 健康生活

一切观念培养的目的都是在生活中实际践行,因此道德品质和法治观念只有落实到生活中才有意义,因此健康生活是检验以上两项的重要标准。换句话说,通过《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教育后学生应当形成健康的人格,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热爱生活关心国家和社会,能够正确地认知自我、规划自我。

三、 《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注意之点

《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的教育不停与其他传统学科教育,因此教师们的思路、教学理念应当与新学科相契合,应当与初中生的特征相衔接,以实现最大限度地追求本学科的教育目标;应当始终坚持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四者相统一的原则,从而最大限度地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 深化对课程目标的理解

做好《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教育工作不应当是应付政策的面子工程,而应当是一门真正能够直达学生内心深处,影响学生行为观念的学科。因此老师自身应当充分深入理解课程的目的特征,应当在原有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上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秉承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与此同时,学校一方面应当做好教师之家的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工作,做到彼此之间的经验共享、资源共享;另一方面要经常性组织教师进行自身思想道德、法治观念的学习升级,促使他们始终以最先进的思想教育影响学生。

(二) 改变创新教学手段

对于当代的初中生来说,相比从前他们对世界更为好奇,因此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创造新思路。也就是说应当放弃原有的照本宣科、填鸭教育的模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频率,推动学生之间思想碰撞。举例来说,《道德与法治》中对于初中生所要求掌握的法律知识并非很复杂,因此在贯彻核心思想素养不动摇的前提下,在教育过程中老师可以借由一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小案例,在引发学生思考的同时帮助他们逐步树立法治理念,逐步辨别是非曲直。

(三) 以更开阔的眼光看待教材,有效应用教材

相比较以前的思想道德教育,《道德与法治》的内容更为生动,更加方便学生的接收,但是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以更开阔的眼光去看待教材。在教材的框架结构内,结合教材固有的内容主动增添符合国情实际的资料,寻找贴近学生经验、具體生动、具有教育价值的时事热点和生活事件,带领学生推敲鲜活事例与课程的内在逻辑,以此令学生在生活中能够自觉思考,主动发现,合理应用。

通过以上三种措施可以帮助教师领会和贯彻教材思想、正确把握和运用教材内容结构、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和探究性,从而最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四、 结论

纵观国际形势,探讨战略方针可以发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并非依靠某几个人就能实现的。因此想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想要实现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必须依靠人民发挥人民的力量,而从青少年做起,发挥青少年的积极作用,则无疑是建设的基础,这就需要做好人才的储备。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重视《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的教育工作,保证并提高教育质量是一项重大伟大的工程,需要所有老师的一起努力,需要各位学者的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王有鹏.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内涵及注意之点[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7,(02):104-106.

[2]海世智.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7,(28):14-15.

作者简介:张延夏,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乌兰察布市第六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
提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拓展语文外延 提升核心素养
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