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反应蛋白检测与急性脑梗死诊断的相关性研究

2018-01-19孙超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34期
关键词:神经功能脑梗死动脉

孙超

1 急性脑梗死的意义及治疗的临床进展

脑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中以急性脑梗死较为多发[1-3]。急性脑梗死又被称作缺血性脑卒中,是目前人类致残及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其致病原因为脑部血供不足引发脑内缺血缺氧,进而对神经功能产生影响。急性脑梗死具有死亡率高、治疗难度大、病情进展快等特征,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针对急性脑梗死,最为关键的治疗措施为及时对堵塞脑动脉再通,最大程度保护缺血半暗带脑组织,使梗死面积减小,保障正常的神经功能。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较多,临床上尚未同意评估溶栓疗效的实验室指标。当今溶栓药物种类较多,其中以尿激酶(UK)以及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最为常用。越早用药,则患者受益程度越大,因此又称为“时间就是大脑”。

多项研究报道指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发生、发展期间炎症因子的作用举足轻重[4]。在临床上C 反应蛋白是较为常见的炎症因子,其中超敏C反应蛋白属于机体炎症的敏感指标,为探究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C反应蛋白的临床作用,通过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与体检健康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观察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

2 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

现C反应蛋白是最主要的一种炎症反应标记物,本质上来说其属于急性反应时相蛋白。多数研究显示,粥样硬化形成主要与动脉内膜损伤、后期炎症增生反应相关。动脉硬化反应发生期间,C反应蛋白能够促进分泌炎症细胞因子,还能够增加斑块的不稳定性[5]。此外C反应蛋白属于纤维蛋白趋化因子之一,其能够促使内皮表面的免疫细胞转移到内膜中,进而加速了斑块的破裂[6]。现将其的发挥作用的机制总结为:①加强活化粒细胞C反应蛋白受体活性,当调理素作用发挥时对血管产生损伤[7];②提高炎症物质表达程度,促进与脂蛋白之间的结合,最终对内膜产生损伤;③介导吞噬细胞对低密度脂蛋白进行吞噬,促进吞噬细胞转化为泡沫细胞[8]。一般来讲,在对粥样硬化改善情况进行评估时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增厚情况可作为重要指标,C反应蛋白为导致粥样硬化的前提条件,因此对两者水平进行监控能够及时了解疾病发生、发展情况。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经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随着我国脑梗死发病率逐渐提升,严重威胁群众的生命健康[9-11]。现临床尚未完全明确急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但关于在急性脑梗死发病机制中炎症因子发挥作用的研究较多,大部分结果显示在急性脑梗死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炎症因子具有重要作用,其中炎症因子介导发生的炎症级联反应能够进一步加大患者神经功能的损伤[12]。

在感染性疾病中C反应蛋白为灵敏标志物,其属于急性炎症反应时相蛋白。其中能够在发生感染后几小时之内含量急剧增高,体现出机体内感染情况。随着C反应蛋白浓度的上升,大量炎症因子随之释放,进而激活了免疫补体,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相关报道指出[13],血管炎性反应可加快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急性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动脉硬化斑块脱落以及血液的高凝状态。当前流行病学报道称[14],我国人口不断趋于老龄化发展,脑梗死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导致老年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

3. 1 C反应蛋白含量增高是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在机体发生急性损伤,炎症或坏死时C反应蛋白的表达水平会随之升高,进而激活了补体系统,产生大量炎介质,并释放出自由基,导致血管内膜损伤、斑块脱落及血管痉挛,进而发生动脉-动脉阻塞。此外C反应蛋白还可经补体激活途径,损伤血管内皮,导致斑块破裂,形成血栓,进而参与到脑梗死发生发展中。若缺血性脑卒中炎性反应加强,则可进一步扩大缺血区梗死范围,加重脑组织损伤。由此看来,C反应蛋白作为炎性标志物参与到脑梗死发生发展过程中,其含量增高可作为发生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也可作为评估脑梗死预后的风险指标[15]。

3. 2 C反应蛋白对急性脑梗死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在急性脑梗死病理过程中始终存在炎症反应,由于C反应蛋白为急性时相蛋反应蛋白,通常情况下含量较低,当机体出现创伤或伴有炎症后会在短时间内大量合成,含量迅速上升,随着病理状态的好转,其水平也会降低。由此看来,机体病变程度与C反应蛋白的持续时间紧密相关,不易受到其他因素干扰,能够作为炎症反应的生物学标志物。炎症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期间能够大量合成终末蛋白、复合物进而损伤血管内膜,出现凝血,促进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已经有研究证实[16-19],C反应蛋白是人体炎症的敏感性指标,并且C反应蛋白参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与发展。急性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健康者,且梗死面积越大,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越高,说明C反应蛋白对急性脑梗死具有一定诊断价值,还可起到一定的病情评估作用。

3. 3 C反应蛋白可反映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发展 C反应蛋白可反映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发展,能够参与到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中。当患者病情趋于稳定后,其中表达水平也随之降低。还有部分研究显示[20],观察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发病3 d后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提示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与C反应蛋白水平相关,其能够最为评估急性脑梗死预后的重要指标。

综上所述,急性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并且随着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加重则表达水平越高,能够作为监测病情、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此外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还可评估脑梗死程度,对急性脑梗死临床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作用,对降低患者致残率、致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神经功能脑梗死动脉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颈总动脉高位分叉、舌动脉与面动脉共干1例
上颌动脉终末支参与眼球血供1例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单侧“腋深动脉”变异1例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