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施氏温针围刺法治疗瘿病经验管窥

2018-01-19王笑梅罗开涛

浙江中医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施氏瘿瘤瘿病

王笑梅 罗开涛

浙江省嘉兴市中医医院浙江嘉兴314001

罗开涛系浙江省“非遗”项目“施氏针灸”学术继承人,总结施氏温针多年的临床应用经验,在用温针围刺法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方面有一定积累。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体会总结之。

1 辨治思路

施氏认为,举凡一切经络壅滞、气血痹闭等证,不论其气盛、气滞,属虚、属热,皆可温针治疗。温针之温也,犹春日和煦,人人可近。故虚者得之有助,实者得之能散,寒者得以温,热者得以泄。温之得宜,则温针之法可得心应手,运用自如也。罗氏总结前人经验,指出中医治疗疾病关键在于辨证,法随证立,方随法出,针灸治疗疾病亦应遵循此论。瘿病之病因主要是情志内伤、饮食及水土失宜,同时也与个人体质相关,基本病机为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诸病源候论·瘿候》有言“瘿者,由忧恚气结所生”,《重订严氏济生方·瘿瘤论治》曰“夫瘿瘤者,多有喜怒不节,忧思过度而成斯疾焉”,由此看出,气滞对本病影响较大。肝主气,肝郁而气滞,气滞则津停,凝结成痰,结于颈前,日久致血脉瘀阻,气、痰、瘀三合为患,故瘿病治疗理应以理气化痰、消瘿散结为主,《外科正宗·瘿瘤论》采用的主要治法就是“行散气血”“行痰顺气”“活血散坚”,名方“海藻玉壶汤”至今仍为临床所应用,但针灸讲究“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结合江浙特色的温针疗法,在治疗瘿病方面总结出特色方案:①取穴:局部:据结节大小,刺5-7针;远端:合谷、曲池、丰隆、足三里、太冲,均取右侧。②手法及操作:温针围刺法:患者坐位,医者正对站其右侧,左手拇指寻摸并固定结节正中,右手持针直刺,余针以第一针为中心围刺,刚穿透结节基底部为度,嘱患者下颌微仰;余肢体穴均常规手法进针,捻转得气后取颈部三针及肢体针,于针柄置艾绒,颈前搁纸片防止艾灰掉落烫伤,留针30min起针,按压针孔。

2 验案举隅

2016年7 月23日,我科室门诊收治1例瘿病(甲状腺多发结节)病人:张某,女性,51岁。籍贯黑龙江省,平素急躁易怒,2016年2月初常与家人生气,7月初出现心悸烦躁、乏力、睡眠欠佳等症,后无意发现左颈部结块状出现,查颈部彩超(我院内分泌门诊,2016年7月23日,门诊号:1950484771)示“甲状腺多发结节,左叶较大者27mm×24mm×24mm,右叶10mm×8mm×8mm,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建议手术,患者拒绝,当日于针灸门诊寻求治疗,罗主任了解病史,触诊:左侧颈部约3×2cm肿块,触之不痛,质地稍硬,表面光滑,边缘清晰,舌红苔薄黄,脉弦,结合影像资料,诊断考:瘿病,气郁痰阻型。上述方法治疗10次为1疗程,2016年8月21日复查甲状腺彩超示“甲状腺内数个不均匀回声,左叶较大者6mm×5mm×4mm,右叶较大者7mm×7mm×7mm”,提示甲状腺结节明显减小,触诊肿块较前明显较小,质地稍软。后继续针刺1疗程后触诊肿块基本消失,随访3个月,肿块未再复发。

3 体会

甲状腺结节可归属于中医学“瘿瘤”范畴,《太平圣惠方》有言“瘿有三种,有血瘿,可破之;有息肉瘿,可割之;有气瘿,可针之”,故以针灸治疗本病自古有之,其中围刺法首见于《灵枢·官针》,常取结节最高处直刺,后在病变肿物边缘多针包围围刺,源于“扬刺法”,取其疏经通络散结之功。《千金要方》曰“诸瘿,灸肩锅”“灸风池百壮,侠颈两边”,为结节性疾病治疗指明新的方向,且“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结合针刺,可使灸火作用直达局部病所,作用直接。阳明经“循喉咙”“从缺盆上颈”,从经络循行分析,颈部乃阳明经分野,“宁失其穴,勿失其经”,故针灸配方着眼于经络治疗,远端穴“以右治左”,曲池、合谷、足三里疏通经络,调理阳明气血,丰隆乃祛痰要穴,太冲为肝经原穴,理气疏肝。五穴配合局部穴宣散邪气,起到“有余损之”,最终达到调整阴阳、温通气血、消散瘿肿之功。

猜你喜欢

施氏瘿瘤瘿病
浅谈中医“五辨”思维在瘿病诊治中的运用
施氏矿物同时吸附磷酸根和Cd(II)的研究
Intra-set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medical records of thyroid cancer treat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ster ZHOU Zhongying
瘿瘤的启示
Abstracts of Major Articles
樱桃瘿瘤头蚜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措施初步研究
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有效中药复方用药规律研究
赵国岑主任中医师治疗瘿瘤经验
施氏假单胞菌F4产黄曲霉毒素B1降解酶条件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