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自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现状报告

2018-01-19李兰琼李春兰

中国畜禽种业 2018年8期
关键词:蒙自检疫畜牧

李兰琼李春兰

(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661199)

为全面了解蒙自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开展情况,及时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为上级决策当好参谋,按照红河州动物卫生监督所 《关于上报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现状调研报告的通知》(红动监 〔2018〕3号)文件要求,监督所领导高度重视,及时组织精干力量,对蒙自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现状进行调研,现报告如下。

1 机构情况

1.1 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蒙自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财政全额拨款的行政类事业单位,未定级,隶属蒙自市农业和科学技术局,内设机构有办公室、监督组和检疫组。

1.2 乡镇畜牧兽医站

2017年3月14日,蒙自市机构编制委员会下发了 《蒙自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蒙自市乡镇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的通知》(蒙编 〔2017〕4号)文件 “继续保留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设置,设置乡镇林业站、水利水土保持工作站和畜牧兽医站,为市财政全额拨款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实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畜牧兽医站承办畜牧技术推广、动物疫病防控防治、涉及畜牧养殖方面农产品质量检测等服务性工作”的规定和核定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及相应领导职数,乡镇畜牧兽医站已从农业服务中心单列出来并按所设领导职数进行了领导配置,各项业务工作正常顺利进行。

2 人员基本情况

目前,全市共有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编制核定人员76人,其中市级23人,乡镇级53人;实际从事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人员73人,其中市级20人,乡镇级53人;被借用到其他部门从事其他工作的9人,其中市级3人,乡镇级6人。

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核定编制23人,实有在编人员23人。其中:实际在岗20人,被借用3人(市人居办借用1人,市农科局畜牧兽医科借用2人);专业技术人员22人(畜牧兽医专业21人,法律专业1人),工勤人员1人;本科9人,专科11人,中专2人,初中1人;高级职称11人,中级职称10人,初级职称1人,高级工1人; 年龄在30~35岁的3人, 36~40岁的6人, 41~45岁的5人, 46~50岁的2人, 51~55岁的5人,56~60岁的2人,全所职工平均年龄为43岁,年龄结构总体偏大。

按照 《关于县畜牧系统体制改革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批复》(蒙机编 〔2007〕64号)核定11个乡镇畜牧兽医编制数为71人。目前,按照蒙自市机构编制委员会下发的 《蒙自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蒙自市乡镇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的通知》(蒙编 〔2017〕4号)文件核定11个乡镇畜牧兽医站编制53人,实有人数59人(文澜镇实有人数15人,核定编制9人;冷泉实有人数4人,核定编制3人),长期被政府借用到其他岗位人数为6人,既从事畜牧兽医工作又从事政府中心工作的53人。其中畜牧兽医专业58人,工程专业1人;本科23人,专科30人,中专6人;高级职称27人,中级职称16人,初级职称16人;年龄在25岁以下的2人,26~30岁的8人,31~35岁的9人,36~40岁的3人,41~45岁的11人,46~55岁的25人,56岁以上的1人。

3 经费落实情况

3.1 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自2016年1月1日起停收检疫费后,市级预算安排检疫成本及工作经费38.5万元(蒙财预 〔2016〕469号13.5万元、蒙财发 〔2016〕267号25万元)、执法监管18万元;省州级无经费安排。2017年,市级预算安排检疫成本及工作经费25万元、规模养殖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经费15万元(蒙财发 〔2017〕37号);州级农业发展专项资金2万元;省级无经费安排。按照 《蒙自市市级行政单位预算管理改革实施方案》(蒙财发 〔2017〕190号)、 《蒙自市农业和科学技术局关于成立财务科的通知》(蒙农科党发 〔2018〕1号)要求,自2018年1月1日起,局属所有事业单位的财务全部纳入主管局管理,资金由主管局统筹调盘使用。到目前为止,省、州、市还没有安排2018年的经费。

3.2 乡镇畜牧兽医站

据调查,除雨过铺镇每年落实动物卫生监督经费2万元、自购1台旋毛虫检测仪外,其他乡镇没有经费预算,临时有工作经请示政府领导批准后划拨相应使用经费。

4 条件能力建设情况

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拥有独立的办公用房,但产权归属主管局;执法车辆两辆;各组室、岗位合理配备有与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相匹配的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监督检查执法办案的电脑、复印机、传真机、投影仪、摄像机、照相机、执法记录仪、旋毛虫检测仪、信息化监管系统等设施设备。

草坝、雨过铺、芷村、鸣鹫、老寨、期路白、水田、冷泉、西北勒9个乡镇站有独立的办公用房并拥有产权,文澜、新安所镇站与政府其他部门合署办公(其中,新安所原来的办公用房被政府征收后答应归还,但至今未果);文澜、草坝、新安所镇各有车辆一辆;动物及其产品检疫、动物信息化管理系统等动物卫生监督设施设备基本由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提供配置。

5 工作开展情况

全市共有13个动物检疫申报点,有效实施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申报制度,动物产地检疫开展面100%,动物屠宰检疫率100%,病害动物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监督率100%,全市动物及动物产品实现检疫电子出证;规范畜禽规模养殖场、兽药饲料经营市场及动物诊疗机构的管理;强化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和动物卫生信息化管理工作;加大动物卫生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因各项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多年来未发生过重大畜产品安全事件。为保障全市养殖业持续稳定发展,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6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6.1 检疫人员不足问题日益突出

随着州府的 “回迁”,人流物流信息流向蒙自的快速聚集,蒙自的动物产品消费量大幅增加。尤以城区生猪产品销量增加突出,至2017年,仅蒙自城区生猪屠宰厂生猪年屠宰量,便由2003年州府回迁时的年均3万余头突增到14万余头,净增10万多头,但十多年间,动物卫生监督所的检疫人员仅增加3人(除去上级借用人员外,实际并未增加)。而监督所在城区动物检疫申报点和屠宰厂从事动物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的在职人员仅11人(但已占单位在岗人员的一半以上),为此,市动监所早在2006年就开始聘用协检员。2015年实际聘用协检员10人,检疫人员不足问题基本得到缓解。2018年经争取获得8个公益岗位。但检疫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从事工作时间越长技术越熟练。而 “公益性岗位”由于受许多条件限制而无法长期使用,加之待遇低,人员极难稳定。

草坝、老寨、鸣鹫、芷村4个乡镇存在畜牧兽医工作人员被乡镇政府长期借用从事其他部门的工作情况,其他乡镇畜牧兽医工作人员既要从事专业工作又要从事政府中心工作,而导致检疫人员不足问题普遍存在。

6.2 工作经费严重不足

在国家 “暂停检疫费征收”之前,市监督所年均检疫费收入在60~90万元(2010-2015年),年财政统筹后返还单位的资金亦在40~60万元,加之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的15~20万元,基本能够保证工作需要。但检疫费停收后,工作及检疫成本费用不但未减少,反而增加。一是由于生猪屠宰量的加大、协检人员增加,费用支出随之加大。仅协检员工资一项,年均就需30万元经费(按照人均2500元/月计);检疫成本费用年需20万元左右。二是监督执法及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面、工作量的加大,执法办案经费和各种工作运行费用也不断加大,此项年均也需20万元左右。而自2016年以来,除公益性岗位补助的16万余元外,市财政预算安排给动监所的经费仅20~25万元,缺口经费近30万元。2018年市财政未给动监所安排任何一项工作经费。

据调查,11个乡镇站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经费严重不足。检疫出证的电脑、打印机和旋毛虫检测仪、检疫证章等,均从项目经费、市动监所工作经费配给,执法车辆、执法记录仪等更是无力配置。

6.3 “城区动物检疫申报点”搬迁重建迫在眉睫

现 “城区动物检疫申报点”工作用房,系2011年由市政府向蒙自市军分区协调借用。但2017年监督所多次接到军分区后勤部通知,要求监督所另选址办公,部队将按军委要求收回该房屋,监督所也曾多次向市政府反映,但至今未果。

6.4 城区生猪定点屠宰厂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蒙自城区屠宰厂自2011年8月迁入新址营运以来,由于设计不尽合理(只有 “待宰圈”,而未设 “代养圈”),加之生猪入厂数量的不断增加, “生猪压圈”数量不断加大,且时间长, “待宰圈”成了 “代养圈”。故,2011年以来,经检疫合格进厂的生猪,因不能做到 “当日进清”(即当日进的生猪当日屠宰完),在待宰圈中发生疑似 “W”疫情的事件已多次出现,这不仅造成 “国家赔偿责任”的产生,而且严重影响生猪产品的卫生质量,给广大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6.5 执法办案力量薄弱

蒙自市动物卫生监督所自2008年招录了2名法律专业大学生以来,动物卫生执法办案能力和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但之后,一名法律专业毕业的执法办案人员被州级调走,2017年仅有的一人又被市人居办借用(据了解,被借用人员在城管局做档案管理工作),这不仅对监督所本来就不够强的执法队伍造成削弱,而且将严重影响全市今后的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

蒙自市涉及的兽医卫生违法案件,均由市动物卫生所办理,各乡镇站不具备办案能力和条件。

6.6 大部分乡镇鲜肉市场检疫仍在实施,存在较大的执法风险

目前,全市除城区和草坝、新安所、芷村3镇实行生猪定点屠宰和驻场检疫外,其他乡镇均实施市场鲜肉上市检疫。按照农业部畜禽屠宰检疫 “五不得”的规定,鲜肉上市检疫是不合法的。省、州业务部门也曾多次在相关会议上提出“停止上市检疫”的意见,但迄今没有下发任何 “文件”,乡镇鲜肉上市检疫工作让市所和乡镇站处于两难境地,检疫人员存在极大的执法风险。

6.7 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技能培训不够

近年来,省、州级对县市级的培训较以前有所增加,但也仅限于动物标识和溯源体系建设、动物卫生信息化系统操作、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忽略了检疫业务技术实际操作和执法办案实作的培训。

乡镇站肩负畜牧技术推广、动物疫病防控、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业务工作,顾此失彼,难以专心从事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

6.8 无统一着装

执法人员没有统一着装,执法的权威性和严肃性难予体现。

7 意见和建议

(1)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及队伍建设,充实力量,强化设备。

(2)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动物卫生监督击鼓的办公条件,提高装备水平。

(3)加大执法办案实作培训,增强办案能力,提高执法水平。

(4)协调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生猪屠宰整治力度,全力推行 “日进日清”屠宰管理制度,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

(5)对非定点屠宰区域 “上市鲜肉”的检疫问题,望以“文件”形式予以明确,解决基层 “两难”顾虑。

(6)积极争取国家批准,解决动物卫生监督统一服装执法的问题,以提高执法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猜你喜欢

蒙自检疫畜牧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英国检疫隔离立法源流及启示
超级杂交稻蒙自示范基地开始移栽
《检验检疫学刊》简介
检验检疫学刊
习作点评
2019年全国畜牧兽医
毕业一起去旅行:云南蒙自市