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口腔溃疡的影响

2018-01-19孙东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34期
关键词:白血病淋巴细胞有效率

孙东丽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通过加强对患儿的化疗强度,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和患病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患儿的生存时间,但是在此期间会逐渐增加感染发生率,其中,口腔溃疡感染的发生作为临床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严重危害患儿的生命安全[1,2]。因此可见,临床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接受化疗治疗后所出现的感染症状,通过结合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给予对症的临床治疗和系统化的护理干预和指导,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治疗效果[3,4]。本研究通过抽取本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94例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结合实际情况给予护理干预,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抽取本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18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口腔溃疡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每组94例。护理组男50例 ,女 44例;年龄最大 14岁 ,最小 3岁 ,平均年龄 (8.62±2.47)岁;常规组男 52 例 ,女 42 例;年龄最大 14 岁 ,最小 3 岁 ,平均年龄(8.93±2.68)岁。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均在患儿家长的同意下开展,并且经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 2 护理方法 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给予常规的口腔护理,于用餐前后以及睡前使用漱口水。2周为1个疗程。护理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结合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给予系统性的护理指导,使用无菌杯、pH试纸以及比色纸,在患儿早晨起床后并无任何进食或者饮水的基础上,使用清水漱口后,将漱口水吐在无菌水杯中,并且使用pH试纸进行检测,与比色纸进行对比后,详细记录,并且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分类。具体分为:①当pH值>7.1时,则需要使用浓度为2%~3%的硼酸水防腐药,抑制细菌的滋生,降低患儿口腔的pH值;②当pH值<6.6时,则需要使用浓度为2%的碳酸氢钠,抑制细菌的滋生;③当pH值为中性时,则使用生理盐水漱口即可,每间隔2~3 h漱口1次。值得注意的是,在患儿饮食前后以及睡前均需要漱口。2周为1个疗程。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于患儿的心理干预和疏导,由于患儿对于疾病的恐惧心理十分明显,此时,护理人员需要寻求患儿家长的帮助,协助护理人员顺利完成护理服务和措施,积极消除患儿的不良情绪,并且向患儿家长讲解有关化疗治疗的重要意义和注意事项;同时,介绍有关预防感染的有关常识,告知患儿家长有关患儿出现口腔溃疡的处理操作,在护理人员和患儿家长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护理服务。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患儿护理效果。护理效果判定标准:①显效:患儿经过治疗后的第3天,口腔黏膜炎分级由原来的Ⅰ级转变为0级;②有效:患儿治疗3~5 d后,口腔黏膜炎降低至Ⅰ~Ⅱ级,无明显的败血症征兆,感染得到有效的控制;③无效:患儿经过治疗5 d后,口腔黏膜炎的分级并未发生变化,败血症以及感染等症状并未改善[5]。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采用本院自制满意度问卷调查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为93.62%(88/94),常规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为80.85%(76/94),护理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6.878,P=0.009<0.05)。

2. 2 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比较 护理组患儿护理显效55例,有效3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74%;常规组患儿护理显效43例,有效35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82.98%;护理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8.057,P=0.005<0.05)。

3 讨论

临床上对于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通常采取化疗治疗的方法,但是在实际治疗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和感染症状,其中,口腔溃疡作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在接受化疗治疗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一旦发生,会严重影响患儿的正常饮食,使其缺乏相应的营养支持,造成电解质的失衡,进而出现低蛋白血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儿的免疫功能,增加患儿出现全身性感染的几率[6-10]。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为93.62%(88/94),常规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为80.85%(76/94),护理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6.878,P=0.009<0.05)。护理组患儿护理显效55例,有效3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74%;常规组患儿护理显效43例,有效35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82.98%;护理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8.057,P=0.005<0.05)。因此 ,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给予系统性的护理干预和指导,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对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口腔溃疡患儿给予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提高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同时能够提高患儿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白血病淋巴细胞有效率
白血病“造访”,人体会有哪些信号?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肝内T淋巴细胞单细胞图谱显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中肝脏幼稚样CD4+T淋巴细胞的扩增
ACS患者血清FSTL-1、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PAR-γ、 MMP-9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走进儿童白血病的世界
很有效率
阅读理解Ⅰ
My Fa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