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严仲庆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验案三则

2018-01-19沈昱颖严仲庆指导

浙江中医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蝉衣右肩抽动症

沈昱颖严仲庆(指导)

1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中医医院 浙江 绍兴 312030

2 浙江省绍兴第二医院 浙江 绍兴 312000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是儿科常见精神行为障碍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西医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复发率高,且长期应用副作用明显。中医药治疗有一定优势。严仲庆主任是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40余年,对内、妇、儿科疑难杂病有丰富临证经验。现简介其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案例三则如下。

1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案

谢某,男,7岁。2015年10月24日初诊。患儿3年前先后出现不时眨眼、摇头,经西药治疗而愈。半年前出现右肩抽动频作,可连及上肢,西药治疗3个月无效。刻下:右肩频频抽动,烦躁易怒,面黄体瘦,口臭便结,夜寐不安,舌红、苔薄黄腻,脉右弦细、左弦缓。辨证属肝郁热盛,心神不宁,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味。处方:柴胡、姜半夏、僵蚕各9g,生龙骨、生牡蛎、茯苓各15g,炒黄芩、桂枝、制大黄、生姜、蝉衣各6g,太子参12g。7剂。常法煎服。二诊:抽动大减,口臭减轻,寐安便畅。守原方酌加加天麻、辛夷、苍耳子、全蝎等止痉息风治疗,服药4周。药后右肩抽动未作,右面肌抽动、眨眼等幅度、频率均减少,大便溏软,舌淡、苔薄白稍腻。原治法酌加陈皮、白术、太子参等健脾益气。药后患者右肩抽动未作,面部抽动进更减。依前法巩固治疗。

按语:本案患儿证属肝郁热盛,心神不宁,治拟疏肝解热,宁心安神。予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疏通气机,降泄郁热,加入僵蚕、蝉衣,与制大黄相伍寓升降散之意,既能加强升散内热之功,又有镇静熄风之效。后辅以健脾益气之品,随证治之,多年顽疾自能得瘥。

2 小柴胡汤合半夏厚朴汤案

张某,男,8岁。2014年9月10日初诊。患儿不自主眨眼、摇头4月余,近1月伴有耸肩,家属述其情绪不定易激动,1周前因感冒加重。刻下:频频眨眼,摇头,时有耸肩,伴咳嗽,咳痰不畅,食欲不振,呕逆时作,夜寐易惊,小便黄,舌红、苔稍黄腻,脉弦滑。辨证属肝气不疏、痰气交阻。予小柴胡汤合半夏厚朴汤加味。处方∶柴胡、姜半夏、茯苓、苏梗、厚朴、钩藤(后下)各10g,黄芩、生姜、浙贝、天麻各6g,太子参、炒麦芽各15g,炙甘草5g,大枣12g。7剂。常法煎服。二诊∶眨眼减少,偶有摇头、耸肩,咳嗽不显,纳谷增加,脉稍弦滑。原方去浙贝,继进14剂。药后眨眼、摇头、耸肩均减少,拟原方加桂枝10g,14剂,以巩固善后。

按语:本案患儿证属肝气不疏、痰气交阻,治拟疏肝理气,化痰降逆。予小柴胡汤既可疏肝理气,宣通枢机,又可治感冒后余邪未清,合半夏厚朴汤针对气滞痰凝,痰气交阻引起的情绪不定及眨眼、摇头、耸肩等症状。配伍炒麦芽健脾消食、疏肝解郁,浙贝化痰降气,天麻、钩藤平肝熄风镇静。全方辛苦合用,使郁气得疏,痰涎得化。服药月余,疗效明显。

3 桑菊饮案

方某,男,7岁。2016年10月28日初诊。患儿反复不自主眨眼伴喉中吭吭有声2月余,近日因感冒而加重。刻下:眨眼频繁且用力,每隔1~2秒即用力眨眼,喉中吭吭之声,坐立不安,影响学习,咳嗽咳痰,纳食不振,夜寐多动,盗汗便溏,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浮滑,易感冒。辨证属外感风热,痰扰肝风,予桑菊饮加味。处方:桑叶15g,菊花、连翘、焦栀子、钩藤(后下)、太子参各10g,杏仁、薄荷、化橘红、淡竹茹、白前、枳壳各5g,桔梗、蝉衣各4g,生甘草3g。7剂。常法煎服。二诊:咳嗽已愈,喉间吭坑声减少,眨眼大约10余秒发作1次,仍有盗汗,夜寐不宁,舌红苔薄黄腻,脉稍滑数。以前方去辛散之药,酌加穞豆衣、炒黄连、灯芯草、远志等清热化痰敛阴,再进14剂。药后喉间吭坑声及眨眼均大减,汗收纳增。后因感冒,病情稍有反复,继以桑菊饮加味调治而愈。随访半年未发。

按语:患儿辨证属外感风热,痰扰肝风,且以外感证为标、为急,故以桑菊饮疏风解表,宣肺止咳。严师认为,桑菊饮既能疏卫宣肺,又能清肝熄风,最适合于抽动症患儿急性外感风热之证,正所谓“风药散郁火”,能起到内外同治之功。综观此案,虽无重镇安神之物,然轻可去实,仍获效满意。

猜你喜欢

蝉衣右肩抽动症
张氏头针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自己的担子自己帮着担
自己的担子自己帮着担
马丙祥教授辨证论治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经验总结
浅谈蝉衣在宠物临床上的应用
从痰、风辨治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经验
平肝熄风止动汤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44例
鲤鱼记
春洲惊翡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